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無起義,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劉邦誅殺功臣,並非血脈因素作祟

戰國時代,風雲變幻,戰爭四起,各諸侯國為生存發展,為爭霸稱雄都在不停地進行明爭暗鬥,縱觀歷史,你就會發現戰國時代的戰爭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戰爭都在國與國之間進行,無論是大規模的對峙戰爭也好,如同長平之戰、邯鄲之戰,或者後來的滅國之戰,還是小型的爭端也好,比如說燕國和趙國之間的幾次紛爭,這些都是以國家為單位進行的。

無論是強盛的國家也好,還是弱小的國家也好,戰爭都是國家性質的,從來都沒有出現過農民起義,我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是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發生在秦朝末年。那麼就有人問了,為什麼在戰國時代,數百次戰爭中,沒有發生過農民起義呢?

戰國無起義,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劉邦誅殺功臣,並非血脈因素作祟

戰國時代,秦始皇善待功臣,是否與血統有關?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從血脈方面來進行思考,與之相同的還有大秦帝國建立之後秦始皇嬴政對於開國功勳的態度,雖然後世對秦始皇這個人的評價是褒貶不一的,有人說他實施苛政,也有人承認他的千古功勞,但有一點我們是可以肯定的,這個人對於給秦朝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人都是以禮相待的。

秦王朝建立之後,尉繚依舊是秦朝的文臣之首,為秦國的滅國之戰立下過重大功勞的王賁、王翦父子依舊是秦朝的統兵大將,蒙恬、蒙毅兩兄弟也是秦王朝的肱骨之臣,他並沒有像大漢王朝建立後,漢高祖劉邦那樣有過狡兔死走狗烹的行為,所以,對這兩件事情很多人都認為是血脈所起到的作用。

也就是說,在那個時代,人們有著一種先天的階級和地位觀念,他們認為掌權者並不是以能力或者說貢獻來決定的,而是與這個人本身的血脈傳承來決定的,嬴政就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才很放心的將秦朝的權力交了出去。因為他也如平民百姓們有著同樣的認知,認為自身本身就是貴族傳承下去的,本身在血脈上就有著優勢,所以不必擔心有人會搶奪他的權利。

戰國無起義,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劉邦誅殺功臣,並非血脈因素作祟

而戰國時代之所以沒有發生過農民起義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直到陳勝吳廣實在忍受不了壓迫喊出了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後,血脈和階級觀念才漸漸地從人們的心目當中淡化出去,人們才真正的意識到了自身的價值,有了自身的追求。

戰國時代,沒有發生農民起義,血脈觀念並不是唯一因素

那麼這樣的想法是正確的嗎?答案實際上是否定的,本篇文章重點分析一下,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戰國時代沒有農民起義?又為什麼否定上述的觀點?

其實要理解上述觀點的錯誤性並不難,我們只需要通過戰國時代的幾個實例就能夠加以證明了;事實上,戰國時代本身就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那個年代的人已經不再遵守周朝所訂立下的禮樂制度,同時,那也並非沒有違背血脈和階級特點的事情發生。

  • 田氏代齊,臣子篡國打破王位傳承的血統和階級觀念

第一個實例我們來看田齊國取代姜齊國的事件;很多人對於戰國時代的齊國曆史不是十分的瞭解,一提起齊國,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他的開國君主姜子牙;姜子牙作為武王伐紂的最大功臣,作為周王朝的異姓諸侯,他在周王朝強有很高的地位。

戰國無起義,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劉邦誅殺功臣,並非血脈因素作祟

同時,姜子牙的齊國也是各大諸侯國當中地位比較高的國家,大部分人對於齊國的認識就停留在這些方面,但實際上到了戰國時代,我們所見到的那個齊國已經不是人們認知中的齊國了。那個時候的齊國不再是姜氏掌權的國家,它是被原本齊國的大臣田氏奪走王位之後建立的田齊國。

所以,那個由西周分封而來的齊國已經不復存在了,雖然這件事情不是廣為人知的,但齊國確實經歷過權力的鬥爭,也經歷過統治者的變遷;本身這種由臣子代替君主的行為在人們的心目當中就是非常僭越的,可以說,這樣的行為如果失敗那是要誅滅九族的。

但是田氏成功了,不僅成功了,還成為了齊國後代的掌權者;問題就出在這裡,田氏本身不具有姜氏的血脈,不是由周朝親自分封的諸侯,他只不過是篡奪了姜氏的權利而越俎代庖了而已,應該並不是人們所承認的地位、階級和血脈。

