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死後爲何還不放過魏延?

蒂亙花海


因為孔明怕魏延專政且空耗國力一意北伐!諸葛亮三分天下之策的根本是佔領益州和荊州部分,東聯孫吳北扛曹魏!待中原有變則命一上將帥荊州之兵出兵宛洛,劉備親帥一軍出秦川!到時中原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這裡的關鍵就是你得有荊州和中原有變。要是中原沒變怎麼辦?你就老實待著也夠割據稱王了!但是荊州已經沒了,中原也沒有意外出現。這是北伐可以說沒有任何希望!諸葛用兵謹慎,為啥謹慎?因為他明白無論怎麼用兵,都無法改變敵強我弱的局勢,北伐不可能成功?孔明之所以在明知不可為還要一心北伐,其原因有二!一是先祖遺訓,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二國內矛盾加深,為了緩解內部矛盾需要樹立外部敵人,說白了就是為了解決麻煩而製造更大的麻煩!孔明深知我活著曹魏還有一點擔憂,一旦我死了北伐絕對沒戲!而且他也知道魏延是劉備的心腹重將,絕對會不惜一切完成先祖的遺願收腹中原!但是如此做法只能空耗國力加速蜀漢政權的滅亡,如此魏延逼死!只不過他看透了魏延缺忽略了姜維!諸葛亮絕想不到費儀會死的那麼早,大權如此快的轉接到姜維手上!按他的設想蜀國交到費儀手裡十幾二十年修生養息,待到政局穩固國力回升再由姜維主持北伐也有可能成功!但人算不如天算,能算的生前算不到死後!這也是歷史大勢所趨,漢王朝氣數已盡!看似偶然事件,其實都是歷史洪流滾滾向前的必然!有人說劉邦只憑益州就取了天下了,但是不要忽略秦末的天下大亂,項羽封了十八個王啊,中原那個時候是有變的,只有天下大亂才會有機會逐鹿中原!再說劉邦佔了道德制高點,為楚懷王之死發義軍討打項羽!而漢末天下離心,老百姓都不喜歡漢王朝。並且正統的漢帝已經禪讓退位,大魏國是正統接續其統治的。所以蜀漢伐魏,出師無名!


一個看透世界真理的人


並不是諸葛亮死後不放過魏延,而是諸葛亮預感到自己一死,就沒有人再能讓魏延有所顧忌,怕魏延生出異心,因此就做了正反兩手準備。如果魏延服從諸葛亮繼任者的命令就一如既往,如果不服從有二心,則讓與魏延關係不錯的馬岱找機會幹掉魏延。可惜魏延,見諸葛亮逝去以為蜀國自己就是老大,一時張狂,在陣前大叫大笑,被馬岱從背後出其不意斬於馬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