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囤货指南:鸡蛋到底能放多久?实验结果告诉你!


鸡蛋可以为人体提供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维生素、脂肪和矿物质,被誉为“完全蛋白模式”、人类理想的营养库。疫情期间,没事都是“家里蹲”的我们,为了减少跑菜市场、超市的次数,开始大量“囤货”,很多人也想囤鸡蛋。


疫情期间囤货指南:鸡蛋到底能放多久?实验结果告诉你!

我有位朋友很困惑的问我:“新鲜鸡蛋保质期到底是多久呀?怎么超市卖的鸡蛋有的保质期30天,有的保质期45天,甚至最长的保质期60天。难道不同地方的鸡下的蛋,保质期还不同吗?”

那么新鲜鸡蛋能不能囤呢?我今天就来给大家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做经验党、空谈派,从科学实验数据出发,告诉大家鸡蛋能不能囤,能囤多少天。

01

实验室研究数据表明:常温下,新鲜鸡蛋的保存期不宜超过12天

超市卖的鸡蛋,写着30-60天不等的保质期,要求的储存方法一般是常温保存。按照室内温度来说也就是25-30℃之间。在这个温度区间,新鲜鸡蛋能保存几天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疫情期间囤货指南:鸡蛋到底能放多久?实验结果告诉你!


从当地某个大型养殖场随机采购了同批次健康鸡蛋30个,分10组(每组3个),放入恒温27℃的培养箱。每日测量鸡蛋的表面及内容物细菌总数以及蛋重、气室高度、蛋黄指数、浓蛋白含量这4个反应鸡蛋品质的参数,并进行精确记录,共记录了27天。

蛋壳表面及内容物细菌数:


疫情期间囤货指南:鸡蛋到底能放多久?实验结果告诉你!

(图1:鸡蛋蛋壳表面细菌数随时间变化曲线)

从图1可以看出,贮藏初期的新鲜鸡蛋的蛋壳表面细菌数一般在103 CFU/枚。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蛋壳表面细菌总数逐渐增加,尤其从15天以后,增加趋势明显。这说明贮藏时间影响鸡蛋外壳细菌总数。

疫情期间囤货指南:鸡蛋到底能放多久?实验结果告诉你!

(图2:鸡蛋内容物细菌数随时间变化曲线)

从图 2 可以看出,在贮藏开始时,鸡蛋内容物未见有菌生长。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鸡蛋内容物细菌总数逐渐增加。虽然开始增加不显著,但从 第12天开始,菌落总数开始迅速增加 。

鸡蛋外壳的细菌,是由于养殖场没有对鸡蛋进行过清洗、消毒,粪便等污染物粘在蛋壳上导致的。蛋壳上的细菌不可怕,可怕的是鸡蛋并不是密不透风的,蛋壳上其实有大量的毛细孔,如果鸡蛋表面受到细菌的污染,这些细菌就可通过气孔进入蛋壳内。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细菌在鸡蛋外壳快速繁殖并大量侵入蛋壳内。鸡蛋里面可是细菌的温床,对于人来说营养丰富,对于细菌来说更是营养“天堂”。


疫情期间囤货指南:鸡蛋到底能放多久?实验结果告诉你!

监测菌落数量的培养皿

菌落总数主要作为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总菌数高则暗示病原菌存在的机会大,鸡蛋在贮藏过程中出现腐败变质的可能性也大。也就是说,从第12天开始,鸡蛋里面的细菌就开始高速生长,鸡蛋开始加速变质,虽然这时候我们通过肉眼和味觉还辨别不出来,但是吃下这个鸡蛋其实已经不安全了。


鸡蛋品质在贮藏期间的变化


疫情期间囤货指南:鸡蛋到底能放多久?实验结果告诉你!

鸡蛋品质随时间变化图表

蛋重的降低是由于鸡蛋失水引起的,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鸡蛋的失水率和失水幅度逐渐增大。

疫情期间囤货指南:鸡蛋到底能放多久?实验结果告诉你!

