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笑徐伊萬,人人皆是徐伊萬:《囧媽》裡的兩代人相處之道


人人都笑徐伊萬,人人皆是徐伊萬:《囧媽》裡的兩代人相處之道

人人都笑徐伊萬,人人皆是徐伊萬:《囧媽》裡的兩代人相處之道

“你是否記得上一次擁抱媽媽是在什麼時候?”影片開頭的老梗,肉麻卻很真實。且不說在外為事業奮鬥的遊子,尚且完全依賴於父母的初高中學生,又有多少人能夠回答這問題呢?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中國的教育從來不會忽略“孝”,這是深深印刻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中的。每個人在小學的時候,一定做過這樣一個作業:給媽媽洗洗腳,或者給媽媽揉揉腿。那個時候,我們是被呵護的花朵,天真且無知。父母在我們眼中就像超人,是無所不能的。我們想要的玩具與零食,只需要哭喊幾聲,父母就可以將其帶到我們的面前。

漸漸地我們發現,父母開始解不出課後習題,也不能為我們買到想要的東西,更無法理解所謂青少年的新新文化。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們不再是我們心中的英雄,在信息爆炸的21世紀,反而更像是時代的棄子。

人人都笑徐伊萬,人人皆是徐伊萬:《囧媽》裡的兩代人相處之道

《囧媽》劇照

與此同時我們也不再願意一味服從父母的安排,不再傾聽他們的思想,隔閡由此而生。於是我們都像影片主人公徐伊萬一樣渴望逃離:青春期的叛逆,大學時的遠行,甚至在工作後不願回家陪陪父母,說說心裡話。哪怕回了一趟家,也不過是換了個環境與手機相處,更別談擁抱了。

十年前的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父母對兒女歸家團圓的希冀,“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法規是對傳統“孝文化”的現代化過程。人們天真地以為齊聚一堂便是其樂融融,現在才發現思想與心靈的隔閡更難以逾越。

人人都笑徐伊萬,人人皆是徐伊萬:《囧媽》裡的兩代人相處之道

所以我們看到徐伊萬(徐崢 飾)為拿鑰匙上了火車,盧小花(黃梅瑩 飾)在驚喜之餘仍然免不了與兒子就密碼鎖與鐵索、找鑰匙等問題產生口角;即使徐伊萬在火車開動前一刻理解了媽媽,並決定陪媽媽坐火車去莫斯科,然而在旅程中還是因為媽媽過分的熱情與猜疑引發了一系列的爭吵。

盧小花是所有中國式家長的縮影:怕孩子吃的不夠好,便一個勁兒地把小番茄與雞蛋塞到孩子的嘴裡,但是又怕營養過剩;擔心孩子遇到壞人,於是化身偵察兵與嘮叨俠,以大人的謹慎來觀察這個社會;想要了解孩子近況,卻一不小心變成了查戶口。

人人都笑徐伊萬,人人皆是徐伊萬:《囧媽》裡的兩代人相處之道

《囧媽》劇照

而徐伊萬又何嘗不影射了自己呢?覺得父母眼界狹窄而不願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在父母詢問自己心事的時候吼道“你們又能知道什麼”;當父母詢問自己如何網購、如何使用電腦時,表現出一臉的不耐煩,似乎他們理應被時代拋棄。

人人都笑徐伊萬,人人皆是徐伊萬:《囧媽》裡的兩代人相處之道

喜劇是誇大的現實,《囧媽》將現代中國式家庭兩代人之間的矛盾糅合在一趟列車中,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展現在觀眾的面前。

不得不承認,我們都可以從影片中或多或少看到自己家庭的影子。

“你媽前兩天又給我打電話了……手機綁定銀行卡,讓我幫她弄一下。”電影開頭張璐(袁泉 飾)的話可能是近幾年80、90後經常會聽到的話,至少我媽媽不止一次地讓我教她智能手機的操作。

人人都笑徐伊萬,人人皆是徐伊萬:《囧媽》裡的兩代人相處之道

《囧媽》劇照 袁泉飾演的張璐

媽媽也曾是體面人。早年父母在外經商,也算是走過大半個中國。印象裡諾基亞風靡的時候,媽媽很快便買了一個,也會與她的好姐妹做各種貼膜與裝飾。後來家道中落回了鄉下老家,這一待就是十幾年,期間幾乎沒有出過這個縣城。

直到我上高二,媽媽才換了第一部智能手機,開心得像個小孩子,問我各種操作方面的問題,從如何添加聯繫人、怎樣設置手機主題到微信如何添加好友以及發朋友圈。當時我正好年少氣盛,自然會很不耐煩。媽媽會不停地嘮叨“錢放在微信裡不會被扣掉吧”,我也要反覆跟她說你不付錢就不會扣錢。

