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和性教育一樣重要,很多父母卻避而不談

開篇之前,我們先來做個小測試:

你會主動和孩子談論生死嗎? (單選)
0人
0%
不會,等長大了自然會知道的
0人
0%
會,有機會就進行正確的引導
<button>投票/<button>

當孩子提及死亡的話題時,你會選擇 (單選)
0人
0%
通過閱讀繪本,認真講解
0人
0%
假裝沒聽見,岔開話題
0人
0%
不知道怎麼解釋,找個藉口糊弄過去
<button>投票/<button>


就在前段時間,小編的一個好朋友突然變得惴惴不安起來。


她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但是夫妻倆都忙於工作,孩子的生活基本都是奶奶來照應著,所以孩子從小就和奶奶的感情很親很深。

她說,奶奶最近發現孩子有點不太對勁了。


“這孩子最近不止一次說,奶奶如果你以後死了,我會很傷心的。”


還會一個人盯著窗戶外面,看著看著就流眼淚,問他怎麼了,也不答話,過一會就又好了。


“一個才8歲的孩子,怎麼老想著生啊死的,要不要帶他去看看精神科?”


我讓她先別急著下定論,追問道:“你們之前有沒有給他看過與死亡有關的影片或者和他聊到過這個話題?”


朋友說,“我們都活得好好的,沒事和他講這個幹嘛,又不吉利的咯。再說小孩子能懂什麼。”


聽完她的補充,我意識到這不是孩子的精神狀況出了問題,而是父母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生命教育惹的禍!


同樣的情況,在我5歲的小侄女身上也發生過。


那天科比遇難的新聞一出來,她爸爸情緒激動地說了一句“我不相信,科比就這樣死了!”


小侄女聽到後一臉好奇的問,“科比是誰?死了是什麼呀?”


她爸爸似答非答的說到“他是籃球巨星,太突然了,坐飛機失事遇難了…”


一頓說完,小侄女也許搞清楚科比是誰了,可她爸爸的回答裡並沒有對‘他死了是什麼意思,去哪裡了’的解釋,小侄女依然不明所以。


它和性教育一樣重要,很多父母卻避而不談


生命教育,

不應用童話代替


如果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席了生命教育這一課,後果會怎樣?


在心灰意冷的時候,就輕易地選擇自殺,這是對自己生命的輕視;


在一言不合就傷人的時候,就把對方置於死地,這是對他人生命的漠視。


白巖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仔細想想,還真的是這樣。


中國人一直都很忌諱談論死亡。


每年清明帶孩子去掃墓,一旦孩子和大人提及‘死’有關的問題,大人總是避重就輕的回答‘他去了很遠的地方’,或者用童話故事來代替‘他睡著了,要睡很久很久’。


還有父輩們對數字4、14等,因為發音和死很相近,就覺得很晦氣。


雖然死亡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卻不應在孩子該瞭解的年紀被大人習慣性地選擇“逃避”,在該正確引導的時候被童話代替。


它和性教育一樣重要,很多父母卻避而不談


美國兒童教育學家羅夫斯認為,如果孩子能在開誠佈公談論死亡的環境下長大,那麼他對死亡會有較好的理解,不至於太害怕。


心理學臨床研究表明,幼兒早在2-3歲時就已經對死亡有了一種模糊的認識,到5-6歲時已經能夠理解死亡的概念。


但如果他們一直得不到關於死亡的正確信息或者沒有接受過相關的教育干預,那麼當他們真正面臨生命死亡事件的時候,他們的心理健康往往會受到威脅。


只有害怕過,但卻正視它,

才會真正對生命產生敬重之情


而讓不少父母困惑的,是不知道怎麼開口和孩子聊這個話題,總不能無緣無故的講些硬道理。


再說這是件很悲傷的事情,說淺了孩子不明白等於沒說,往深裡說了,又怕孩子心裡留下陰影更加恐懼了,輕重實在不好拿捏。


其實,生命教育不是非要等到清明那天才合適,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可以找到合適的切入點。


黃磊在《爸爸去哪兒》拍攝過程中曾發生過一段小插曲。


他和多多坐在室外看滿天繁星,這時他對多多說:“人離開了這個世界,就到天上變成了星星。”


多多就問他:“爸爸,你會死嗎?”


他回答:“爸爸有一天也會離開的。”


多多哭了:“那麼小的星星,等我上天了我怎麼知道哪顆是你?”


黃磊說:“我們會變成一顆星星,我們一家人在一起。”


“如果有一天,你要去面對這場別離,你想著你要去見你的父母,你告訴你的孩子:‘我會守護你。’那這一切,就沒有那麼痛苦。”


黃磊並沒有刻意擺事實講道理,而是在孩子能接受理解的範圍內,打了個孩子喜歡的比喻,既保護了孩子美好純潔的心靈,又婉約地進行了一次生命教育,無聲勝有聲。


它和性教育一樣重要,很多父母卻避而不談


我們常說向死而生,只有害怕過,但卻正視它,才會真正對生命產生敬重之情。


據說在日本,有好幾家醫院的重症房旁邊,都有一個小房間,裡面有好多有關生命教育的繪本。


護士會和孩子一起走進那個房間,把孩子抱坐在自己的膝蓋上,孩子靠在護士的胸口,聽著心跳聲,朗朗讀起繪本,讓孩子從書裡去體味死亡並不遙遠和可怕。


國外有個小朋友養的一條金魚去世了,媽媽告訴他,金魚從馬桶裡可以回到大海。


他於是親吻了金魚一下,然後把它放到廁所,按下按鈕的一瞬間,他看到小金魚消失了,便再也忍不住的哭了起來...

這一舉動讓我們看到孩子善良的背後,是他對金魚生命的尊重。


媽媽沒有簡單粗暴的把金魚扔了,而是教會他用一種溫柔的方式去告別,孩子在情感上有了適當的宣洩,所以面對失去,更能勇敢的說再見。


BBC有部紀錄片《殯葬師》,講述當今殯葬事業的變遷,比較不同信仰下的生命終結儀式。


一共三集,看完後真的就覺得,總有一天,也會有人為我們做同樣的事,死亡是確定無疑的,但告別卻有很多種方式。


生命是脆弱的但又是美麗的,但只要心靈還充實愉悅著,也可以令死亡變得浪漫而溫馨。


村上春樹說:“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我們想讓孩子把珍重生命作為一生的根本,就應該儘早讓他知道,因為死,我們才更深切的知道生。


死亡,是一個自然規律,但怎樣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這是值得每個孩子和大人思考的話題。


這些都是挺不錯的生命教育繪本,推薦給大家:

《祝你生日快樂》、《象老爹》:直面死亡

《熊和山貓》:講述如何面對失去

《小魯的池塘》:講述紀念

《爺爺的天使》:講述如何珍惜

《麥先生的旅行》:愛能撫平傷痕

《獾的禮物》:生的意義

《一片葉子落下來》:生命的延續


- END -


配圖:攝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