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區塊鏈研究:區塊鏈是否存在潛在危險?


能源區塊鏈研究:區塊鏈是否存在潛在危險?

【中亞國際博覽】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經濟受到重創,人們普遍不再信任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同年晚些時候,新型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亮相,它具有透明性,而且在交易中不受銀行和交易員等中間人的影響。人們希望它能徹底改變全球金融體系。

能源區塊鏈研究:區塊鏈是否存在潛在危險?


十年後,比特幣還沒有取代貨幣,但其所依賴的底層數據存儲技術—區塊鏈正在可持續性領域掀起波瀾。目前,供應鏈已經應用區塊鏈技術追蹤海產品來源,並將塑料垃圾轉化為低收入群體的收入來源。

但區塊鏈是什麼呢?

簡單地說,區塊鏈是用於記錄每項新交易的公鏈。所有訪問區塊鏈的各方都將擁有相同的記錄副本,每次進行新交易時,該副本都會更新並進行集體驗證。因其公認和最吸引人的特性:透明性、不變性、共識構建和可追溯性,區塊鏈被用作開放數據庫或分佈式賬本系統。

區塊鏈可幫助客戶深入瞭解產品製造和供應鏈詳情,並且已經付諸實施。(例如,假設你在一家商店買一條牛仔褲。通過智能手機掃描衣服標籤上的二維碼,你可以準確地看到棉花的收穫時間、生產過程中的用水量以及牛仔布的裁剪和縫製地點。)

能源區塊鏈研究:區塊鏈是否存在潛在危險?


Poseidon是一家非營利基金會,致力於通過突破性的方法,幫助個人抵消其所選生活方式帶來的碳影響。Poseidon使用區塊鏈技術,將碳市場整合到銷售點的日常零售交易中,讓用戶能夠跟蹤其交易對各個森林保護項目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此舉將轉變人們與其碳足跡之間的關係,鼓勵關鍵的行為改變,並釋放巨大的碳市場增長潛力,從而有效地應對氣候變化。Poseidon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Laszlo Giricz表示:“區塊鏈是數據處理和數據存儲的革命性一步。如果你在透明性、可追溯性和不變性方面存有問題,區塊鏈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區塊鏈和碳

隨著區塊鏈產業的發展,人們也開始關注它在生活和工作方式方面所具有的環保潛力。從降低可持續發展報告的難度,到在鄰國之間交換清潔能源,再到放開氣候融資,似乎唯一的限制就是創造力。

區塊鏈的一個巨大潛在用途是在全球新興的碳市場。碳市場涉及龐大的交易量和複雜的參與者,其中包括生產者、認證機構、中間商和貿易商,這便為操縱和欺詐行為的出現創造了空間。

能源區塊鏈研究:區塊鏈是否存在潛在危險?


零碳可持續發展有限公司(Xarbon Sustainability)聯合創始人傑弗裡劉遜(Jeffery Liu Xun)表示,“如今的碳市場是不透明的,因為人們無法看到碳信用額的來源或去向,這導致了重複計算和欺詐行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家總部位於香港的區塊鏈公司創建了一種加密貨幣,這種貨幣由該公司運營的環保項目(如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森林保護項目)產生的碳信用額組成。他補充說道,這些被稱為OCO的數字化碳單位會出售給那些想要在全球碳市場上交易或者抵消其碳足跡的公司和個人。

由於這種加密貨幣採用了區塊鏈的開放賬本技術,買家可以看到每個比特幣經手了幾次,並一直追蹤到比特幣的源頭。這讓企業和個人相信,他們獲得的碳信用額是真實有效的。從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雨林保護項目中,Xarbon已經積累了2億噸碳信用額,最終將在碳市場上出售,這相當於保護了50萬公頃的雨林面積。從長遠來看,新加坡每年的碳足跡總計為2.065億噸。

革命性變革—以克而不是以噸交易碳信用額

Laszlo Giricz表示,大單位碳可以分解成更小的單位進行抵消,這是區塊鏈技術另一益處。Poseidon與零售商合作,讓消費者用其海洋代幣來抵消他們的購買量,每個代幣代表少量的碳。2018年5月,該公司在倫敦的一家Ben & Jerry冰淇淋店開展了一項試點計劃,顧客可以選擇抵消他們的甜點的碳足跡。在三週內,該公司籌集了足夠的資金來保護相當於77個網球場的森林面積。

能源區塊鏈研究:區塊鏈是否存在潛在危險?


