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①:想要做个逻辑清晰的人,究竟有多简单?

《金字塔原理》①:想要做个逻辑清晰的人,究竟有多简单?

序言

说话说到点上,能用最短的时间和话语,让人听得懂、记得住,并且饶有兴趣,那是怎样一种感觉?

在我走出社会后的那些年,时常会想这样的问题,因为我总苦恼于无法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每每看到那些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文章或是演讲,就觉得像是发着光的太阳,那么的清晰,我多希望自己也能具备这样逻辑清晰的表达能力阿。

是的,逻辑清晰并且条理分明,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这又是一个困扰我许久的问题,直到我翻开了《金字塔原理》这本书。

————语子

1.

这是一间干净到了极点的房间,简单的墙、干净的地面、古典的檀木书桌和高得似乎有些离谱的书架,淡淡的清香伴着暖白色轻纱布帘里透出的细碎阳光,是书的香味还是阳光的香味,谁知道呢。

此时,在房间靠近阳台的位置,摆着一张略带些陈旧的欧式小圆桌。我坐在圆桌的一侧,准备着这次的采访,而在我的对面坐着的那位淡金色头发、笑起来很是和睦的白人女性,就是我这次的采访对象——《金字塔原理》的作者芭芭拉·明托老师。

《金字塔原理》①:想要做个逻辑清晰的人,究竟有多简单?

语子:老师,可以先介绍一下自己吗?

芭芭拉·明托:hello,我是芭芭拉·明托,出生成长在美国的著名工业城市克利夫兰市。1961年考入哈佛商学院,成为商学院的第一批女学员之一;1963年入职麦肯锡顾问公司,成为公司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顾问;1973年出版《金字塔原理》,畅销欧美市场几十年,帮助很多社会各界人士解决了逻辑混乱或不清晰的问题,也因此,有幸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在众多国际知名公司和工商管理学院中,被选择为指定的培训教材。自己介绍自己有点自夸的感觉阿,呵呵,不过这些确实是我最有成就感的几件事。

语子:实事求是,您的《金字塔原理》确是一本极为有用的提高逻辑性和条理性的书籍,我也有幸拜读过,受益良多。

芭芭拉·明托: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那就最好了。

语子:当然,帮助特别大。

语子:我很好奇,是什么事促使您总结出《金字塔原理》的?

芭芭拉·明托:我在写作方面有些才能,所以被公司赏识,派到了伦敦,负责提高欧洲员工们的写作能力。到了欧洲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无论是杜赛尔多夫德还是巴黎的员工,在写作方面遇到的困难都和美国的员工没什么区别,他们在写作时对语言的运用都还算正确,但在如何清晰表达思维的方面,却几乎都有着文笔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所以我就想,有没有一种结构或者规范,可以让员工有效解决逻辑不清晰的问题,于是后来就有了《金字塔原理》。

2.

语子:能仔细说说金字塔结构的原理吗?

芭芭拉·明托: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理论说起来并不算难,就是运用了人类思维的基本定律和大脑短期记忆的特性。

芭芭拉·明托:先说人类思维的基本定律。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已经意识到,大脑会自动将发现的事物按照某种既定的原则归类分组,以便于自己理解和记忆。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天上有很多星座,每个星座有不同的排布。星座是怎么来的,其实是古希腊人在眺望星空时,大脑根据星星的所处位置,自动归类分组而成的星图。

芭芭拉·明托:你来看看这个。(芭芭拉·明托拿出笔在笔记本上画下了6个小黑点。)

《金字塔原理》①:想要做个逻辑清晰的人,究竟有多简单?

芭芭拉·明托:当看到这上面的6个黑点时,你会认为是2组黑点每组3个,还是认为是6个黑点。我想,无论是谁在刚看到时都会认为是2组黑点吧。这就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定律,大脑会将其认为有共同特性的任何物体归纳在一起。

语子:哦~,原来如此,那大脑短期记忆的特性又是什么?

芭芭拉·明托:这是著名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奠基者之一的乔治·米勒大师在《奇妙的数字7±2》论文中提到的短期记忆理论,人类大脑的短期记忆一次可以记住的东西在7个左右,好一点的能记住9个,差一点的就只能记住5个,因人而异。这也就意味着大脑在需要记住5个甚至更多的东西时,就得对其归类分组,才能更好的记忆。

芭芭拉·明托:我们做个小实验。(芭芭拉·明托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几个词组。)

《金字塔原理》①:想要做个逻辑清晰的人,究竟有多简单?

芭芭拉·明托:看看这几样东西,你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记下来?如果不拿着采购清单,让你到超市去购买这些东西,你能确保自己买齐全吗?

语子:除非我多花些时间去记忆它们,但即使这样,我也不能百分百保证去到超市不会忘记其中几个。

芭芭拉·明托:对的,这就验证了乔治·米勒大师所说的大脑短期记忆的特性。你再来看看,如果我这样分类需要购买的东西,你能不能记住。(芭芭拉·明托将写下的词组按照金字塔结构重新分类排列了一遍。)

《金字塔原理》①:想要做个逻辑清晰的人,究竟有多简单?

