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導讀欣賞:李白《遠別離》:


遠別離,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瀟湘之浦。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離苦?


日慘慘兮雲冥冥,猩猩啼煙兮鬼嘯雨。我縱言之將何補?


皇穹竊恐不照餘之忠誠,雷憑憑兮欲吼怒。堯舜當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


或雲:堯幽囚,舜野死。九疑聯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


帝子泣兮綠雲間,隨風波兮去無還。慟哭兮遠望,見蒼梧之深山。蒼梧山崩湘水絕,竹上之淚乃可滅。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瀟湘妃子

《上邪》與《遠別離》中折射出的《紅樓夢》中愛情主題

在瓊瑤奶奶的愛情故事裡,當!愛而不得的時候,文藝青年“爾康”和“紫薇”兩個人愛的箴言發出了天崩地裂的聲音,那就是出自兩漢的《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被玩壞的爾康表情包

這張圖大家有沒有印象?自覺腦補一下爾康被玩壞的表情包。我們說完關於《上邪》最近的視覺印象,出自於90年代的《還珠格格》這部劇之後,我就來說一下我為何在寫林黛玉時提出了這首《上邪》,並且本文的導讀卻使用了李白的《遠別離》呢。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斑痕紫,說的就是竹上的淚痕

這就要從我近日看了臺灣歐麗娟教授的紅學課程說起,聽完一堂教授的課之後,自覺醍醐灌頂,且很多方面相通相與,但是教授的高度自是又給了我更深的啟迪,從而對林黛玉被譽為瀟湘妃子的典故,又有了質的飛躍。

瀟湘妃子林黛玉就是出自上古神話的娥皇女英之典,《遠別離》與《上邪》均是為這兩位女神譜寫的詩歌,這其中就有兩位女後化身瀟湘妃子的傳說。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瀟湘館

普及了一下,臺灣歐麗娟教授,竟然是出生於1963年的臺灣,而我看到的教授講課那是非常的爽利而年輕的,想必若不是年輕時候,也是因熱愛而充滿了精氣神的。

歐麗娟教授曾講,早期林黛玉在《紅樓夢》中之姿態更接近王熙鳳。這在我的朦朧意識流裡,也是驚人的相似,這個線索我還在挖掘當中,因為我也不知自己為何,在《紅樓夢》中竟然對鳳丫頭的印象要更偏愛和深刻一些。如今想來她該是個最鮮活的角色,她的形象性格塑造都更接近於現實,更接近於作為一個人的真實。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我們看鳳姐這張劇照,被鄧婕把握的惟妙惟肖,其不怒則威的做派形態,嫣然就是一個少婦版林黛玉。若不是曹公讓黛玉不能結婚,必須童貞而亡,黛玉這心性若成熟起來,這不就是一個活脫脫的二奶奶嗎。且寶玉也是二爺。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歐麗娟教授雖然瘦如黛玉,但其風骨卻鏗鏘如硬竹,字字如珠玉,言語間,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擲地有聲,且熠熠閃光。關於歐教授我不多說,我之所以要提一下,是因為本篇就算是聽完歐教授的課業後的一篇作業吧。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上邪》與《遠別離》愛情背後所潛藏的政治鬥爭。

接下來我們接著說這個《遠離別》與《上邪》的關聯。歐教授講,李白的這首詩,實際上是對古典詩詞《上邪》的深度解析版,相當於我們現在把一首詩,擴寫成了散文。而這首詩均是圍繞古代舜帝和娥皇女英的愛情故事原型寫出來的。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舜帝與娥皇女英

那麼我們說李白寫這首詩的背景

是什麼時候呢?是李白給唐玄宗為官之時,他為什麼給唐玄宗寫了這麼一首詩呢?因為此時李白的身份是一名公務員了。

他這首愛情詩獻給唐玄宗難道是為了歌頌玄宗與貴妃的愛情嗎?我怎麼看怎麼不像,對不對?卻更像是一篇對貴妃死於馬嵬坡的預言。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馬嵬坡之變-貴妃之死

歐教授講,這實際上是通過悽美的愛情來解析殘酷的政治爭鬥,歐教授講其中“堯幽囚,舜野死”,實際上是在告訴後世,上古的堯舜禹禪讓制,實際上是後人美化的或是自己為自己樹碑立傳而寫。但是真實的政治背景,卻不外乎還是勝者王敗者寇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也就是說,當初堯的結局實際上是被舜幽禁,而舜的結局則比堯更慘,被大禹流放至蒼梧那荒蠻之地。死於九嶷山,亂野之中。甚至屍骨無存。這個解析是根據:

“九疑聯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而來。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因此實際上李白回過頭來是在告訴浪漫不切實際的唐玄宗,再這樣下去,沒有政治立場,就將和堯帝舜帝一個節奏,不僅政治不保,還會禍及貴妃。到時候再美好的愛情也變成“遠別離”。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故又有:“堯舜當之亦禪禹。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之句。

以及:“日慘慘兮雲冥冥,猩猩啼煙兮鬼嘯雨。我縱言之將何補?皇穹竊恐不照餘之忠誠,雷憑憑兮欲吼怒。”

此句後來不幸言中!玄宗與貴妃的宿命變於皇穹。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非非說:只可惜李白當官過於文化了,作為一個有高度政治立場之人,應直言進諫,而忌讓君王猜測。更忌諱揣度君王意。但是李白就是李白,他偏要如此狂傲不羈,行事率真。

唐玄宗再怎麼厚道浪漫,他在你臣子面前還是個君王,每天批閱無數奏摺,你讓他猜?李白的確是想多了。這不是跟你參禪對詩,對酒當歌的“詩”兄弟,那是日理萬機的皇上啊。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因此李白的政治立場遭到了流放,唐玄宗不想猜測他的帖子,只好罷免了他的官。這實在是李白為官的情商不足,智商欠稅的表現。

