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現實社恐網絡活躍?

樣花兒


當今社會有好多人有社交恐懼,卻又在網絡上異常活躍,比如我。

說是社交恐懼,也不準確,可能只是不願意在現實中與人交往,並不存在恐懼。我們更喜歡在網絡中與人傾訴,或者迷戀網絡。在網絡中似乎有一個無所不能的另一個我,自己更喜歡的我,也被別人喜歡的我。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自我的概念,是一個人對自身存在的體驗。它包括一個人通過經驗、反省和他人的反饋,逐步加深對自身的瞭解。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三個發展階段。

生理上,我們可能不夠強壯不夠俊美。社會上,我們可能不夠世故不夠圓滑。心理上,我們卻異常渴望被認可被崇拜。

虛擬的網絡空間就可以給我們這樣一個被認可被崇拜的機會。越是現實中失敗無能的人,越是在網絡中無所不能。越是自卑膚淺的人,越是在網絡中自吹自擂。各種跳樑小醜也在網絡中化身某領域的專家學者,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臭不要臉精神,吸引著別人的眼球。

網絡是個放大鏡,放大了某些局部的片面,讓自卑的人更自大,令社恐的人更活躍。網絡也是個顯微鏡,可以看清楚一些人的嘴臉,各種細菌病毒纖毫畢現。

網絡絕非法外之地,請上網者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你就可能成為下一個許可馨。

我是心理諮詢師楊峰,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