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投資大神之作「原則」精華書摘

華爾街投資大神之作「原則」精華書摘

1、在開始告訴你們我的思考之前,我想先說明,我是個“愚人”,相對於我需要知道的東西而言,我真正知道的並沒有多少。不管我一生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無知的情況下自己應該怎麼做。我一生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一種以原則為基礎的生活方式,是它幫助我發現真相是什麼,並據此如何行動。

2、原則來源由於親身經歷及對經驗的反思歸納。 遇到棘手問題時,就會促進我們逐步改善自己的原則。 經常問自己某個行為的原因,“為什麼?”。深刻了解是否符合自己的原則,並對自己的原則進行修正。

3、對我而言,如果你回顧一年前的自己,而沒有為自己所做的傻事感到震驚,就說明你還沒有吸取足夠多的教訓。但仍然很少有人能夠擁抱自己的錯誤。

4、我的目標只是讓自己正確一一我並不關心正確的答案是不是來源於我。所以我學會了讓自己保持極度開明的心態,允許其他人指出我可能疏忽的東西。我發現,我能夠成功的唯一途徑將是:

5、找到與我觀點不同的最聰明的人,以便自己能夠努力理解他們的推理;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不能有明確的意見,不急於下結論;逐步歸納永恆和普適的原則,對其進行測試,將其系統化;通過平衡風險來保持較大的回報,並降低下行波動。

6、你最好弄明白其他時間、其他地點、其他人身上發生的事,因為如果你不這麼做,你就不知道這些事情會不會發生在你身上,而且一旦發生在你身上,你講不知道如何應付。

7、幾乎總是存在著一條你還沒有發現的有利的道路,所以你需要不斷找下去,直到找到它,而不是滿足於最初對你顯而易見的那種選擇。

8、我發現這個道理不僅對投資適用,對人和事物的關係同樣適用:明智的人在經歷各種沉浮時都始終盯緊穩健的基本面;而輕浮的人跟著感覺走,做出情緒化的反應,對於熱門的東西一擁而上,不熱的時候又馬上放棄。

9、在坎貝爾看來,“英雄”是一個完美的、總會把事做對的人。遠不止如此,英雄的特徵是能“在常規的成就範疇之外發現、實現(或做到)一些事情”,並“把生命奉獻給高於自身或自身之外的東西”。

華爾街投資大神之作「原則」精華書摘

10、我逐漸認識到,成功的滿足感並不來自實現目標,而是來自努力奮鬥”。

11、有時即使你押錯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押錯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押對的概率雖然很小,獎勵卻很高,在這種情況下,試一下仍然是明智的。就像俗話說的:'多問問總沒壞處。

12、較可信的觀點很可能出自以下兩種人:(1)至少曾經三次成功解決過相關問題;(2)對所得結論的因果關係分析很有道理。

做不到上述任一點的人,就不是可信的。對於能做到其中一點的人,可以認為其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如果兩點都能做到,那就是最可信的。

13、如果你不擔心,你就要擔心了:如果你擔心,你就不必擔心。

這是因為,擔心出差錯會為你提供一種保護,而對差錯毫不擔心,則可能讓你暴露於風險。

14、認真思考你做決策所依據的標準,據此建設優秀的決策機器。

程序化能保證讓原則始終如一地發揮作用。我相信,系統化的、有證據支撐的決策將會大大提升管理的質量。

15、如果現在尚未遇到壞事,那就再等等,壞事遲早要上門,這就是現實。

16、進化(達利歐系統的出發點,所有道理中最大的道理),不斷創新和進步。演化有一個整體的大目標:整體的最優化。這個世界是講理的,不是全憑運氣,完全隨機的。

整個做事的過程分為五步:

有明確的目標;找到阻礙實現這些目標的問題,不容忍;準確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 規劃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做一切必要的事來踐行這些方案,實現成果。

17、當真相與願望不符時,大多數人抗拒真相。這很糟糕,因為好東西會自己照顧自己,而理解和應對不好的東西才是更重要的 不要固守你對事物“應該"是什麼樣的看法,這將是你無法瞭解真實的情況。很重要的是,不要讓偏見阻礙我們保持客觀。

18、我不太容易相信自己的判斷是對的。在市場上,你可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結果仍然是錯的。

19、我從不關心別人的結論——只關心他們結論後邊的推理過程。對於我來說,推理過程必須有道理。通過這個過程,我提高自己觀點正確的幾率,也從許多聰明人那裡學到很多。

20、我經常練習“超驗冥想”,並相信這讓我變得更加頭腦開放,能從更高的層面看問題,鎮定自若,富有創造力。冥想能讓人看到慢節奏的畫面,所以即使面對混亂,我也能保持平靜,就像一場街頭鬥毆中的忍者一樣。我不是說必須通過冥想才能形成這種思維,只是分享我和許多人的體驗,並建議你認真考慮嘗試冥想。

21、對塑造者的審視以及對我自身品質的反思,讓我明白了人要變得特別成功需要看到很多東西,但任何人都看不到全景,只是有的人看到的多一點。自身視野寬闊,又能與其他聰明人良好地溝通,瞭解他們不同的有益視角,這樣的人才會做得最好。

22、謹記任何問題都存在很多層次;針對一個問題,明白你分析的是哪個層次;有意識地在不同層次之間轉換,而不是把問題視為一堆沒有內在區別、可以隨意考察的事實。

23、想要擁有很多優勢,而又不暴露於不可接受的劣勢之下,最穩妥的方式是做出一系列良好的、互不相關的押注,彼此平衡,相互補充。

24、我現在認識到,自然會走向整體到最優化,而不是個體到最優化,但多數人只是根據事物對自身對影響判斷好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