鸡蛋横剖面


气室高度是定量评价鸡蛋新鲜度的重要参数,气室高度受鸡蛋质量和贮藏的相对湿度影响,新鲜蛋的气室很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蛋重降低,随之气室高度也会逐渐增大。

蛋黄指数是指蛋黄高度与蛋黄直径的比值或用百分率表示,鸡蛋的蛋黄指数越小,蛋就越陈旧。

疫情期间囤货指南:鸡蛋到底能放多久?实验结果告诉你!

从上表可以看出,被检鸡蛋随着贮藏时间增加,鸡蛋蛋重下降,气室高度增加,浓蛋白减少而稀蛋白增多;第12天时,有部分鸡蛋出现散黄现象,到第18天时,全部鸡蛋都出现散黄现象,并且气室深度大于 10mm。说明鸡蛋品质随着时间在逐渐降低。

溶菌酶活性变化

溶菌酶是蛋清中浓蛋白含有的一种酶,它可以溶解细菌,从而起到鸡蛋内杀菌和抑菌的作用。鸡蛋清中含有极高的溶菌酶,约占整个 鸡 蛋 清 的 3 .5 % ,其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杆菌、耐辐射微球菌有很强分解作用;对大肠杆菌、普通变形菌和副溶血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的灭杀作用。 刚产下的鲜蛋,浓蛋白含量高,溶菌酶含量多,活性强,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浓蛋白变稀,溶菌酶含量也随之降低甚至消失,失去杀菌能力,导致鸡蛋内容物细菌总数迅速增加。

疫情期间囤货指南:鸡蛋到底能放多久?实验结果告诉你!

分子结构的溶菌酶

重点来关注一下鸡蛋的浓蛋白含量,第12天,鸡蛋内的浓蛋白含量只有开始时的一半,这时,鸡蛋内的溶菌酶大幅度减少,从而失去杀菌的能力,细菌更可以肆无忌惮的繁殖了。

02

低温能够延长鸡蛋的保质期

上面的实验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的,如果在冰箱保存,是否有助于抑制鸡蛋内细菌的生长,从而延长保质期呢?河北牧业经济学院的研究人员做了对比实验。

将同一批次新鲜鸡蛋分2组,分别进行常温与冷藏储存,检测各组鸡蛋 0、7、 14、21 和 28 天蛋壳表面及蛋内容物细菌总数。


疫情期间囤货指南:鸡蛋到底能放多久?实验结果告诉你!

鸡蛋内容物细菌菌落总数随时间变化记录表

结果显示:

1、蛋壳表面的细菌总数,保存前(0 天)为 8.5×103 cfu/mL,常温与冷藏条件下均出现稳定增长,常温保存增长较快

2、28天时常温与冷藏保存的鸡蛋细菌总数分别达到3.99×104 cfu/mL和3.25×104 cfu/mL(P<0.05);

3、常温条件下保存7天的鸡蛋内部已经有细菌滋生,14~21天菌落总数迅速增长,21天后菌落总数增幅仍较明显。

4、冷藏条件下保存 7天鸡蛋内容物未检出细菌,保存14 天、21天、28天鸡蛋内容物细菌菌落总数均极显著低于常温保存组。

疫情期间囤货指南:鸡蛋到底能放多久?实验结果告诉你!

也就是说,常温条件下,保存 14天后鸡蛋内容物中细菌增幅异常明显,而冷藏保存的鸡蛋 28天后才出现细菌大量增殖,低温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长鸡蛋的保质期。但也无法坚持到有些厂家标注的60天。

03

如何挑选更新鲜的鸡蛋

以上的实验用鸡蛋,都是从养殖场直接到了实验室,中间没有耽搁。可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鸡蛋从养殖场到家里,中间还要通过批发商、零售商、超市等流转环节,至少还要耽搁4、5天,给我们留下的“新鲜”时间更少了。如何在买的时候就挑选更加新鲜的鸡蛋呢?除了看生产日期,我们还可以根据一些小经验来判断。

1、看一看

看蛋壳的颜色、清洁程度、是否有裂缝等。新鲜的鸡蛋蛋壳完整,无光泽,表面有一层白色的粉末(白霜),手摸蛋壳有一种粗糙感觉。

2、闻一闻

把鸡蛋拿到鼻子旁边闻一闻,先排除有异味的鸡蛋。另外还可以闻一闻是否有轻微的生石灰味,优质的新鲜鸡蛋有一股淡淡的生石灰味。


疫情期间囤货指南:鸡蛋到底能放多久?实验结果告诉你!