該公司發行了一款應用程序,向其用戶提供他們購買的碳信用額的來源及其產生的影響等詳細信息:

區塊鏈與其他能源領域

在能源領域,區塊鏈在智能合約的幫助下實現了點對點交易。

總部位於上海的Energo Labs作為一家致力於通過區塊鏈技術變革新能源行業的國際化公司,利用這一組合創建了一個基於社區的清潔能源交易系統。擁有太陽能電池板和智能電錶的家庭可以通過該公司的移動應用程序發佈銷售訂單,將多餘的能源作為代幣出售。基於區塊鏈技術,該系統的智能合約自動將銷售訂單與其他用戶創建的購買訂單進行匹配,無需人工干預即可完成交易。

Energo Labs首席運營官Kai Kai Yang表示:“我們希望建立一個網絡,讓人們能夠輕鬆上傳和下載多餘的可再生能源,就像在我們的設備上下載MP3音樂一樣簡單。”

該公司去年在菲律賓德拉薩爾大學(De La Salle University)成功建立了一個試點微電網系統。該項目與校園內的其他節能措施相結合,計劃在20年使用期限內為大學節省120萬菲律賓比索。

能源區塊鏈研究:區塊鏈是否存在潛在危險?


區塊鏈技術存在的風險

區塊鏈並非完美無瑕。

區塊鏈專家表示,僅靠區塊鏈並不能擯除社會和環境弊端。Giricz表示,“我越來越擔心,許多人認為區塊鏈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進入系統後區塊鏈是不可變的,但進入區塊鏈的數據首先必須在現實世界中進行驗證,這需要付出努力和資源。

區塊鏈專家表示,區塊鏈需要依賴於中介。這意味著雖然區塊鏈可以防止人們篡改記錄,但它不能防止出現記錄錯誤。由於必須手動檢查數據,這就為人為錯誤和操作留下了空間。另一個複雜之處在於,區塊鏈有很多種類型,每種類型都採用不同的方法來實現高效數據存儲的最終目標。這方面的主要限制是缺乏互操作性,這限制了消費者和貿易商的交易,他們只能與那些使用相同區塊鏈的人交換商品和服務。

BLOC的首席執行官迪恩娜麥克唐納(Deanna Macdonald)表示,這項技術所能做的是為消費者、零售商和生產商提供機會,讓他們選擇可持續的做法,但責任仍在人們自己身上。

代表不同類型區塊鏈的加密貨幣:

區塊鏈是可持續的嗎?

交易率決定了區塊鏈的能源效率,因此也決定了它的碳足跡。

安迪·譚(Andy Tan)在新加坡經營一家區塊鏈初創公司,該公司幫助區塊鏈項目抵消它們的碳足跡。他表示,像比特幣這樣分散的公共賬簿需要數十萬臺電腦不斷驗證和記錄新交易,從而導致其能耗飆升。為了讓人們瞭解所涉及的能源總量,通過Visa這樣的傳統系統進行的一筆交易比通過比特幣進行的交易少用了18萬倍的電力。

每筆交易碳排放量對比圖:

區塊鏈降低電力消耗最為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可再生能源。但考慮到在全球範圍內立即轉向可再生能源是不可能的,許多人認為更容易的替代方法是減少驗證區塊鏈交易所需的計算量,從而減少其能源消耗。這意味著,公司可以通過一種不太耗能的方法確定數據存儲。

一個更直接的解決方案是抵消區塊鏈能源消耗所產生的碳排放。Carbon Grid Protocol的Tan認為,將抵消選項集成到區塊鏈平臺中,可以幫助基於不同區塊鏈平臺的項目和公司計算它們的碳影響,併為它們提供可驗證的碳信用額以抵消碳排放。他補充道:“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區塊鏈解決市場問題,這種生態系統將會增長,創建抵消機制的需求也將會進一步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