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比賽拿40分被嘲笑,那單場100分會怎麼樣?

這是一場毫無意義的常規賽,費城勇士隊已經不可能追趕凱爾特人,尼克斯也沒有希望殺入季後賽;比賽的地點選在了距離費城140多英里外的赫希小鎮,那座體育館被一大片的巧克力工廠以及甜膩的味道所包圍,如果費城的市民想去看比賽,要開上一個多小時的車,還有迷路的危險,何況那個週五的夜晚,冷,下著雨——當天,只有4124位觀眾捧場。

所以,我們的主人公——維爾特-張伯倫先生更是意興闌珊。比賽前一個晚上,他在紐約參加一場聚會,如你所知,這一夜,女人和酒精讓張伯倫無眠。早上8點,睡眼惺忪的他搭上了返回費城的火車。抵達車站,幾個哥們早已恭候多時,又一場冗長的聚餐開始了。等到維爾特轉過神來,他已經錯過了去赫希的球隊大巴。不過沒關係,這正好讓他有機會駕駛那輛高檔凱迪拉克轎車兜兜風,看一看賓夕法尼亞州的鄉村風景。

一場比賽拿40分被嘲笑,那單場100分會怎麼樣?

維爾特的這一段賽前經歷,我一直以為不過是傳奇發生後媒體添油加醋的拼湊,以此得出這樣的結論:精力充沛的張伯倫也許能得兩百分。

事實上,對於得分這玩意,這位26歲的小青年早已厭倦和煩惱,就像他說的,“我一場比賽拿下40分,別人都會嘲笑我。”在這場比賽之前,他已經霸佔了當時的諸多得分記錄,15次砍下60+,也是在這個賽季,在對湖人的三加時鏖戰中,張伯倫狂攬78分,將埃爾金-貝勒的71分記錄甩到腦後。對此,貝勒爺不為所動,“有一天這傢伙遲早能拿100分。”

貝勒爺沒有想到的是,時間過去了不到100天,100分就來了。

一場比賽拿40分被嘲笑,那單場100分會怎麼樣?

之前說過,這是一場在勝負方面無聊透頂的比賽,但正因如此,觀眾們只剩下一個期待:看張伯倫得分。而偏偏紐約的首發中鋒菲爾-喬丹受傷了,頂替他的是一個叫達雷爾-伊姆霍夫的愣頭青。

上半場,跟張伯倫的絕大部分比賽沒什麼兩樣,他風輕雲淡地拿到了41分,“沒什麼,我經常帶著30分、35分進更衣室,所以,41分不算大事。”而勇士主帥弗蘭克-麥圭爾似乎預感到了什麼,“維爾特總是出現空位,把球塞給他。”

……

第四節還剩下7分51秒時,維爾特拿到了第79分,赫希球館開始發燙,很多人脫掉了衣服,起初只是小小的聲音,“把球給維爾特!我們想看新紀錄!”隨後就匯成了洪流,赫希球館裡熱氣蒸騰,張伯倫此時已經欲罷不能,他就像被推到舞臺中央的獨舞者,榮耀,但也別無選擇。

一場比賽拿40分被嘲笑,那單場100分會怎麼樣?

接下來,維爾特每得一分,球館裡都會替他數數,勇士球員竭盡全力把球給張伯倫,而尼克斯球員5個人都圍攏在了張伯倫身邊——那時候沒有這麼多該死的規則。

比賽剩下2分45秒,張伯倫94分;比賽剩下不到一分鐘,張伯倫98分。第100分來的何其艱難:張伯倫“像推土機一樣拱到了籃下”,隊友把球傳給他,但他投丟了;隊友抓到籃板,又傳給他,再投丟;又一個前場板,一番傳遞後,張伯倫終於在5個人肉沙包中覓到空隙,高高跳起,將球塞進了籃筐。

赫希球館裡瞬間的死寂,然後爆發,200多人衝到場地上,據說一位14歲的男孩奪走了那個籃球。十幾分鍾後,比賽重新開打,象徵性的終結那最後幾十秒鐘。

走回更衣室的通道水洩不通,張伯倫就像金剛一樣被每個人拉過來要求合影。在更衣室裡,他接過一張寫有100字樣的紙板,拍下了那張聞名世界的照片。

關於1962年,美國人記憶最深刻的只有三件事:西雅圖世博會,約翰—格林環繞地球飛行,以及張伯倫的100分。

一場比賽拿40分被嘲笑,那單場100分會怎麼樣?

前兩項被不斷賦予新意,惟有張伯倫的紀錄,半個多世紀來一直沉睡不醒,甚至從未被靠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