但是對於李白的政治觀點,非非看來只有陳凱歌真正懂了,因為其導演的玄幻劇《貓妖傳》裡,就有對李白關於對唐玄宗,勸解的從諄諄教誨到沉痛壓抑,最後用放蕩不羈與醉臥狂放,表達了其無奈和悲憤。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那麼《上邪》與《遠別離》之間有何千絲萬縷的牽連大家自己看詩句便可略知一二了吧

娥皇女英抱竹染淚,與黛玉入駐瀟湘館,坐實瀟湘妃子之事不謀而合。

上面我們講到了舜帝被流放後,死在了蒼梧之地九嶷山的荒野之中,並且屍骨無存。這個流放的是事情,被同為姐妹又同侍一夫的娥皇和女英知道後,並追隨了去。

但是“路迢迢兮,其修遠,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娥皇女英抱竹哭泣

在路上娥皇女英得知舜帝已死,悲傷不能自己,因而又有了:“蒼梧山崩湘水絕,竹上之淚乃可滅。”且神話裡也是這麼描寫的:

二女在湘江邊上,望著九嶷山痛苦流涕,他們的眼淚,揮灑在們竹子上,竹子便掛上斑斑的淚痕,變成了南方的“斑竹”,“斑竹”也稱湘妃竹。舜死了,娥皇女英痛不欲生,便跳入波濤滾滾的湘江,化為湘江女神,人稱湘君(舜)、湘妃(娥皇、女英)或湘夫人。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探春給黛玉封瀟湘妃子,黛玉低頭默認不語

因此瀟湘妃子一說就是從此處得來。那麼《紅樓夢》中又是何時對瀟湘妃子正式提出的呢?就是第十七回,探春給黛玉的紫竹苑封為瀟湘館,又給黛玉這麼個瀟湘妃子的稱號。這一由來而說的。

黛玉當時低頭不語,算是默認。一般黛玉並不表態,如有不高興直接灑淚,這很符合絳珠草以淚還情的前因。而歐老師還說到了關於靈石河的原型。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歐教授和我對《紅樓夢》解析的出發點有驚人的相似點,就是都從佛教方面入手,我曾有多篇紅學解析也是從佛學的《心經》入手分析。

歐教授她覺得這個

靈石河就是《楞嚴經》裡講的愛河。並且認為紅學一度對林黛玉的絳珠草是靈芝之說,認為過度解讀了。

實際上就是曹公把絳珠草的果實,殷紅的珠子作為索引,來在後面告訴人們,這就是為什麼林黛玉幾乎是凝結了一生的血淚來還清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那分明就是一個個血滴子。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寫到這我不得不插入我這篇 文章。大家若不棄,可點開來看。我是從絳珠草的自然形態來解析的,有所不同的是絳珠草我看成是人參。

承舊啟新,各路“神仙”解紅學,文人相敬,非非擺渡有緣人。

非非的上述觀點又和另一位“紅學磚家”賴老師的文章觀點相似了。因預定了賴老師的作品,我有幸與他結識,賴老師的紅學解析之所以得到我的認可,是因為他把整篇紅樓夢獨闢蹊徑,大膽深入的以“清史玉璽”為原型層層剖析。從而形成了自己的一個體系,並完成出書。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研究,畢竟這個皇家寶璽的角度,是我至今唯一看到的一個紅學視角,值得歎為觀止的研究。我也買了幾個賴老師的專欄,他在頭條號就叫“紅學磚家”大家有興趣可以關注。賴老師的紅學解析確值得一讀。且很多內容經他解析,真的是那句“歷史驚人的相似”。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同為愛好紅學的碼農,我深知探索和著作的不易,因而也願意與大家分享好的作品,文人不該相輕,而應報團取暖。畢竟夜更不易,惺惺相惜。另外我們寫東西,就是為了讓大家獲得認可和新的觀點。這才是作為文人的文字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介紹完兩個老師,我繼續回魂說黛玉。因此林黛玉的原型,就是以娥皇女英湘妃竹與湘江女神為原型。這個梗其實很多人也已經拆解過了。

但是 要通過這個梗來延伸一下寶釵和黛玉兩個人,從上面娥皇女英的神話我們瞭解到,娥皇和女英是兩姐妹共侍一夫,而《紅樓夢》中在十二釵的排名中,竟也是寶黛合二為一的一首,等同於不分上下,無分伯仲。因此,我更大膽的揣摩,寶釵和黛玉就是娥皇和女英的原型。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畢竟曹雪芹當初就是以此神話為原型寫的。那麼這又是一個巧合嗎?當然不是純屬偶然。那麼具體寶黛二人如何合體,何以完全不同性格的兩個人,又是娥皇女英共侍一夫,大家也可看非非曾經獲得青雲的一篇 。

好了解到這裡,話不多說了。該寫總結了

總結

因此從上述所有的解析中,當然大部分是通過歐教授的授業解惑,讓我們得知了《紅樓夢》背後更深遠浩渺的意境,以及曹公把上古神話如何進行了巧妙的運用與結合。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這就好比我們今人,在寫現代小說或劇本的時候,一樣也會引用古代的典故,然後再通過自己的思路加以白話拆解,並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再寫給眾人,便於理解。這樣就形成了一篇經典的新劇或現代文小說。

新紅學研究者別出新意,前赴後繼、嘔心瀝血共解《紅樓夢》

比如我曾如是拆解過 這部電影。也是很燒腦,需要了解大量的歷史典故,人物傳記。但是一部好劇,一定有其背後的深意存在。並對人類的社會進程影響深遠。那麼今天非非就給大家解讀到這裡,有興趣的可以多部瞭解非非解析的此類影評

,例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