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乖,不笑、不哭、不鬧,可能是孤獨症的表現

孩子好乖,不笑、不哭、不鬧,可能是孤獨症的表現

受傷也無表情

媽媽帶著10歲的靜靜坐公交車,因為車上比較擠沒有座位,母女倆只能站著。靜靜被坐在對面一個姑娘的包給吸引了,不停的用手抓著包上的流蘇。小姑娘用奇異的眼神看著這對母女,以為靜靜的媽媽是用小孩當掩護來偷東西的小偷。僅僅是因為孤獨症的患者,他對流蘇特別感興趣,甚至說可以是迷戀,所以一看到類似的物件就會挪不開腳,停不了手。

3歲的小童滿身傷痕的坐在樓梯間,原來那些年長的小夥伴想搶他的玩具,可小童死活不撒手,被捱打了還一直笑著,這讓年長的小夥伴兒更加氣憤,所以就更加用力地揍他。小童也是一位孤獨症的患者,他對自己的玩具有特殊的興趣和迷戀,同時對於捱打的痛苦表達方式是微笑,所以讓小夥伴誤會,更加受到欺凌。

兒童孤獨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類型,一般在嬰幼兒時期發病。少數嬰幼兒在2~3歲之前發育正常,等到三歲之後他表現出孤獨症的症狀,出現了退行行為。

那麼在嬰幼兒時期如何簡單的進行判斷小孩是否有孤獨症的可能。

最簡單是判斷方式是嬰兒有沒有社會性逗笑。嬰幼兒一出生就有自發性逗笑和社會性動逗笑。自發性逗笑就是嬰幼兒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下自己發出的微笑,比如是睡著了,做了好夢時發出的微笑。而社會性的逗笑是在外界的刺激下引發嬰幼兒微笑,如大人用玩具、做鬼臉、用食物來引誘嬰兒的發笑。孤獨症的嬰幼兒,表情貧乏,是沒有社會性逗笑。

孩子好乖,不笑、不哭、不鬧,可能是孤獨症的表現

社會性逗笑

那孤獨症是有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孤獨症的病因尚無明確的說法,懷疑與遺傳基因有關。1996年麥克布萊德通過縱向調研中發現,孤獨症患者的兄弟姐妹患有孤獨症的幾率比平常人高達75倍,而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兩人患有孤獨症的幾率高達90%。也就是說雙胞胎兄弟中,一人患有孤獨症,另一人就有90%的幾率患孤獨症。

負性環境有關。孕期和圍產期期孕婦的消極心態,家庭環境氛圍壓抑,家庭成員經常爭吵,負面情緒比較多的生長環境,往往是誘發和加重孤獨症的發作。

75~80%的孤獨症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即使到成年,智力只能停留在2~3歲時期。但有少數嬰幼兒在某一方面的智力相對或者是非常好。

那麼如何進行判斷是否還有孤獨症呢?

人際交往障礙。主要表現為情感冷淡,分不清親疏關係,首先表現無法與父母經歷正常的依戀關係。對父母或他人的擁抱、愛撫沒有任何期待,甚至拒絕。在得到別人的關愛或者愛撫,也沒有流露出愉快的表情。無法與小夥伴玩耍,喜歡自己單獨活動。即使是小夥伴邀請或者父母強迫參與遊戲,也無法投入遊戲之中。

語言交流障礙。正常的嬰幼兒1歲之後就可以說出簡單有意義的單詞,2歲之後可以說句子。而孤獨症患者,首先說話的語調比較平淡古板,缺乏抑揚頓挫。其次經常用錯代詞,比如經常用"我"來代替別人,"你"、"他"來代替自己。即使到到4、5歲也不會說句子,對於別人的問話,只會刻板的重複。比如別人問"你叫什麼名字",孤獨症兒童不會回答的問題,而是重複"你叫什麼名字"。

