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雞湯電影,過譽了,尤其最後一部

四大雞湯電影,過譽了,尤其最後一部

日本的女版《遺願清單》

好萊塢有四大雞湯電影,都是那種看起來滿滿正能量,據說還是真事改編,但細品之下莫名尷尬的片子。

觀影量少、生活經驗尚淺的人,很喜歡把這四部電影奉為圭臬,作文裡甚至能拔高到“哦,那部電影影響了我一生”,卻忘了自己的一生離半程或許還差半程。


四大雞湯電影,過譽了,尤其最後一部

為什麼會有《華爾街之狼》呢?看下去

關鍵詞:雞湯電影、過譽、正能量、真人真事

當然,這四部片子都還算不錯,但在敗家子看來,還不到被吹捧得如此之高的程度。不過人云亦云乃國際慣例,只希望我的讀者能有自己的想法。

《遺願清單》:參悟半天,並無結果

四大雞湯電影,過譽了,尤其最後一部

關於死亡電影,通常都能很容易打動我。《入殮師》如此,《遺願清單》前半部依然如此。可惜這部被許多人捧上天的作品,越到後面越亂。

四大雞湯電影,過譽了,尤其最後一部

科爾和卡特的友情我能理解,但他們在“清單之旅”前後,我絲毫沒能看出什麼不同。甚至最大的感想是:哇哦,這個男秘書真棒,以及,果然還是有錢人活得久。日本翻拍的女版更是如此。

《當幸福來敲門》:原來幸福就是運氣

四大雞湯電影,過譽了,尤其最後一部

《當幸福來敲門》的海報,也是朋友圈的常客。很多人以此抒發自己位於谷底、準備發憤圖強的精神。但加納真的別無選擇嗎?他的妻子真的拜金嗎?我覺得都未必。

四大雞湯電影,過譽了,尤其最後一部

事實上,他最後賺到錢,並將之定義為幸福後,我依然覺得,這不過是運氣不錯賺到了點兒美金。這部電影要跟《華爾街之狼》連著看,才最說明問題——股票經紀哪兒有好人?

《阿甘正傳》:他不是傻子,他是美國人

四大雞湯電影,過譽了,尤其最後一部

這部《阿甘正傳》是多少人心目中的神作啊!可我覺得……也就挺好的而已。但它有個優點特別明顯:改編得十分低齡,傻子都能看懂。

四大雞湯電影,過譽了,尤其最後一部

原著中,阿甘是個滿口髒話、生活混亂的傻子,但卻被形容為“完人”;但電影裡直接把他弄成了“美國夢”的代名詞,並且串起了越戰、肯尼迪案、伍德斯托克、X解放等等時代事件,為美國短短的歷史,套上了裝傻但完美的外衣。

《肖申克的救贖》:申奧的超級英雄電影

四大雞湯電影,過譽了,尤其最後一部

說起《肖申克的救贖》,那就真的牛了。這部電影的粉絲最喜歡說的,就是《阿甘正傳》不行——因為那屆奧斯卡水平普遍很高,《肖申克的救贖》被《阿甘正傳》擊敗,所以粉絲稱之為“無冕之王”。

但身為王卻無冕,其實是有道理的。《肖申克的救贖》跟《阿甘正傳》一個毛病,把原本一個人的救贖,加工成了超級英雄式的群體救贖,這就是所謂“美國精神”的延伸。

四大雞湯電影,過譽了,尤其最後一部

而《阿甘正傳》至少還有著淡淡的史詩感,蒙太奇的運用也堪稱精妙,當然好過靠無趣段落串聯幾個高潮的《肖申克的救贖》。

四大雞湯電影,過譽了,尤其最後一部

片子不錯,但真的不必神化。與之類似的還有《觸不可及》等片——所謂電影,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覺。旁人說得再精妙,我告訴你,他甚至都未必看過。還是那句話,人云亦云乃國際慣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