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的話,“垃圾”怎麼樣?

中國的生活垃圾分類即將進入強制時代,全國46個重點城市都會陸續推行垃圾分類。這意味著你我身邊都會有“你是什麼垃圾”了。回顧6月份,《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之後,上海城沸騰了,除此之外,還有資本市場。

許多人都在說“垃圾”創業的風口出現了,那麼這裡面究竟有什麼商機呢?如何實現“垃圾”創業,而不是垃圾創業呢?

創業的話,“垃圾”怎麼樣?

商機一:垃圾分類智能APP

垃圾分類最苦惱的就是看著垃圾不知道是什麼垃圾,只好放下再搜索,這個時候有沒有能夠除了打字搜索更為方便快捷的搜索方式呢?比如圖像識別。

淘寶APP有圖像識別物體種類的功能,華為相機也實現了識別食物熱量,如果也有一款APP可以自動識別垃圾,或者眼鏡產品,眼鏡一掃,數據便顯示在眼前。試想,一掃就可得知分類,簡直不要太方便。

創業的話,“垃圾”怎麼樣?

商機二:智能分揀系統

而更方便的方式是在投放進垃圾桶時同步進行垃圾分類,這個怎麼實現呢?讓垃圾桶自己分類。就像工廠裡機器檢測成品質量一樣,垃圾桶也升級自行檢測垃圾。垃圾桶只需要一個投放口,投放口處設有AI識別功能,再搭配一隻機械手完成分揀動作,垃圾桶自行完成分類投放,高效又環保。

商機三:廚餘垃圾處理器

跟美國日本不太同,中國廚餘垃圾相對含水率較高,雜質更多,易腐爛發臭。在垃圾分類中,最棘手的就是廚餘垃圾了,佔比超過50%,並且處理難度較大。如果能夠有一款產品,完美處理難聞氣味,多餘水分,隔絕鼠蟲,相信很有可能會大受歡迎。

創業的話,“垃圾”怎麼樣?

除了看商機之外,也要仔細考慮好“垃圾”創業的定位。整個垃圾分類的過程大概是四部分: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創業的話自然也要從整條完整的產業鏈去考慮,是要從居民端出發,還是中端運輸類服務,或是後端處理服務。如果打算從居民端出發,是環保宣傳、知識服務還是代收服務。

需要注意的是,上海垃圾分類是分為“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鄰居浙江則是“易腐垃圾、其它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往北走,北京是“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往南走,深圳是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看似雷同,細節上也不同。因此,垃圾創業時要注意因地制宜地設計和處理。

垃圾市場目前空間還是挺大的,但是這條路也不會是絕對好走的。考慮好定位和方向,相信能夠為創業贏得更多機會和運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