戰國無起義,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劉邦誅殺功臣,並非血脈因素作祟

可是田氏齊國照樣發展非常鼎盛,尤其是在齊威王進行變法之後,國內的平民百姓過上了富足的生活,齊國也成為了能夠與秦國並稱東西二帝的諸侯大國,田氏的權利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承認。除此之外,不僅國內的臣子承認了田氏的地位,其他的各大諸侯國也並沒有對此提出異議,所以從這裡來看,我們可以發現血脈並不是人們承認統治者地位的唯一衡量標準。

  • 三家分晉,卻成為正統諸侯國

第二個實例是韓、趙、魏三家分晉的事件;與我們上述所介紹的田氏一樣,韓、趙、魏三家本身也是晉國的家臣,後來這三大家族的權勢地位逐漸擴大,便漸漸地代替了晉國原本的統治者,甚至將晉國一分為三,成立了韓趙魏三大諸侯國。

這比之上述提到的田氏就更加過分了,!田氏雖然篡奪了姜氏的王位,但齊國的國號並沒有改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國家並沒有滅亡,它的統治根基依舊存在,國內的人口土地也沒有承受太大的損失,就好比封建社會成立之後的王朝更替一樣。

但韓、趙、魏三家分晉的事件卻是徹底的將晉國變成了過去式,此後,他們更是迫使周天子承認他們的地位,並且紛紛以王自居,雖然這三大家族的人原本在晉國有著很高的地位,但從血脈和傳承來講卻並不是晉國權力的正統享有者,而他們所建立的國家並不是周朝所分封的正統諸侯國。

戰國無起義,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劉邦誅殺功臣,並非血脈因素作祟

如果真的按照血脈的傳承去衡量的話,韓、趙、魏三家的存在都是沒有道理,而且不倫不類的;但在整個戰國時代,並沒有人對他們的來歷提出質疑,或者說人們依舊承認這三個國家是中原地區文化的正統傳承者;由此也可以看到,血脈並不是最為重要的標準。

  • 楚國自立為王,依然被各大諸侯國所承認

第三個我們來看楚國自立為王的事件;我們都知道在戰國七雄當中第一個稱王的其實是楚國,它在春秋時期就已經稱王,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獨立於了周王朝之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已經是與周天子平起平坐的地位了,這樣的行為是對於周朝統治的藐視,是對周朝制度的汙辱。

楚國的統治者也不具備西周姬姓的血脈傳承,但其依舊不服從於周天子的命令,依舊可以憑藉著地理和本身的國家實力發展因素而自立為王,可是獨立出去的楚國並沒有脫離中原地區的文化傳承,它依舊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之後也為華夏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人們也承認其戰國七雄的地位,所以本身的家族地位和統治者的身世並不足以成為禁錮平民百姓的牢籠。

戰國無起義,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劉邦誅殺功臣,並非血脈因素作祟

  • 秦武王滅周遷九鼎,實力才是最大的話語權

第四個我們來看武王滅周遷九鼎事件;如果說上面的三個例子只是停留在諸侯國和本身的執政貴族上的糾紛,不足以說明血脈的微弱性的話,秦武王滅周這一事件卻能夠很好地表現出來了。

我們上述所提到的血脈是建立在周王朝的基礎之上的,從西周到戰國這上千年以來所謂的貴族以及諸侯全部都是由西周的天子分封而來的,天子確定了它們手中的權力,確定了它們在周朝的統治地位,確定了它們本身所處的階級,因此它們的血脈才會被平民所承認,才會變成所謂的高貴。

所以,周朝的王室其實是這種血脈的本源,按理來說是最不應該被取代的,可是到了春秋時代之後,周天子對於各大諸侯國的控制越來越微弱,在中原地區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少,到了戰國時代,各大諸侯國更是紛紛以王位自居,不再理會周天子的抗議,整個天下也成為了戰國七雄的天下。

戰國無起義,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劉邦誅殺功臣,並非血脈因素作祟

而到了戰國中期,秦國因為經歷了兩代商鞅變法而強起來,直接動了消滅周朝的心思,在秦武王的時候將周朝一舉擊潰,並將代表著周王朝權力的九鼎全部搬運到了秦國,自此,周王朝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整個中原地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

如果說血脈真的能夠阻止人們的慾望,真的能夠阻止人們對於王朝的不軌之心,那麼秦武王滅朝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從這裡來看,很多人印象中的那種血脈和地位在戰國的時候早已化作了泡影。

