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生活,酷嗎?


一個人生活,酷嗎?


早上六點半,第一個鬧鐘響了,迷糊的睜開眼點了關閉。

七點,最後一個鬧鐘響了,無奈的從床上爬起來。刷個牙,用冷水洗了臉,沒有用洗面奶,簡單的紮了一個馬尾,顯得神清氣爽。

來到廚房,從冰箱裡拿出一片之前買的手抓餅,放在電餅鐺裡,旁邊一點點的油上面打了一個雞蛋,蓋上蓋子,燒水壺加水,按下開關,回臥室收拾自己。

我是一個不善於打扮自己的人,所謂的收拾自己,也就是擦些水乳,換身衣服而已。

十分鐘不到,結束!


用筷子把雞蛋夾到手抓餅上,撒了一點點鹽,翻一個身,停滯兩分鐘拿出來放在盤子裡,擠上一條番茄醬,倒一杯開水,早餐製作完畢。

今天是週三,不出意外的話,一天的行程包括兩項:上班,下班。

下班要不要去看個電影呢?打開訂票軟件,感興趣的電影時間都有點晚,還是算了。

畢竟晚上一個人回家,還是有點嚇人的。


下午下班,從樓下打包了一份涼皮,回到家,打開iPad,選了一個動漫,

自動播放,完美。

吃完飯,移到臥室,隨便找一個直播或者綜藝看,津津有味。

看完,再看一會書,困了就睡。


這大概是我工作日每天固定的“生活流水線”。

有的時候心情好,可能會去健身,但一個星期心情好的時候也就那麼一兩次,

可能我就是一個“憂鬱”的人吧。

一個人生活,酷嗎?


其實我也沒有很喜歡這樣一個人生活,

我也有一個人撐不住的時候。


讀書的時候,一個人在外面住。生病了,夜裡開始發燒,體溫計顯示40度,身邊沒有退燒藥,樓下的藥店貌似也早就關門了。

一個人去衛生間拿了一條毛巾,浸溼,回來放在頭上。不敢睡,只能開著燈躺著。因為好像有人說發燒會……反正很嚇人

最後,還是迷迷糊糊的睡著了,但是我記著,那一晚很無助。

不慘,就是無助。


去年夏天,心血來潮從京東上買了一個小冰箱。上班時間送到的,只能讓快遞小哥放在樓下。下班後自己搬上樓。

52KG,6樓,長柱體很不好抓。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往上搬,路過的人看了我幾眼,並沒有幫忙。不一定是冷漠,也許他們也很忙。

花費半個多小時,終於搬到門口。停下來的瞬間,汗如雨下。

很心酸,但是莫名的有種成就感。

一個人生活,酷嗎?


我無意渲染一個人有多可憐,也不想說明自己有多堅強。

我也不確定我在周圍人眼裡是什麼樣子但我想大家眼裡的我可能比現實生活中的我要好一些。很多人對我有蠻好的評價,讓我覺得受之有愧,但是我也會想盡力讓自己越來越好。

這些小脆弱,小難過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經歷,它只是一個人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其實還有很大一片的美好。

我很享受和自己獨處的時間,無拘無束。

雖然有為孤單哭過,但是從未覺得孤獨。


我喜歡一個人坐在客廳的地上研究iPad,每每發現一個神奇又有趣的軟件,都會高興很久。


我喜歡一個人在週六的下午去美食城吃好吃的,吃飽喝足後順路去周圍的山上轉轉,累了就原地拍點好看的花花草草,休息夠了,就繼續向上爬。最後,達到山頂,俯瞰全城。


我喜歡在週日睡到自然醒,慢悠悠的起床,慢悠悠的下樓買菜。心裡想好各種菜單,最後花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烹飪,享受自己做的美食的同時不忘拍照發朋友圈。


我喜歡在陽光灑在客廳的時候,坐在客廳寫作畫畫,非常文藝的給自己衝一杯咖啡或者檸檬水,香味四溢。

再放一點舒緩的輕音樂,陽光照在背後,暖暖的。


你看,一個人的時候也挺美好。但是,這是我。

我不希望你們極度嚮往一個人生活,也不希望你們的生活總是摻雜著鬧哄哄的背景音樂。

一個人生活,酷嗎?


有很多事情,我們需要一個人完成,因為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更專注,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也需要他人的溫暖。

和很多人一起吃火鍋,往往比一個人要幸福的多。


去年,在青島,和一個女孩合租。下班回家的時候,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她在廚房忙碌。

她會分享給我剛剛出鍋的美食,我會從包裡拿給她樓下買的水果。

週末,我們會一起去海邊散步,她喜歡玩水,我喜歡拍照。

傍晚回到小區,找一家燒烤,點一個我們都喜歡的涼拌菜,配著烤串與散啤,點評著這一家烤串和另一家的不同。

你看,兩個人生活也很舒服。同比,幾個人。都可以找到很舒服的狀態。

一個人生活,酷嗎?


現在網上有很多的文章講解“孤獨”的好處,但請不要因為這些文章就認為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不隨意合群是對的,但是最好不要完全不合群。畢竟身處同一個星球,我們誰也沒辦法永遠獨善其身。

一個人生活,過得舒服,是幸福,過得狼狽,就變成了鰥寡孤獨。

你看,夏洛克這樣的怪咖身邊也是有華生先生的呢


一個人生活,酷嗎?


說這麼多,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希望手機前聰明的的你,能夠理解我的想法與想要傳達的內容。

你看,我就是這樣一個語無倫次的人,寫的東西還需要大家自己整理理解呢。

嘿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