孩子好乖,不笑、不哭、不鬧,可能是孤獨症的表現

重複語言

興趣狹隘、行為刻板。孤獨症患者對玩具、遊戲不感興趣,對圓形、可以旋轉的物品很迷戀。並且有極強的專注力,可以很長時間專注於這些物品的活動。孤獨症患者行為刻板,有些強迫症。他要求所有的活動都保持程序不變,比如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吃飯、大小便、玩耍。還有一些固定的動作反覆的拍手、不停的跺腳、不停的轉、圈圈喃喃自語。一旦行為遭到打斷或擾亂,兒童就會變得煩躁,焦慮。很多家長對兒童這種行為理解為脾氣不好、固執,其實是兒童活動的程序被改變,而出現的負面情緒。

智力障礙。孤獨症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發育遲滯。孤獨症患者有較強的專注力,記憶力和空間視覺能力。所以他這些特點也導致了孤獨症兒童在某些方面雖然是最差的,但是也有最佳能力的領域。所以在歷史上患有孤獨症的名人很多,像生物學家達爾文,畫家梵高,物理學家愛迪生,音樂家莫扎特,瘋子在左,天才在右。

孩子好乖,不笑、不哭、不鬧,可能是孤獨症的表現

畫家梵高

孤獨症並無特異的治療方法,少數可以通過綜合治療獲得明顯好轉。

藥物治療。目前尚沒有特異性的治療藥物,只能針對情緒不穩,多動,衝動攻擊,強迫症,拔毛症,自傷自殺等症狀用一些鎮靜藥物,但是無法改變孤獨症的進展。

心理治療。孤獨症患者在行為治療的過程中通過輔助心理治療,目的是糾正不良的行為,強化良好的行為。孤獨症患者認知水平低,對事物的判斷能力不夠。經常會做出一些不顧後果的行為。面對孤獨症患者錯誤,甚至是犯罪行為,要做好心理的輔導道,德的教育。儘量少批評,少懲罰,多鼓勵,多指導。維護孤獨症患者的自尊心,增強學習的信心。

孩子好乖,不笑、不哭、不鬧,可能是孤獨症的表現

教育訓練。教育訓練是對孤獨症兒童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最需要長期甚至是終身堅持下來的方法。

1生活技能訓練:根據孤獨症患者的智力水平和現有的生活技能水平來制定明確的訓練計劃。重點注意1,要把每個訓練分解為若干個步驟,來逐步進行教學。比如穿鞋子訓練,松鞋帶,伸腳進鞋,提腳後跟,綁鞋帶。重點注意2,每個步驟完成的標準要根據兒童的程度而定,不可過高或過低。重點注意3,要及時的進行強化和糾正,兒童有一點點進步,都要及時進行言語、肢體、表情、甚至是物質上的獎勵,強化繼續完成下一個步驟。重點注意4,堅持不懈,正常兒童掌握一個技能可能需要幾分鐘的時間而孤獨症患者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是一年,要做到堅持掌握,不可中途放棄。

2語言能力訓練。可以制定表格從認識物品,給物品起名字,到正確表達該物品。發音也可以從簡單的音節,到完整的句子。並且可以通過遊戲,外出活動鼓勵兒童使用語言。

孩子好乖,不笑、不哭、不鬧,可能是孤獨症的表現

3 社會適應能力訓練。孤獨症患者情感冷漠,注意力集中,經常忽視外界的事物,我們要做的是訓練兒童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如與人溝通交流的時候,要鼓勵兒童注視交流者的眼神,一開始肯定閃躲,甚至不會正視說話人的臉。需要通過反覆練習,延長目光注視的時間。在群體活動中,比如廣播體操、跳舞,可以讓兒童模仿他人的行為,把兒童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人的身上,關注周圍身邊的變化。如果在這過程中,孤獨症患者出現了暴力行為,尖叫行為。首先要帶他離開現場,找出引起他行為異常的原因。等到兒童平靜之後,要給予關心和愛護,對他停止發脾氣的行為要表揚稱讚。也可以在訓練的過程中用音樂當背景,培養兒童積極的情緒,減少行為障礙的出現。

其實像分離焦慮症、恐懼、強迫症等絕大部分在成年或者是治療之後可以根治。但是孤獨症患者約70~80%有明顯的社會適應不良,難以獨立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