语子(眼前一亮):如果这样的话,我只要着重记三个大的分类就好了。

芭芭拉·明托:大脑短期记忆的特性结合人类思维的基本定律,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大脑在需要记住5个甚至更多的东西时,为了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就会对其归类分组。那么,如果我们提前将信息归类分组,再表达给受众时,是不是就会更容易让人理解和记住。

语子(由衷感叹):明托老师,您真的是很厉害阿。

3.

语子:那,要如何实际应用金字塔原理呢?

芭芭拉·明托:想要应用金字塔原理,就得先懂得金字塔结构的基本逻辑关系。一个有效的金字塔结构,一定会具备的三种逻辑关系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横向并列。

《金字塔原理》①:想要做个逻辑清晰的人,究竟有多简单?

芭芭拉·明托:先说自上而下。有研究结论表明,最有效的表达方式就是先告诉对方结论,然后再列出具体依据告诉对方为何会有如此结论,也就是金字塔结构的第一个逻辑关系——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如果放在文章里,这个结论就是我们写文章时的主题思想。

芭芭拉·明托:就像开车出行,你一定是先知道目的地,才知道要怎么去。如果不告诉你目的地,只是一味让你向前,你就会很容易走偏方向。受众也是一样,如果没有事先知道结论,受众就只能逐句的理解你所要表达的意图,但每个人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都是千差万别的,让受众自己理解很有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理解错误,即使最终正确理解你想要表达的思想,这样的沟通方式也增加了他们理解的难度。

《金字塔原理》①:想要做个逻辑清晰的人,究竟有多简单?

芭芭拉·明托:做个小测试,我说两段话,你听听哪一段更好理解。

芭芭拉·明托(顿了顿):在你来之前,我刷了一会推特,在30分钟内我至少见到了5个男士如何留长发扎丸子头的话题,前段时间去超市采购也看到了几个留长发的男士,要知道以前的男士是绝对无法接受像个女人一样留长发的。

芭芭拉·明托:你知道吗?我真的很惊讶,没想到男士留长发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了,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现实,都可以看到那么多男士留长发的现象。

语子:第二句,会让我更清晰的理解您要表达的思想。

芭芭拉·明托:是的,第二句就是自上而下的表达方式。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难以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是因为没有提前告知受众结论,导致受众按照自己收到的信息量去理解了。所以无论是交流还是写文章,想要让受众更容易理解,在提前归类分组后,我们还得以自上而下,总结先行的方式呈现出来。

语子:理解了,那自下而上呢?

芭芭拉·明托:自下而上,其实就是总结,通过几个相关的依据去证明总结我们最开始提出的结论。就拿我刚才所说的男士留长发的例子来说,我想要表达的结论是男士留长发被越来越多人接受,而网络和现实,就是证实这一结论的依据。理解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就会很好理解,这里我就不细说了。

芭芭拉·明托:最后说说横向并列,横向并列的意思就是每个组中的思想必须是处于同一逻辑范畴,也就是必须拥有共同点。还是以男士留长发的例子来说,网络和现实,这俩个依据,它们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是网络能够收集信息,现实同样也能收集信息,而这俩者相加,就能证实最开始提出的结论。

芭芭拉·明托:在开始时我有说到人类大脑会自动对过多项目进行分类,那么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一定是俩者之间拥有共同点。比方说苹果和西瓜可以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是水果,手机和平板电脑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都是电子设备。同理,我们在表达某件事情的结论时,如果第一个思想是做这件事的原因,那该组中的其他思想也必须是做这件事的其他原因;或者说第一个思想是某个过程的步骤,那该组中的其他思想也必须是做那个过程的其他步骤。

芭芭拉·明托:最后总结一下,金字塔结构必然会有的三种逻辑关系就是向下概括,向上总结和横向并列支持,处于金字塔上层的思想一定是下沉思想的概括,下层思想和并列思想一定是上层思想的总结和支持依据,并且同一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金字塔原理》①:想要做个逻辑清晰的人,究竟有多简单?

语子:翻开您所撰写的《金字塔原理》一书,可以说是我写作以来最幸运的一件事了。

芭芭拉·明托:有些晚了,今天就到这里,我们明天再继续吧,如何?

语子:好的,那芭芭拉老师您好好休息,我们明天见。

芭芭拉·明托:明天见。

4.

走出门时,天边的太阳已经渐渐落下,临落下之际,仿佛是调皮的孩子,在简单的蓝白色画板上抹了那么几片彩色的颜料,甚是好看,让人愉悦万分。

在今天的采访里,不但对芭芭拉·明托老师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对金字塔原理的理解也更加清晰了。原来金字塔原理是依据人类思维的基本定律和大脑短期记忆的特性而发掘的;原来想要用好金字塔原理就必须要搞懂金字塔结构中包含的自上而下概括、自下而上总结和横向并列支持三种逻辑关系阿... ...

好想明天快点来,这样的采访真的很让人期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