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D&G辱華者,請滾出中國!

01

昨晚,央視新聞發佈了一條《一雙筷子》的視頻,瞬間刷爆網絡。

視頻以一雙筷子為題材,通過幾個場景小故事,描述了我們生活中文化傳承與血脈親情。

其實,這條視頻是2015年央視春晚的一則公益廣告,這一次又被刷屏是因為昨日意大利品牌D&G涉嫌“辱華”事件。

意大利奢侈品品牌D&G近日的一則以“起筷吃飯”為主題的廣告,用略顯奇怪的英文口音模仿了所謂“中式發音”,並讓華人模特用奇怪的姿勢使用筷子吃“偉大傳統瑪格麗特披薩餅”。視頻一出引起廣大中國網友的反感、不適,並被質疑為歧視與醜化中國文化。

下面請大家先看幾張動圖:


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D&G辱華者,請滾出中國!


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D&G辱華者,請滾出中國!


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D&G辱華者,請滾出中國!



這條廣告還不算,昨日D&G又在ins上公開發表辱華言論,這一次徹底激怒廣大網友。


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D&G辱華者,請滾出中國!



原本參加D&G上海大秀的演員與模特們,聽到D&G的辱華言論後,二話不說紛紛掉頭回家並且在網上發文批評,所有網友拍手稱快,比如章子怡的:


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D&G辱華者,請滾出中國!



而昨晚央視爸爸又重新放出這個筷子視頻,更是於無形中狠狠甩了D&G一個耳光,央視爸爸幹得漂亮!

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華文明沒有中斷。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豈容他國恣意侮辱!博士對中國的歷史文化非常感興趣,每次讀史書,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使我深深折服。中國的手工藝製品、建築、服飾、瓷器、書畫等等,每一樣都令我驚歎。

有時候心裡總是會不自覺得琢磨,在古代,沒有機器,沒有科技,老百姓們是如何建造出、製作出那些精美絕倫的東西?古人們為何如此聰慧。

總有人說中國不好,那是因為那些人不瞭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當你真正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後你會愛死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你會為你身為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記得之前《國家寶藏》一經播出,瞬間燃遍整個華夏,所有網友紛紛留言:此生不悔入華夏!


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D&G辱華者,請滾出中國!



今天博士不和大家聊歷史,也不談文化,更不談那些風花雪月,就和大家聊一聊我們生活中最最普通的一件生活用品:筷子!

筷子,看似簡單的兩根長形條棍,卻在中國已歷經了幾千年的打磨、歷煉及演變,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簡單的筷子,它的文化傳承發展卻足以窺見到整個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


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D&G辱華者,請滾出中國!



02

中國是筷子的發源地,使用筷子歷史悠久,以筷子進餐至少有 3000 多年的歷史了,而西方大概到十六世紀才發明刀叉,比起刀叉,筷子則更靈活。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不怕高熱,不怕寒凍,什麼都能夾,想想古人還真挺聰明的。

筷子的名稱在古代並不叫“筷”,而是叫“箸”或“梜”或“筯”。先秦時期稱為“梜”,秦漢時期叫“箸”,隋唐時期稱為“筋”,意為“助人就餐之工具”。宋代才開始有“筷子”的稱呼,也有說始於明代。

為什麼後來又改“箸”為“筷”?古人講究避諱,因“箸”、“筯”皆與“住”諧音,聽上去有“停滯不前”的意思,不符合那時候人們祈望興旺發達的民族心理,覺得不吉利,特別是坐船的時候,更是避諱。

現在我們所使用的筷子基本是沿襲明代設計,一副普通的筷子,長度為22—25釐米。首方足圓,筷子上部手握的地方是方柱,下部夾菜的地方是圓柱 ,這也是中國筷子與亞洲其他國家筷子的區別所在。

日本、韓國使用筷子的習俗也是由中國傳過去的。


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D&G辱華者,請滾出中國!



首方足圓,還有另外一層含義象徵“天圓地方”,方的一頭象徵地,圓的一頭象徵天。用筷子的時候,手指夾住筷子,象徵“天地人”三才之象。

明代之前,柱子基本是圓柱體,也有六稜柱,方柱很少,後來出於餐桌禮儀以及實用性考慮,將手握的地方改為方柱。一來更好握住,二來圓柱在桌子上易滾動,不禮貌,換成方柱這樣的問題就不存在了。

首方圓柱形態還有一個便利之處就是和中國文人的雅趣有關,古人喜歡題字作畫,方柱更方便作畫、雕刻等。即使現在也是,筷子的上半部很多都是有圖案的,或者有雕刻。


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D&G辱華者,請滾出中國!



