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今生,緣滅何方?

緣起今生,緣滅何方?

人妖殊途,但殊途同歸。聽慣了、看久了《白蛇傳》,對於許仙和白娘子的前世相遇聽到的也大多就是許仙前世救過的一條小白蛇,但對於如何救的,白蛇為何對此念念不忘卻所知不多。而電影《白蛇·緣起》便是從這切入,摒棄了許仙和白娘子所為人熟知的一面,從緣起前生作為主要展現方面,插入了冒險題材,藉以中國風的筆墨講述故事。

一支珠釵,展開故事,而又貫穿整個故事。珠釵作為古代女子隨身之物,成為蛇妖的法器,本就表明了電影的鮮明立場——人妖殊途同歸。不僅僅是為了小白而自願成為妖的許宣,還是喪失記憶後仍不忍對許宣下手的小白,都表明了人妖皆有情。而劇中珠釵的出現,更是將兩個人的命運緊緊綁在一起,無論是小白初次喪失記憶後遺失的珠釵由許宣意外找到,還是之後的多次救幾人的性命,都與許宣分不開,都與小白分不開,都與珠釵分不開。妖族法器,人類用品,電影本就將人妖殊途融於這一珠釵。可以說兩人緣起因珠釵,緣存因珠釵,緣續也因珠釵。

緣起今生,緣滅何方?

而小青的轉變也代表了這一觀點,從剛見面時聽從蛇母之言對人類萬分痛恨,到對漸漸對許宣認可,再到影片最後同白娘子一起遊西湖,都表明了人妖本就殊途同歸。而蛇窟從令人生寒的陰暗到宛如人間仙境一般,也影射了這一點,妖本就可以同人共同生活。蛇母所言:七情六慾是人所特有的東西。到影片最後,蛇母因欲而吸食同族,也說明了妖也有七情六慾,人妖本無區別。

緣起今生,緣滅何方?

妖有善妖,人有惡人。善惡之分本就不在人妖之上,世間多的是兩條腿的惡人,也有長著尾巴的善妖,《聊齋志異》早已將這一點表達的十分明確了。電影通篇糾結在人妖殊途上,在這一點上裂開一條條鴻溝,而又鮮明的用著“人妖殊途同歸”的潛文本來填滿,故事講述上也是根據這一點展開。觀影時一直在思索,故事的求索之路到底是什麼?兩人探險、人妖大戰究竟意欲何在?看完電影后豁然開便是在於一個“情”字,都是在證明妖有真情、人間真善。

緣起今生,緣滅何方?
緣起今生,緣滅何方?

電影中也瀰漫著中國風的寫意美,三峽、西湖等中國名勝也被表現的猶如墨染,中國風範展現無遺。而其中3維動畫技術的運用也十分精妙,有幾幕剛觀看時甚至都以為是實拍的鏡頭,但仔細一看才發現,也還是動畫技術。這種東西文化的交融,又何嘗不是在暗喻電影中的“人妖殊途同歸”?但影片中場景的轉折和人物表情的刻畫確實還有待提高。

緣起今生,緣滅何方?
緣起今生,緣滅何方?

緣起於今生,雖說是荒唐,可這天下奇事又有幾件不荒唐?

緣起今生,緣滅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