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王國》:植物的花不是開給人看的,是給昆蟲看的

最近在愛奇藝觀看《植物王國》紀錄片,影片的講述者是86歲的大衛-艾登堡,耄耋之年的他依舊精神矍鑠,聲音洪亮,身手敏捷,雙眼炯炯有神。跟《地球脈動》一樣,是非常優秀能增長見識的紀錄片,也是非常有趣的生物學教材。

我在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從最奇怪的到最美麗的。我們將利用如今的最新科技,來揭示整個植物世界的全新一面。我將回溯到它們的登陸伊始,關注它們在如今的自然界的重要地位,並且會發現我們常常視而不見的隱秘世界。我們將時間流速改換到它們的標準。我們要探索一些植物,在最嚴酷環境下生存的非凡方法。而這些都會在一個獨特的地方發生,一個整個植物世界的縮影,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

坐落在倫敦三區西南角的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是世界上著名的植物園之一。

自然界中,可謂也是同我們一樣是個看臉的世界,“昆蟲喜歡更鮮豔的花瓣,更芬芳的氣味和更甜的花蜜。”它們通過這些判斷這裡面更能採集到更豐富的食物來繁衍生息。

《植物王國》:植物的花不是開給人看的,是給昆蟲看的

蘭花

邱園外面的地上就能看到這些奇妙的植物,蘭花有很多非同一般的特點,其中之一,是花朵的底下那瓣,被一組特別的基因控制。這意味著它能進化出不同顏色形狀,而其它花瓣仍保持不變。這種小蘭花的底瓣,進化得看來有點像一隻蜜蜂。人們過去以為這是種警告,不讓牛去吃它,以免它們的舌頭會被蟄到。現在我們知道不是這麼回事,這是在模仿一隻雌性蜜蜂,在吸引雄峰來交配,當雄峰進行交配時就給花朵授粉了。我們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因為這種小花產生一種氣體,和雌蜂尋找雄峰交配時,發出的氣味一般無二。

《植物王國》:植物的花不是開給人看的,是給昆蟲看的

擬態的蝶卵

西番蓮進化出一種葉子看起來像一群蝴蝶,讓其它蝴蝶產生沒有棲息地的錯覺。並且在葉子上長出整齊的小黃斑,讓雌蝴蝶以為是其它雌蝴蝶產下的蟲卵,錯誤的以為這塊領地已經被其它蝴蝶佔用,以此來保護自己的葉子不遭到破壞。

《植物王國》:植物的花不是開給人看的,是給昆蟲看的

豬籠草誘捕昆蟲

豬籠草還能依賴自己獨特的花朵,誘捕昆蟲,像勞氏豬籠草還能捕獲小哺乳動物,像鼬鼠。小動物來食用花朵的蜜汁時,還能分泌促使排洩的“瀉藥”,讓捕食者排便留下糞便,便於分解吸收營養。

植物正常生長不僅需要陽光和水分,甚至還需要從土壤中吸取礦物質。但是沼澤和泥塘這種貧瘠的地方,養料就非常的匱乏。所以進化出了一些特別的植物,有超能的手段來獲取額外的養分,比如維納斯捕蠅草。

《植物王國》:植物的花不是開給人看的,是給昆蟲看的

維納斯捕蠅草的葉子

這種草有更厲害的葉子,它是誘捕昆蟲的利器。在葉子上,不僅僅是直立的剛毛,更有甜蜜的蜜露當誘餌吸引覓食的昆蟲。昆蟲一旦上鉤,在葉子上亂竄,難免會觸碰到直立的剛毛,這些剛毛就是用來捕食昆蟲的機關。“要是二十秒內碰到兩根”,葉子就會自動關閉,昆蟲為了逃命,拼命掙扎,觸碰更多的剛毛,“使得誘捕器越關越緊”,最終堵死昆蟲逃生的縫隙。“這時它開始分泌消化液,裡面富含鹽酸。完全消化完這頓美餐需要十天。”

《植物王國》:植物的花不是開給人看的,是給昆蟲看的

捕蠅草的誘捕器,關閉後昆蟲無法逃脫

蚜蟲就是小時候在菜園跟媽媽栽白菜時,上面最容易看見的,我們方言稱之為“膩蟲”的害蟲,非常具有破壞性,被它粘上的話,那顆白菜就算是廢了,那時候唸書說“七星瓢蟲是益蟲”,就這麼記下了。

《植物王國》:植物的花不是開給人看的,是給昆蟲看的

蚜蟲

雌性蚜蟲不單能夠交配,還能孤雌繁殖,後代可以從不受精的卵孵化,非常厲害。而且後代還未孵化出來時,就已經懷了下一代。“這種繁殖策略,讓蚜蟲在短短几個小時內,就能侵佔整株植物”。好在植物和動物也是相愛相殺的,蚜蟲本身就是瓢蟲和它們的幼蟲的食物。

《植物王國》:植物的花不是開給人看的,是給昆蟲看的

瓢蟲

一隻蝸牛在一天裡能夠吃下算殼後自身體重的五分之一。

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雖然叫《植物王國》,講的卻一直是植物和動物之間的關係。植物的花不是開給人看的,是給昆蟲看的,吸引昆蟲來採蜜的同時,作為回報,昆蟲完成了植物之間的花粉傳授。

各種植物的花,尤其是蘭花,進化出了更復雜的結構。有的甚至只能靠特殊的動物傳粉,比如蝙蝠。

植物在冬天落葉時,真菌開始大量繁殖。有的真菌還具有感染性,有一種能感染螞蟻的大腦,導致螞蟻爬上草杆,真菌從螞蟻的頭部長出。真菌長在草杆上,本身就比地面更高,讓其傳播的更遠,就能感染到更多的螞蟻。

植物的花朵,能散發出特殊的氣味,甚至是雌性昆蟲的氣味,吸引雄性昆蟲來交配,結果給植物完成了傳粉等等。

在豆瓣上(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485153/)看到一個描述說:“仙人掌植物靠蝙蝠傳粉。蝙蝠遷徙的時間剛好是仙人掌開花的時間,它們懷孕,要去北方洞穴產仔,途中仙人掌為它們提供花蜜食物。它們返回的時候帶著幼崽,仙人掌結果了,給它們提供果實,而蝙蝠則一路排洩果實,為仙人掌播種。”讀小學初中,那時候看最多的就是“蒲公英”這種特別的植物,覺得植物的世界真的非常有趣。

可以說,一方面植物給動物提供食物,另一方便動物獲取食物的同時,給植物完成了繁衍。自然界就是這麼生生相惜,相生相剋,充滿樂趣。

大衛-艾登堡講述邱園時說:

在一個有如此眾多物種的環境裡,而且還有這麼多特別物種,費這麼大力氣來拯救,這並不起眼的物種似乎很奇怪,然而雨林中的關係非常複雜,也非常廣泛。每一個物種的損失,都會產生一系列不可預計的結果。失去一種植物,可能意味著會失去一種昆蟲。這也許會讓某種灌木失去授粉者,然後某種哺乳動物也許會失去食物,沒人說得清楚,這會不會發生,什麼時候發生。但對我來說,一開始就預防它的發生,就非常合理。

還是那句話“植物的花不是開給人看的,而是為了吸引動物來受花傳粉”。這樣說來對於植物本身就目的和動機都不單純,何況是其它的物種呢?“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生命本質或許就是循環的再反哺。

推薦都去看看這部紀錄片,我搜了下,目前愛奇藝的比較高清,但是需要會員,而且進行了部分的刪減。網絡上有很多可以看,比較模糊,但都不影響我們去聽這麼多有趣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