後來高考結束,媽媽說就近擇校吧,平時回家也方便。我嫌她格局太小,最後選擇南下去廣州這座大城市,只有過年時回一次家。每一次回家免不了面對媽媽的各種問題,從學校生活到城市面貌,再到未來的規劃。

人人都笑徐伊萬,人人皆是徐伊萬:《囧媽》裡的兩代人相處之道

我曾兩次“邀請”媽媽去廣州。一次是剛上大學,我說爸爸媽媽一起把我送到學校吧,媽媽拒絕了;還有一次是前不久,我說明年我的畢業典禮全家人是一定要來參加的,媽媽又拒絕了。她總是說,等你以後工作了,穩定下來之後,我們再一起去玩。但是我能夠看到她眼裡嚮往繁華的光。

我也在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好兒子。儘可能耐心地去教她如何使用智能設備,雖然有的時候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不耐煩;在外的時候給媽媽拍城市的美景,分享自己的學習與工作。但是終究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和父母所在圈子的距離是越來越大的。

我們生活於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且不說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同輩之間因為所接觸環境的不同,共同話題已經少之又少了,知識更新換代如此之快的當下,上一代人往往還沒反應過來,便被拋在了後頭。

所以無論初心多麼溫馨多麼溫暖,相處的無奈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大多會演化成冷戰或爭吵。《囧媽》裡徐伊萬與媽媽的每一次激烈的爭吵,與其說是為推動電影情節而製造的矛盾,不如說是生活的真實寫照。

人人都笑徐伊萬,人人皆是徐伊萬:《囧媽》裡的兩代人相處之道

《奇葩說》曾經以“父母觀念過時,還固執己見,該閉嘴還是battle?”為辯題,將當下的兩代關係搬上辯論的舞臺。其實就像邱晨所說,觀念上的差異來自於不同的生活方式,閉嘴與吵架都是處理兩代關係時的兩個極端。

人人都笑徐伊萬,人人皆是徐伊萬:《囧媽》裡的兩代人相處之道

《奇葩說》截圖

我們常常抱怨父母不懂我們的想法,不懂我們的生活,但是我們有主動去了解父母的生活嗎?

人人都笑徐伊萬,人人皆是徐伊萬:《囧媽》裡的兩代人相處之道

俗話說,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你冷

誠然,我的媽媽沒有去過廣州,但是她見過更真實的社會。父母又何曾沒想過逃離?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將我們推出小城的小格局,推向更廣闊的世界,難道是為了換來我們的嫌棄嗎?

我們本應該是父母看世界的眼睛,結果卻成了刺傷父母心的利刃。

對至親的父母,我們容易丟失一種同理心,也不會去換位思考。我們將光鮮亮麗展現給整個世界,卻將最差的脾氣留給父母,這應該是目前兩代關係最真實的寫照。

很多人只在乎父母給了自己什麼,而不會過問他們付出了什麼;只聽到父母不斷請教自己如何使用智能手機,而不會去理解他們上了年紀學習能力變差;只看到父母給自己發一堆60s微信語音方陣,卻不會想他們尋找小小的手機鍵盤上的一個字母需要多長時間。

誰都想成為一個孝子,都有一顆孝心,但是將孝心付諸於行動,轉變為“孝行”是基於對父母的尊重。

人人都笑徐伊萬,人人皆是徐伊萬:《囧媽》裡的兩代人相處之道

《囧媽》電影劇照

小時候我們會給父母洗腳揉肩,因為他們就是我們的世界,是我們的超人,是我們的英雄,我們可以懂得父母的付出與偉大。我們都像《囧媽》裡的徐伊萬一樣,小時候對媽媽說,長大之後我要保護你。但是長大之後,我們發現父母是如此的脆弱,但是我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報答而是嫌棄。直到晚年,才會真正地理解父母,然而那時已經“子欲養而親不待”了。

人人都笑徐伊萬,人人皆是徐伊萬:《囧媽》裡的兩代人相處之道

我本來與父母之間也有很深的隔閡,放假回家的短暫時光,我大多也是在臥室度過。直到前幾天爸爸突然發生身體不適,直到聽到媽媽對姐姐說她幾乎所有牙齒都在搖,我才突然意識到,時間過得好快。

如果我每年在家待兩週的話,累計陪伴父母的時間也不過兩三年,所以為什麼不好好陪陪父母呢,你還捨得與父母拌嘴吵架嗎?就像蔡康永說的,與父母吵嘴吵贏的那一刻,就是開始後悔的那一刻。

突然的疫情破壞了我們原有的生活軌跡,不出門、不聚眾的大政策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家庭相處的時間。放下手機與在父母面前的趾高氣昂,陪他們嘮嘮嗑,看《囧媽》,說說心裡話。疫情結束後,挑一個豔陽天,拍一張美美的全家福吧!

人人都笑徐伊萬,人人皆是徐伊萬:《囧媽》裡的兩代人相處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