疫情報告二:疫情來襲,水果產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本文章為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新型肺炎疫情影響”研究課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農業農村生產生活影響及對策建議》內容的專題二《新型肺炎疫情對水果產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完整報告還包含蔬菜產業、畜牧糧油、農產品和食品供應、休閒農業、農產品電商物流、鄉村治理等多個專題報告。


我國是水果種植大國,也是水果消費大國。據《中國統計年鑑(2019)》數據,2018年我國果園面積達1.78億畝,較上年增長6.6%;水果總產量達2.57億噸,較上年增長1.77%。根據《中國食物與營養髮展綱要(2014-2020年)》預測,2020年我國全年人均水果消費量為60千克,按14億人口計算,2020年我國全年的水果消費量約為0.84億噸。

疫情報告二:疫情來襲,水果產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春節前後是水果消費的小高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出現和爆發對於水果的流通和消費具有消極的影響,特別是對於春節前後採收和上市的應季水果,其消極影響更為深刻。
2.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水果產業的影響
(1)人員流動性降低導致近期水果交易量下降
根據百度指數2019年對於水果禮盒的搜索指數數據變化趨勢分析可知,春節、婦女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月、國慶節等節慶前一週是水果的消費高峰。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前一週對於水果禮盒的百度搜索指數為136,較2019年春節前一週水果禮盒的百度搜索指數下降8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出現和爆發造成的人員流動性降低直接波及到了水果零售業的客流,且人員流動性的降低對水果的線上和線下零售存在同樣影響。對於存放保鮮期有限的水果來說,“把貨銷掉”成為線上線下水果零售店的當務之急。由於各個水果零售店在春節期間的貨已陸續備完,疫情造成的水果滯銷,將會給這些水果零售商帶來大量損耗。


疫情報告二:疫情來襲,水果產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水果零售業務的減少直接影響了水果批發交易。根據農業農村部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公佈數據,2020年1月份,主要批發市場水果的交易量較2019年1月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巨峰葡萄的交易量從2019年1月份的14920.7噸下降到了2020年1月份的6557.84噸,下降了56%。這樣,對於主要靠下游批發商消化庫存的一級水果批發商來說,日子同樣難過。
(2)對於應季水果的影響高於其他水果
我國種植面積和產量位居前列的水果為柑橘、蘋果、梨、葡萄、香蕉。其中,柑橘是我國種植面積和產量最高的水果,2018年我國柑橘產量達4138.1萬噸,佔我國水果總產量的16%。春節是柑橘大量上市的季節,如前所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造成的人員流動降低導致了近期水果交易量的下降,春節前銷售了一部分的砂糖橘,隨著疫情的發展,銷售減緩,其囤積與即將上市的春見柑橘形成扎堆,下一階段柑橘的市場行情將受到消極影響。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於還掛在樹上等待採收的春見影響同樣較大。一方面,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疫的要求加劇了以四川蒲江等以柑橘為主導產業的柑橘產地的柑橘採摘季用工難問題;另一方面,對於晚熟柑橘留樹保鮮、採後處理和倉儲帶來了更大挑戰。


2.2對於水果產業的發展建議
(1)豐富區域內水果種植品種
我國大部分水果種植地區的水果種植品種結構單一,水果成熟期和上市時間集中,這雖然更有利於專業化的生產、技術的升級和品牌的建設,但卻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區域內水果生產管理環節用工難、受自然災害和市場衝擊的風險。因此,調整區域內水果種植結構,適當豐富區域內水果種植品種,拉長水果生長週期、延長成熟和上市時間是避免集中用工,降低自然災害危害和市場衝擊的有效途徑。
(2)強化對水果加工產品消費需求的引導
我國對於水果的消費以鮮食為主,根據《中國食物與營養髮展綱要(2014-2020年)》預測,2020年我國全年人均水果消費量為60千克,但據統計我國年人均果汁消費量不到1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按14億人口計算,2020年我國全年的水果消費量約為0.84億噸,遠遠低於2018年水果的總產量2.57億噸,水果供大於求。因此,引導我國民眾轉變水果消費方式,提高民眾對於果汁、水果凍乾等水果加工產品的消費需要是增加水果消費量,解決水果供求矛盾,降低果農市場風險,增加水果產業生命力的有效途徑。從水果產業的長遠發展看,應強化對水果加工產品消費需求的引導,加大水果加工產品的開發,加快水果加工業的發展。

疫情報告二:疫情來襲,水果產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3)強化田頭冷庫與產業信息化建設
中冷聯盟2019年調研全國1832家企業,冷庫總庫容量約為4600萬噸,其中,百強企業運營管理冷庫約1619萬噸,佔全國冷庫總容量的35%。我國各地冷庫絕大部分由企業設運營管理,在水果供大於求的背景下,在水果集中上市的季節,不具備水果倉儲能力的果農利益難以得到保障。發展田頭冷庫是緩解果農季節性水果銷售難、增加果農銷售選擇空間、提高果價的有效途徑,冷庫的預冷功能更是降低流通損耗、提升果品品質的重要措施。


同樣,強化水果產業信息化建設,增強水果生產、流通、加工等領域經營主體間信息對接是調節水果產業供需矛盾,引導水果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
因此,一是建議水果產區政府鼓勵以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為主體發展田頭冷庫;二是建議結合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強化農業信息化建設,整合水果產業信息,構建產業聯盟,圍繞水果產業發展存在的技術問題、供需問題等展開集中研究,解決我國水果產業存在的問題,提高我國水果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執筆: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副總規劃師王曉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