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與痔瘡的恩怨:影響歷史進程的原因,痔瘡發作也是選項之一

痔瘡是小病嗎?有時候,你可以這麼認為,但有時候可能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下面兩位政治名人的經歷或許能給予你答案。

第一位是革命前輩,陳毅元帥。陳老總在1939年時三進泰州,以出色的統戰能力和領導能力奠定蘇北抗日根據地 。捧起在戰鬥的最關鍵時期,也就是二進泰州時,因為痔瘡發作,給他造成了很大的麻煩。據記載,當時陳老總走路都很困難,只好找了老鄉推了一輛獨輪車,吱吱嘎嘎的推著他上路去做統戰工作。雖然最終以驚人的毅力和高超的協調能力,圓滿的實現了統戰目標,但痔瘡發作給他帶來的麻煩也是不可小視的。

第二次有記載的發作是在1944年,陳老總回延安參加七大,正好陳毅痔瘡發作,行動不便,也就在太行山上暫住下來,並在太行山瞭解一下整風經驗。在太行山休整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使陳毅對太行山革命根據地和太行山領導同志倍感親切,並以雄渾豪放的筆墨寫了《過太行山書懷》,以記此次壯行。

總之,陳老總的這兩次痔瘡發作,雖然最終沒造成嚴重的政治和生理後果,但給人的印象絕對是非常深刻的。

名人與痔瘡的恩怨:影響歷史進程的原因,痔瘡發作也是選項之一

陳毅元帥

第二位名人是拿破崙。相傳稱帝后的拿破崙,率領雄師橫掃歐洲大陸,到1809年打敗第五次反法同盟後,法蘭西帝國的輝煌達到鼎盛時期。拿破崙已經征服了除英國和俄國之外的所有歐洲國家。在歷史上特別有名的”滑鐵盧“”戰役中,拿破崙痔瘡爆發,疼得他睡不著覺,直到第二天上午11點才重新開始指揮戰鬥。正是由於這件事,導致拿破崙失去了爭奪戰爭勝利最關鍵的7個多小時,並因為病情導致的疼痛心煩意亂,從而下達了一些錯誤的指令,最終法軍潰敗,拿破崙的帝國也隨之終結!

名人與痔瘡的恩怨:影響歷史進程的原因,痔瘡發作也是選項之一

拿破崙

從上得知,痔瘡的發作,並不是一件小事,其所帶來的痛苦和後果,有時是難以想象的。我們都知道,痔瘡(主要是內痔)分四期:一期是僅出血,而沒有脫出;二期是伴有脫出,但能夠自行回納;到了三期,脫出就會很明顯,基本上每次大便都會脫出,甚至走路的時候都會脫出,需停下來休息下或者用手推才能夠回納。到了三期內痔,因為經常脫出,痔瘡表面粘膜增生肥厚,出血反倒比較少見了。而痔瘡脫出嵌頓,難以回納,伴明顯的疼痛,甚至行走都感到困難,那就是四期內痔了。這時不但會有炎性外痔,而且多伴有血栓形成,疼痛非常劇烈,影響工作和心情那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三期內痔發作成四期內痔,其常見的原因就是勞累、飲食不注意、大便乾結或腹瀉、局部衛生欠佳等等。以上兩位名人因處於歷史的特殊時期,以上幾個誘發因素是無法避免的,加上其本來就有嚴重的痔瘡,發作也就自然而然了。

對於三期和四期內痔,手術是最好的治療措施,常規的痔上粘膜套扎術結合外痔切除術,兼備了微創手術和傳統手術的優點,具有痛苦少,恢復快等優點,已經成為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手術方式。

名人與痔瘡的恩怨:影響歷史進程的原因,痔瘡發作也是選項之一

與痔瘡發作神似的水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