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科院:非洲豬瘟疫苗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中國農科院今天(10日)發佈,我國非洲豬瘟疫苗研製在今年4月實驗室研究工作取得成功後,今年8月,疫苗研發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重要進展。一株雙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已完成了實驗室安全評估與有效試驗,突破了規模化生產技術瓶頸,近期已向農業農村部提出生物安全評價申請,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分析解讀】

非洲豬瘟疫苗現重大進展 市場空間有多大?

我國非洲豬瘟疫苗研製在今年4月實驗室研究工作取得成功後,今年8月,疫苗研發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重要進展。

市場空間有多大?

研究指出,國內非洲豬瘟疫苗的研發始於去年分離出國內第一株非洲豬瘟病毒( Pig/HLJ/2018 ),不到1年的時間便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1)創制候選疫苗;

2)實現了基因缺失毒株在體外原代細胞中的培養;

3)初步優化了候選疫苗的細胞培養及凍幹工藝等。雙基因缺失候選疫苗( ΔMGF ΔCD2V )實驗室條件下接種靶向動物100%存活,強毒攻擊95%存活,而且不會口、肛排毒,能有效控制靶向動物間的橫向傳播。候選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十分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