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的鄙視鏈:聊林志玲就成了八大姨?

因為喜歡某週刊,於是興致勃勃入了會員,加了會員群,平日裡群主會推送一些文章,群友也會定期分享一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大多數時候這是個愉快的討論群。

這幾天,林志玲姐姐結婚的消息不出意外地上了熱搜,於是群裡有熱心讀者轉發了一篇文章描寫林志玲婚禮的所有細節,我大致看了一下,覺得作者不易,洋洋灑灑好幾千字和圖文,於是讚了一下,說了一句般配,誰曾想,群裡的一個人開始噴我“是個外人,說什麼都是和七大叔八大姨的閒話一樣,對當事人沒什麼意義。”

閒聊的鄙視鏈:聊林志玲就成了八大姨?

我當然知道,我的話,志玲姐姐肯定是看不到的,於是回了一句“閒聊而已”,接下來我就引出一個“閒聊的鄙視鏈”的話題想討論一下,其實群裡的人大多覺得我們像是奇葩說的開槓雙方,我本來也是覺得小事一樁,於是調侃自己是“奇葩說後遺症”,直到有人替我說了幾句話,於是那位噴人者就說告辭退群。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風平浪靜了十幾分鍾,群裡繼續討論著關於志玲姐姐的其他話題,也就開始越扯越遠了。

閒聊的鄙視鏈:聊林志玲就成了八大姨?

其實這種事情發生過不止一次,之前我是作為看客,這次變成了當事人。噴人者大多都是甩了一個觀點之後,爭論不過幾個回合就退群,他們好像自架於道德和認知的高地,和你劃了一條三八線。我理解的是,今天人們都不願意自己被“娛樂至死”,所以有的人是反娛樂的,對跟娛樂沾邊的東西有天然的惡意。對於此,我認為李誕在奇葩說裡有一個觀點很有意思:人擁有的知識多了之後,很容易想多,那其實是你腦子裡想象的一個聲音。

不要隨隨便便低估別人,高估自己,不要輕易認為自己就是最清醒的那個人,別人沒有你聰明。你一邊說著言論自由、允許不同聲音的表達,一邊輸出觀點、來勢洶洶地刻薄,在我們都“禮貌性示弱”之後,依舊不依不饒,也許當初我就不該回那一句“閒聊”的話罷,最好的反擊是沉默不語。

閒聊的鄙視鏈:聊林志玲就成了八大姨?

是的,今天我做了一次八大姨,感覺還行,總之,祝福志玲姐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