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婚姻,你为什么要学林徽因

对很多女人来说,婚姻就是人生的第二次选择,选择合适的伴侣可以相互滋养相互成就,反之,则是在相互损耗。在我国历史上也有选择爱情婚姻的典范。

林徽因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不仅是因为她对建筑学做出的贡献,还因为在文学上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大家耳熟能详‬‬的代表作有《人间四月天》,是爱是暖是希望,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一生里出现了三位重要的男人。

16岁的林徽因在英国,认识‬‬了徐志摩,彼此被对方的才华‬‬和外表所吸引,并一起探讨诗歌,沉浸爱情之中。当时的林徽因不知道‬‬徐志摩已婚,徐志摩结发妻子‬‬张幼仪怀着肉骨‬‬不远千里找他,徐志摩让妻子把孩子打掉,妻子说打胎有生命危险,徐志摩回她坐火车还会死人呢。

后来不久,林徽因跟着父亲不辞而别‬‬离开徐志摩。再次见面,已是年四‬‬之后。

期间,林徽因也给嫁‬‬了梁思成。林徽因在建筑设计上自有天赋异禀,她听从父亲的意见求学深造。可她最初在与梁思成一同工作的日子,画着画着就做别的去了,这时,梁思成‬‬会一声不吭的为她画完。在林徽因父亲去世之后,梁思成更是像大哥一样陪伴、呵护在林徽因左右,给她安全感,帮助她完成学业。

林徽因身边一直也有‬‬其它的追求者,哲学家‬‬金岳霖终身‬‬未娶,就是一直迷恋林徽因。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出面解决。可以说,金岳霖等待和深爱林徽因一生。

爱情婚姻,你为什么要学林徽因

放到当下,徐志摩这样的男人也不新奇,虽然有才华、实力,但他们只爱自己,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是多情‬‬和不负责任的男人。但林徽因不一样,她内心也喜欢徐志摩,可没有飞蛾扑火,用理性控制住感性,拎得清,分辨得出徐志摩的男人不值得托付,默默离开。

而在与梁思成的交往中,梁思成一直细心呵护,润物细无声般的滋养着林徽因 ,林徽因也在细心观察和用心体味,通过细枝末节的事情,林徽因这个‬‬“小女子”窥见了梁思成这个“大男人”的度气‬‬与襟怀,认定‬‬值得依靠。在遇到合适的男人面前,林徽因把握得住,没有思前顾后,一山望着另一山高。

在面对金岳霖的长期迷恋,林徽因始终不含糊,没有僭越,自始至终用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恰到其份的处理好了家人与爱慕自己的人际关系。

爱情婚姻,你为什么要学林徽因

托尔斯泰原著《安娜卡列尼娜》开篇就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为什么各有不幸?每一天却是新鲜和充满期待的,充斥着太多的不确定和诱惑。即便是“禁果",也关不住很多人内心的冲动和欲望,甚至挣扎也要尝试。没有父母认可也要领证结婚,不管三七二十一爱了再说的第三者,闪婚闪离财产分割,诸如此类的现象在明星身上不绝于耳,在我们身边也此起彼伏。

现实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并没有轰轰烈烈,每天的日子浸透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朝九晚五赚房贷车贷,难免压抑。

为什么幸福又相似?难能可贵的是慎思选择。清楚要放下的,该舍则舍,该断则断。相信值得信任的,不将就不辜负。过去的不再留恋,现在的不去胡思乱想,未来的不去迎合,安心过好当下日子。

毕竟,这世上本没有完美的人,靠的都是选择和经营,梁思成和林徽因,钱钟书和杨绛,相濡以沫,彼此成就的婚姻典范也是靠自己把持,用心经营过来的。

林徽因从未走远,她的《人间四月天》成了人间一屡永不褪色的春色,她的“过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的婚姻态度,成为了人间佳话,也是幸福婚姻的筹码。

爱情婚姻,你为什么要学林徽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