3.晃一晃

可以用三个手指头捏住鸡蛋摇晃,没有声音的是鲜蛋,有声音的就是坏蛋。如果没有声音,说明整个鸡蛋气室、蛋黄完整;有声音的可能是散黄或者坏蛋。

4、照一照

用手拿起鸡蛋,对着光线好好观察,新鲜的鸡蛋一般蛋白蛋黄清晰,半透明不浑浊,一头有小小的气室。不新鲜的鸡蛋颜色灰暗,且气室较大,鸡蛋上会有污斑。

5、漂一漂

将一个鸡蛋放入水中,如果鸡蛋漂起来,则说明这个鸡蛋已经不新鲜了,沉在水底的才是好蛋。原理是,鸡蛋时间越长,气室越大,里面空气越多,越容易浮起来。

04

买来的鸡蛋如何存放才能最大限度保鲜

1、进冰箱前不要洗

有人买回鸡蛋嫌脏,要一个个清洗得干干净净。除非你会很快把这些鸡蛋吃完,否则下次一定不要这样做。因为在清洗的过程中,也把鸡蛋壳上的保护膜给洗掉了,细菌更容易通过蛋壳上的气孔进入鸡蛋,从而导致加速变质。


疫情期间囤货指南:鸡蛋到底能放多久?实验结果告诉你!


2、大头朝上摆放

这个要从鸡蛋的结构说起。鸡蛋的大头一侧有气室,蛋黄上浮时由于有气室的阻隔,就不会与蛋壳粘连,不容易散黄,还可以有效防止微生物入侵蛋黄。

3、避免和“味道大”的食物放在一起

不要与葱、姜、蒜、洋葱等气味较大的食物的摆在一起,以免这些气味进入到鸡蛋气室内,加速鸡蛋变质。

4、从冰箱拿出后应尽快食用,不能重新放回

鸡蛋从冰箱取出后应尽快食用。从冷藏状态下拿到室温里,鸡蛋会因为温差而“发汗”,细菌和病毒便会顺着小水珠渗进蛋壳而污染蛋液。所以,取出后的鸡蛋不宜再次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疫情期间囤货指南:鸡蛋到底能放多久?实验结果告诉你!

总结一下吧:

1、鸡蛋营养丰富,系高水分、高营养成分食品,贮藏时间过长会使鸡蛋新鲜度迅速下降,而且也容易在贮藏过程中受细菌污染而导致腐败变质;

2、鸡蛋不适合囤货,要少量多次购买,并尽量在12天-14天内吃完,越晚食用风险越大;

3、冷藏可以适当延长鸡蛋保质期,但也是越早吃完越新鲜的原则;

4、尽量选购的环节就购买比较新鲜的鸡蛋;

5、科学的储存方法,可以适当保鲜、延缓变质速度;

1.薛艳蓉,茂 文,赵瑞生,王 呈,刘 波,李建国 .鸡蛋在储存过程中微生物及蛋品质的变化研究.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2017,38(8):67-69

2.韩占兵,范佳英,韩 柳,刘 健,杨朋坤,黄炎坤 .鸡蛋储存过程中细菌生长繁殖规律分析 .China Poultry Vol.40,No.9.2018 .1004-6364(2018)09-55-03

3.李 红 ,易 建 中 ,王 家 豪 ,涂 盈 盈 ,刘 成 倩 1,严 华 祥 .鸡蛋储存时间对蛋清溶菌酶活性和蛋品质影响研究 .《上 海 畜 牧 兽 医 通 讯 》 2016 年 第 3 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