戰國時代,沒有發生農民起義,並不單純憑著血統約束

戰國時代只是一個用實力來說話的年代,誰的綜合國力比較強?誰就能佔據著一席之地?換句話說那個國家的實力強盛,哪個國家對血脈的傳承就有著新的定義。

綜合上面四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在戰國時代並不是不存在起義,只不過沒有平民階層對於統治者的反抗而已,只不過,我們平時所定義的起義,都是社會底層的民眾所發起的而已。

其實話說回來,就如同陳勝吳廣喊出的口號那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沒有本身所謂的血脈,不過是祖先遺留下來的工具而已,歷史的潮流自有它的定律,不可能單純的憑藉著血脈上的傳承來得以約束。

戰國無起義,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劉邦誅殺功臣,並非血脈因素作祟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從來都不存在天生的王侯將相,所謂的王侯將相不過是從流寇轉型過來的而已,但這個轉型是存在著風險的,轉型成功就是王侯,如果轉型失敗了那就是流寇,這就是所謂的成王敗寇。其實在戰國時代這樣的紛爭就已經存在了,並不像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那樣,因為血脈和地位上的壓制和恐懼,而導致低階層的平民百姓甘願被壓迫。

討論

對待開國功臣態度上,漢高祖與秦始皇迥然不同的原因

我們再來談談漢高祖劉邦,他之所以對一些開國功臣趕盡殺絕是有三個因素造成的,首先,劉邦本身就是布衣之士,他擔心有人像他一樣從最底層做起而推翻他的統治,畢竟他本身就是一個市井中人,他能夠做到的事情,相信有其他人可以做到,尤其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將,比如說韓信等。

這些人不但擁有封地,擁有軍隊,他們還擁有很豐富的鬥爭經驗,如果真的揭竿而起的話,大漢的統治一定不會一帆風順,所以劉邦不得不為他的江山做好最安穩的打算,排除一切可能發生的反抗事件。

戰國無起義,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劉邦誅殺功臣,並非血脈因素作祟

其次,是因為他與自己妻子呂雉的博弈將很多人捲入了其中,大漢王朝建立之後最大的一場風波當屬劉邦與呂雉之間的鬥爭了,既然皇帝和皇后陣營不同,那麼自然會導致朝廷的大臣分成兩派,劉邦對於呂雉陣營的人自然容納不下,呂雉也會為了自身權利和地位的安穩費盡心機地除去劉邦身邊的人。

所以,韓信的人頭落地了,陳平加入了呂雉的陣營,樊噲也成為了兩人鬥爭的犧牲品,這場鬥爭雖然沒有硝煙,但卻充滿了血雨腥風,直接導致了朝堂上的人才凋零,讓人們留下了劉邦對功臣刻薄的印象。

其實在這一點上,漢高祖劉邦與秦始皇嬴政是沒有可比性的,我們不說嬴政對於中華文化傳承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也不去提他對於歷史的貢獻,單純的看他的統御能力,想必在所有的華夏帝王當中都是數一數二的。

秦始皇能夠很好的把握臣子的心思,能夠很好地運用他們的能力,所以在他在位的時候,秦國是井井有條的,無論是秦朝建立之前的滅國之戰也好,還是後期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好,他的統治都環環相扣循序漸進,他並不需要通過謀害權臣來保全自身的地位,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如果秦始皇還在,那麼大秦帝國必定不會滅亡的原因。

戰國無起義,秦始皇善待功臣而劉邦誅殺功臣,並非血脈因素作祟

再次,劉邦實施的郡國並行制所帶來的影響;漢朝建立之後,劉邦並沒有像秦朝那樣直接推行郡縣制,而是推行郡縣和諸侯國並存,可是諸侯國本身擁有著自治權,這樣的自治權會導致權力慾望的膨脹,自然會有與劉邦對抗的念頭。

我們從混亂之時沒有反叛的郡縣,只有反叛的諸侯;這一點也可以看到這個問題;所以劉邦不得不誅殺一些人以保證自身權利地位的穩定,這是制度上的缺陷,並不是血脈問題所導致的。

後記

從以上敘述,我們可以看到,秦始皇嬴政與漢高祖劉邦之間的差距,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其實與他們的出身關係並不大;戰國時代之所以沒發生過底層階級民眾起義,與血脈上的因素也沒有太大的關聯,歷史發展形式其實是由君主的決策能力所決定的,如果一個君主能夠運籌帷幄,能夠尋找到最合適的制度以及政策,那麼國家必然會是安定的。


參考文獻:《史記》、《呂氏春秋》、《戰國策》、《資治通鑑》、《漢書》、《左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