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我們能否始終取的無風險收益,行為金融學第三十課

今天是行為金融學課程最後一堂課,做個總結吧。

傳統金融學認為人們無法戰勝市場,行為金融學認為可以通過合理的策略取得超額收益。

因為機構投資者偏愛大公司,所以存在小市值策略。

因為多數投資者偏愛成長股,所以機構偏愛價值投資。

因為多數投資者對信息反應的速度不及時,所以存在追漲殺跌策略。

因為多數投資者只看盈利不看盈利質量,所以存在應記交易策略。

。。。。。

行為金融學是利用短期內多數人犯的錯誤,進行反向操作來獲利。這需要兩個條件,第一是多數人會犯錯,多數人會犯什麼錯誤,為什麼犯錯,前面做過分析。第二是偏離的價格迴歸價值。這就需要我們對傳統金融學有一定的瞭解。行為金融學指導短期交易,傳統金融學確定遠期的價值。至於其他傳統金融學與行為金融學的爭論,這裡不做深入討論。

價格與價值的關係,你可以想象一位帶著狗狗在沙灘散步的老人,老人在穩步前行,他的狗會跑前跑後,無論狗狗跑前多遠,落後多少,終將會回到老人身邊。老人是價值,狗狗是價格。

下面分享一些經過驗證的異象因子。想要獲取最新的異象因子,可以關注最新的行為金融學研究成果。

分享以上觀點與君共勉,努力學習每天進步一點點,積跬步以至千里,雖然緩慢但我在前行的路上。

終章,我們能否始終取的無風險收益,行為金融學第三十課

終章,我們能否始終取的無風險收益,行為金融學第三十課

終章,我們能否始終取的無風險收益,行為金融學第三十課

終章,我們能否始終取的無風險收益,行為金融學第三十課

終章,我們能否始終取的無風險收益,行為金融學第三十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