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十位大奇人

第一位:姜子牙


中國歷史上的十位大奇人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姜姓,名尚,字子牙,號飛熊,河內郡汲縣人。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周朝開國元勳,商末周初兵學奠基人。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800年周朝。

後世推崇備至,歷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為兵家鼻祖、武聖、百家宗師。

第二位:孔子


中國歷史上的十位大奇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更被後世尊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第三位:老子


中國歷史上的十位大奇人


老子生活在公元前571年到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曾做過周朝管理藏書的官員。

著有《道德經》一書,是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老子被封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第四位: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詡又名王禪,號玄微子。戰國顯赫人物,傳聞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縱橫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學問。他有通天徹地之才,智慧絕倫,人不能及。被稱為“謀聖”,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

第五位: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隱去。

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被後人尊稱為商聖。

第六位:張良

張良(約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潁川城父人,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大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憑藉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打贏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

他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晚年據說跟隨赤松子雲遊。相傳張良登仙后,位為太玄童子,常從太上老君與太清之中。

第七位:諸葛亮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集忠、孝、仁、謀於一身,是公認的代表智慧的傑出人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成為後世無數仁人志士的座右銘。

第八位:袁天罡

袁天罡(573——645年),益州成都人,隋末唐初玄學家,天文學家。傳說他善長“風鑑”,憑藉風聲風向,就可判斷吉凶。精通面相,五行八卦,是推背圖的作者之一。

第九位:劉伯溫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人,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劉基精通天文、曆法和數理,輔佐朱元璋,平天下, 出謀劃策,人莫能測。在中國民間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第十位:范文程

范文程(1597——1666年,)北宋名相范仲淹17世孫,曾侍清太祖、清太宗、清聖祖、清世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名臣,更被視為文臣之首。對清朝開創江山立下了不朽之功,對清朝功績可與漢之張良,明之劉伯溫相提並論。康熙帝稱讚其:文程之策,可抵百萬雄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