大家有沒有覺得古人真的很有智慧也有藝術細胞。

03

筷子看似平凡無奇,卻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中國人歷來有討口彩的習俗,筷子就有快生貴子、快快樂樂、五子登科等好意頭,十雙筷子在一起,又有十全十美的意思。

在香港有這樣一個習俗,婚宴上除了擺有飲宴專用的碗筷之外,還有一雙包裝非常精美的筷子,那是讓客人帶回去的禮物,寓意是祝福,祝福新郎新娘成雙成對、情愛深長,也祝福客人能獲得幸福。

之前看過一本書叫《中國傳統食俗》,裡面有一些關於筷子習俗的小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陝西的一些地方,新娘出嫁離開孃家時,要一邊哭一邊把一雙筷子扔到地上,之後才隨著迎親隊伍上路。到了婆家之後,新娘要從地上拾起一雙預先放在那裡的筷子。

這樣一扔一撿,有三重意義:第一,表示新娘從此嫁出去了,不再在孃家吃飯了;第二,新娘從此嫁入婆家,婆家要添加一雙新筷;第三,表示新娘子從此之後,便要挑起在婆家烹煮的責任了。

以前在揚州婚禮中,也有丟筷子的習俗,稱為“麒麟送子”。因為“筷”和“快”同音,所以在婚禮舉辦完畢,新娘被送進洞房之後,賀客要將一雙紅色的筷子丟進房裡,祝福新郎新娘“快快誕下貴子”。


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D&G辱華者,請滾出中國!



中國人在飲食方式上是聚食制,聚食制則是中國重視血緣親屬關係和家族家庭觀念在飲食方式上的反映。

許多歐美人看到東方人使用筷子歎為觀止,視它為藝術,其實這就是中國人吃飯方法,沒什麼牛逼的。你們說是不是?

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D&G辱華者,請滾出中國!


04

除了這些有趣的習俗之外,中國人使用筷子也是有許多忌諱的。

  • 筷子不能長短不一的放在桌面上,這種做法是大不吉利的,我們管它叫做“三長兩短”,代表“死亡”的意思。


因為中國人過去認為人死以後是要裝進棺材的,在人裝進去以後,還沒有蓋棺材蓋的時候,棺材的組成部分是前後兩塊短木板,兩旁加底部共三塊長木板,五塊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長兩短,所以說這是極為不吉利的事情。

  • 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裡,用嘴來回去嘬,並不時地發出聲響。


這種行為被視為是一種及其不文明的做法,因為在吃飯時用嘴嘬筷子本身就是一種無禮的行為,再配以聲音,更是令人生厭。所以一般出現這種做法都會被認為是缺少家教。

  • 不能在用餐前或用餐過程中,拿筷子敲擊盤碗。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有人認為這種做法就和乞討一樣。
  • 在用餐前,必須將筷子的大頭整齊地擺放在食用者座位方向,吃飯的時候只有主人先舉筷客人才能動筷子。


  • 在用餐中,不能用筷子在盤裡扒拉,找自己喜歡吃的東西。這種做法會被認為,這個人好像雞一樣,因為雞吃食就是刨來刨去。正確的做法是見著什麼夾起來吃就是了,否則,就是對同桌人的不敬。


  • 在用餐夾菜時,要用羹匙、碗等撐著,儘量不要將菜汁掉落在桌面上,否則一方面汙染了桌面, 另一方面也是對同桌人的不尊。


  • 將飯碗和筷子同時遞給對方時,必須右手拿碗,左手拿筷子遞給對方;或者將筷子大頭朝對方,小頭朝遞者擱在碗上,雙手將飯碗給對方;若將筷子插入飯碗中遞給對方,是對接碗者極大的不敬,因為北方的傳統死人上香時才這樣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飯中,無異是被視為給死人上香。



你真的懂中國的筷子嗎?D&G辱華者,請滾出中國!



  • 在用餐過程中,不能拿筷子指著罵人,否則,罵人者失去人格,也是對被罵者的極大不尊重。民間有拿筷子指著罵小孩,小孩會成斜眼兒的說法。用筷子指著罵人,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行為。


以後大家在用餐時可要注意這些小細節咯!

05

中國是筷子的故鄉,小小的兩根筷子,國人運用自如,從孩童開始父母就開始教導孩子使用筷子。許多在國外生活的老華僑們,為了讓子女留住中華民族的根,除了中秋吃月餅、端午包粽子、除夕吃餃子年飯外,則要求全家必須會使用筷子。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古老國度,她的歷史文化耀眼奪目。而其中的筷子文化,以其不朽的品格,獨特的魅力,成為華夏文化大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有人稱它是中國四大發明之外的又一大發明。

兩根七八寸長,細如小指的簡簡單單的小棍子,絕妙地應用了物理學中的槓桿原理,靈活地在餐桌上大顯身手。兩根小小的筷子就像中華文明的傳承鏈一樣,它承載著人類飲食及社會文化的發展,是中華文明的又一大象徵。

不瞭解中國歷史,你就不能感受到華夏民族的偉大。

不瞭解中國文化,你就不能感受到華夏民族的魅力。

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是我們窮盡一生都無法領略完的,作為一名中國人,擁有這麼悠久的歷史與文化,我感到驕傲與自豪。

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願做種花家!

提醒D&G們,可以不懂筷子,但請做到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