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人會衰老走向死亡?我們能否永生?

在地球上生活著成百上千萬的生物,但這些生物都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包括人類。正因為人們畏懼死亡,所以從古至今有很大一批人為擺脫死亡而不懈努力。那麼人為什麼會死亡呢?

死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人會衰老走向死亡?我們能否永生?

在認識到死亡是不可避免後,人類從未放棄過對死亡的抗爭,試圖戰勝死亡。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隨著生產力的提升,人類得以從繁重是勞動中解放出來。於是科學研究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蔓延。通過科學家們的不斷探索努力下,終於對死亡有了一些見解。

在生物學的角度看死亡:端粒的長度即生命的長度

生物學家認為死亡是由於染色體尖端上端粒的損失造成的。生物學家研究發現,在人類的染色體尖端上,存在一種細小的物質,即端粒。它就是人類衰老死亡的“主謀”。

死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人會衰老走向死亡?我們能否永生?

眾所周知,人類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新陳代謝,同時細胞也會分裂,更新迭代。但隨著細胞的每一次分裂,染色體上的端粒都會隨之減小。而端粒的減小,會導致分裂後新形成的新細胞其活躍度降低。端粒越小,所分裂的細胞就越不活躍。於是便有了皮膚的衰老,器官的衰敗,最終步入老年,走向死亡。

在熱力學的角度看死亡:從有序到無序

在物理學家眼裡死亡就是一個熵增的過程。何為熵?高的反義詞是低,胖的反義詞是瘦。而熵的反義詞就是序,秩序的序。所以熵就是形容系統混亂的一個物理量。熱力學第二定律表明,假如宇宙是一個封閉的系統,那麼這個系統內的熵值會不斷的增加,變得越來越混亂。而死亡就是從有序到無序的一個過程。

死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人會衰老走向死亡?我們能否永生?

在宇宙熵增的洪流中,出現生命體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從無機到有機,從單細胞到多細胞。這一切看似是負熵的行為,已經違反了熵增定律。其實並非如此,物質與物質之間,生命與生命之間都會攝取高秩序的能量來組件自身的有序。好比進食即是如此。這僅對於個體來說是負熵的行為,但在整個體系中熵值依然是增加的。

死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人會衰老走向死亡?我們能否永生?

熵增的不可逆,也是死亡的不可逆。生命是有序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新陳代謝的進行,諸多細小的錯誤在體內堆積。混亂的程度也不斷了累積,最終導致生命個體的終結。

人類與死亡的抗爭不止於此,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在2013年成立的Calico公司,就是直言要戰勝死亡。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不說永生。讓你活個幾百年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到那時,年過一百的你還只能算是個年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