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金錢永不眠,資產配置帶來永恆收益

前面花了10篇文章,和大家詳細聊了整個的家庭資產配置的原因、內容、方法以及具體比例,掰開了揉碎了的聊,目的就是讓我們的

資產配置能夠更合理、更清晰、更具備可操作性。


文章列表:












總結來說,按照前面的分配,保險方面的配置最多佔家庭年收入的10%(一般不會超過這個比例),日常支出和緊急儲備基金大約佔50%,剩下的就是用來投資的部分,大約佔家庭年收入的40%左右

。另外,前面說了,由於緊急儲備基金的特點,在保證短期內使用的情況下,加上使用信用卡等信用槓桿,可以讓儲備的現金比例降低,因此,投資部分應該可以提高到家庭年收入的約50%。上述比例按具體家庭情況不同而略有區別,並無一定之數,主要看家庭的收入情況和支出情況,收入越多,支出越少,那麼剩下用來投資的錢就越多,反之則越少。


保障和日常支出的配置都比較簡單,直接拿錢買就行。投資理財部分的配置,就相對複雜很多。今天就重點來聊聊。


在之前的文章裡都說過,投資理財在獲取收益的同時,也必然會承擔相應的風險,但是每個人承擔風險的程度和意願都不同,那麼如何平衡呢?在這裡,我們採用激進和保守的兩種配置比例,不想承擔太多風險的,可以採取相對保守的資產配置方案,想要獲取更多的收益,且風險承受能力較大,則採取相對激進的方案。


收益優先,風險自擔


防禦(守正)部分佔投資理財的60%的比例,其中,A股配置大約24%,其中滬深300配置約14%,中證500配置約10%,港股配置12%,港股集中在恆生指數就好了,實物黃金配置18%,考慮到經濟週期,對於美股可以酌情配置一點倉位保持存在感(看個人喜好,個人建議目前不配置),剩下約6%的資金,作為機動資金,若A股或港股繼續下跌,跌幅較深的時候,可以加倉。如果有穩定的現金流,則這6%的機動資金也可以不用保留,按比例配置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資金比較多的話,最好是分批加倉,不用著急一次性全配好。


進攻(出奇)部分佔投資理財的40%的比例,其中,最多可以拿出12%的資金,用來配置期貨或期權的反向倉位,降低手頭多倉的風險度,這部分是否配置,看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偏好,也可以不配置。若不配置,這部分資金建議都配置到股票或者比特幣上,不過這個時候可能會承受其他資產較大的回撤。


另外,拿出至少20%的倉位,用來配置數字貨幣,也就是比特幣,也僅僅限於比特幣,非常不建議配置其他的數字貨幣。另外留下約8%的機動資金,如果有非常看好或信得過的數字貨幣項目,建議用剩下的機動資金中的一部分資金來配置,這也是對於這8%剩餘機動資金的一個運用方向,關於這部分機動資金的其他配置方向,就看個人喜好了,可以全配數字貨幣,也可以配一些私募啥的,也可以完全不配置,機動配置即可,不過總體原則,一定是有一定的監管介入,至少要在局部市場是公開的,哪怕只有一點監管,也比古董市場這樣的完全沒有監管的市場要好得多的多。

終章:金錢永不眠,資產配置帶來永恆收益

激進型投資組合


多說一句,對於上面14%的機動資金,對於大部分有著穩定現金流的上班族來說,最好是配置成資產,個人推薦的是超配比特幣(5%),然後分別配置滬深300(3%)、中證500(3%)、恆生指數(3%)。

風險優先,收益較低

考慮到部分朋友對於風險比較敏感,下面是相對保守一點的配置,大幅度超配了A股和港股,降低了進攻(出奇)部分資產的配置,不過對於大類資產的選擇是沒有變化的。對於機動資金,保留的相對比較少,主要是因為這個方案相對保守,且目前股票市場也處於低位,在不配置債券的情況下,值得在股票市場投入更多的資金超配。


在激進配置最後說的,對於機動資金的配置建議,這裡也同樣適用,不過分配比例略作調整:

