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你,怎樣避免提早到來的中年危機?

距離2018年結束還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24歲的你從大學畢業出來社會已經1年多了。

不知道目前正在拼命工作的你,繼續考研考公的你,日以繼夜創業的你,抑或者裸辭在家迷茫的你看到這會不會頭皮發麻,一股焦慮感油然而生呢?

縱觀一整年,“油膩”、“佛系”、“養生”、“錦鯉”等詞不絕於耳,彷彿整個社會都陷入一片水深火熱的焦慮當中,首當其衝便是90後的我們。因為“00後”後浪大軍一波接著一波,在我們前面的“80後”“70後”早已成家立業,在社會早有一點小成績,而我們卻成了中間最容易搓圓弄扁的夾心,嘴裡調侃吐槽著,心裡卻是兵荒馬亂,中年危機似乎早早就到來。

24歲的你,怎樣避免提早到來的中年危機?

如何避免中年危機成了我們當前最重要的議題,我不想說那些安慰人心的話“沒關係的,一切會過去”“事情總會好起來,我們父母都這樣”“現在都是在販賣焦慮啊,做好自己就行了”。可我們真真實實感受到的是無處不在的加速競爭與火速成長,我們真的做不到目視一切。為了減少提前到來的中年危機所帶來的巨大摧毀力,我認為24歲你的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認清自我,擺正位置

每代人都有屬於每個時代的焦慮與迷茫,我們也許無法一下子清除所有煩惱,但我認為20幾歲的我們最重要的還是要更清楚地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有的人喜歡很拼很充實的生活,那麼朝九晚五對他們而言就是災難,彷彿每一天都是拖著一具沒有靈魂的屍體去上班;而有的人適合也喜歡安穩,那麼朝九晚五對他們來說就是莫大的幸福,準時下班後回家為家人做道美味的菜餚,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24歲的你,怎樣避免提早到來的中年危機?

大家可以從過往的經歷慢慢梳理,花費一個下午沒人打擾的清淨時間,一一寫在一張白紙上,回想以前做什麼事情的時候特別有成就感,百做不膩;而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會覺得討厭煩躁,這樣會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發現自己的喜好厭惡,從而掃雷排雷。

24歲的你,怎樣避免提早到來的中年危機?

二、設定短期工作規劃目標

工作一年後的你,應該慢慢開始適應社會,這時就得想想自己在工作上的短期規劃, 做什麼更有利於自我成長與發展。

雖然很多HR都說不喜歡經常跳槽的人,但身邊的95後似乎都跳過不止一次。我認為對於在大學期間沒有嘗試試錯或沒有過多實習的人而言,跳槽也許不是一件壞事。年輕時試錯成本比較低,但要確定那真的不適合自己,而且需要有針對性地跳槽。行業不錯公司不好就可以選擇別的公司,公司很好行業發展沒前景可以考慮同樣的職位而換一個行業。

24歲的你,怎樣避免提早到來的中年危機?

對那些確定了行業和公司,打算準備潛下心來發展3到5年的人就該好好想想怎麼升職加薪。看看層級高的同事有哪些好的工作習慣,模仿學習,多問問多交流。養成寫工作日記的良好習慣,每一步都進行回顧,對自我成長而言不僅僅是一份記錄,還是工作職場的寶典,幫助自己發現問題,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

不時也要刷新簡歷,讓獵頭聯繫你,多和獵頭聊聊,瞭解職位的市場行情如何,同時方便日後有機會轉型做好準備,因為誰也說不好明天會發生什麼,做好兩手準備不為過。

24歲的你,怎樣避免提早到來的中年危機?

三、每年多學習技能,技多不壓身

“斜槓青年”的出現告訴我們職業發展通道不止一條,多為自己購買軟實力的設備,投資花在刀刃上,遇到危機也能從容應對。比方說,我們可以規定自己每年新學一項技能,例如一門外語、一種運動、電腦編程、化妝打扮、美術設計、寫字畫畫或者堅持看書等。

因為我們都不知道這些技能啥時候會派上用場,也許你的額外技能幫公司贏得生意,那麼下一個升職的就是你。而且培養興趣愛好與額外技能不僅對我們職場有幫助,它也是調劑生活提升生活質量必不可缺的,懂得更好生活的人總過得比較開心。

24歲的你,怎樣避免提早到來的中年危機?

四、拓寬圈子,多結識圈外人

圈子很重要,有時也似乎沒那麼重要,但不可否認的是人脈相當重要。除了工作的圈子,不妨拓寬視野,爭取進入更多的圈子,利用興趣開拓圈子也是其中一種,把自我技能當做交易分享出去,只有自我有價值了別人才願意和你交流,相當於等價交換,互相能學習一起提升。

長期處於一個封閉的圈子就是一場惡性循環,因為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只有拓寬出去才能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許多商機、自我晉升的機會就是從這些小微事情中發芽。比方說,可以利用週末時間多參加同城的分享會及交流活動,或者報個小班學習新技能,比如烘焙、插畫等,認識更多其他領域的出色人士,除了機會,整個人的格局也會漸漸變大。

24歲的你,怎樣避免提早到來的中年危機?

五、做好定期理財規劃

有人說買房買車壓力那麼大,豈是24歲的我們要考慮的事;我們可以不買車不買房,但不能不理財,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可以定期記錄自己的收入來源,花銷支出用在哪些地方,並仔細分析進行開源節流。把每月工資中的一部分存起來留著以後應急備用或者即使裸辭了也不用擔心馬上餓死。哪怕是放在餘額寶也好,小數怕長計,放著也是放著。而且不費時,可以把時間放在工作上,畢竟工作才是收入來源的大頭,需要時間精力做積澱。

如果心有餘力可以研究一下穩健型的理財產品,因為放在那兒基本不用花心思去看;當然有時間的也可以在基金或股市領域小試牛刀,前提是有餘錢而且自己能承受一定風險,倘若hold不住,還是建議穩穩妥妥地存進銀行。

24歲的你,怎樣避免提早到來的中年危機?

我相信任何人都會遇到中年危機的時候,而且我們這一波似乎來得更早些,但怎麼去應對卻不是所有人都能迎刃而上,恐怕唯有做好未雨綢繆,才可能以更好的心態去面對吧,既然躲不掉就殺著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