滬深300(3%)、中證500(2%)、恆生指數(2%)、黃金(2%),機動資金不往比特幣上配置


終章:金錢永不眠,資產配置帶來永恆收益

保守型投資組合


其他資產

對於其他類的資產,比如房地產、實業、債券、大宗商品等等,有些是咱們普通人玩不轉的,比如實業,有些是不夠靈活的且收益率日趨向下,比如債券,有些是市場特性不適合我們玩的,比如大宗商品。


對於債券,尤其是企業債券,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一個踩雷的基金經理決定去死》,也基本印證了我對於中國債券市場的整體判斷:在目前市場非常不規範、監管形同虛設、公司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下,你盯著企業債券的高額利息,而最後損失的有可能是你的全部本金。普通人能買的,恐怕也就只能買點國債,也就是國庫券,放在家裡收點利息了。這也是我的整個配置裡,根本沒有債券的原因。


不過,這幾類資產中,有一種比較特殊,那就是房子,中國人自古都對房子有一種特殊的情結,而隨著最近這20年,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加速,導致房價飛速且長時間的上漲,對於很多人造成了兩個錯覺,一個是除了房子,其他的都不是投資,另一個錯覺是房價永遠漲。對於未來,房價是否還能維持過去20年那樣的漲幅,我不知道。


我這裡沒有提房子的配置,不是因為房子沒有了投資的價值,而是現在的房地產投資,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門檻很高,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這還只是一個首付,買一套房子,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已經掏光了他們全部的儲蓄資金,以及未來至少5年的現金流,這段時間裡,他們已經沒錢投資了,所以,前面說的全部的配置,都是廢話,都不用看,另外,這5年裡,他們無法承擔任何風險,一旦風險發生,賣房,太慢了。


同時,目前大部分房子的租售比(年租金/總價)都很低,北上大部分都在1.5%上下,其他城市最高的也很少超過2%,大部分都在1%左右,甚至更低,這樣算下來基本上沒什麼投資價值。當然,如果確實有5%或以上的租售比的房子,還是非常值得投資的。


所以,對於房子,如果是剛需,不買過不下去的,那麼就去買,傾盡全力的去買,絕對不會錯。如果是投資,也是可以的,買房剩下的錢,按照前面的配置比例配置就好了。因為前面的配置比例,是按照家庭的年收入來配置的,買房的支出,算是單獨的大項支出,即使是用來投資,也可以算作是某一年的單獨支出,租金可以算作是收入,房貸算作每個月的支出,並不影響這個配置比例。


如果說,我們買投資房產還有點勉強,但是又不想錯過房地產的大行情,這也不是沒有辦法,可以拿出一些機動資金,單獨配置一些房地產的股票,或者隨著以後中國版RETIs問世,可以參與一些。


對於美股,我的建議是暫時不配置,這並不是說沒有價值,而是說,對於目前的美股來說,估值偏高,深度調整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全球風險偏高,對美股影響很大,整體來說,美股風險偏大。可是在未來,美股風險完成釋放後,比如美股大幅下跌40%以上,那麼,美股就具備了一定的投資價值,可以將美股的投資比例放大,適當降低港股和實物黃金的持倉比例,還可以把6%的機動資金投入到美股。這也是建議保持6%的機動資金的理由之一。


結語


在這個世界上,唯有錢,才能最快的賺錢,才能讓我們在年老體衰、意外降臨之時,不至於丟了性命,失了尊嚴,才能讓我們在面臨裁員失業、家庭責任時,不至於手足無措,尷尬到死,才能讓我們在無論是開心、難過之時,都能坦然自若,不畏將來,才能讓我們在身邊人需要幫助時,都能慷慨解囊,不圖回報,才能給予自己、給予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更多的幸運、幸福。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不要再讓我們的錢在銀行繼續沉睡,讓它們動起來,為我們賺回來更多的錢。


好了,到此為止,關於資產配置的內容就寫完了,前面也給出了建議的配置比例。本來想用三四篇文章就寫完的,結果沒想到用了整整10篇,也算是一個好兆頭吧,十全十美嘛。


後面,就會開始寫寫關於各項配置中的具體的內容,比如,保險中的意外險怎麼買,市場上的一些熱門險種的測評,股市該怎麼投資,怎麼看基金的坑,為什麼市場上漲,手上的股票卻綠的辣眼睛,以及一些股票的估值,等等等等。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終章:金錢永不眠,資產配置帶來永恆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