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的過年才算是有年味?是生活條件好了還是“年”慢慢老了

辭舊迎新,忙忙碌碌又一年,再有不到半個月就要和2018年宣告結束,迎來2019的新年,每逢此時,家家開始備年貨,人人開始買新衣,忙的不亦樂乎,但是不知什麼時候起自己卻開始覺得過年沒了“年味”,也許是生活條件好了,也許是自己長大了,再也沒有兒時的童趣。

怎麼樣的過年才算是有年味?是生活條件好了還是“年”慢慢老了

還依稀記得小時候,365天中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不僅可以放假,而且還有長輩的壓歲錢,媽媽買的新衣服,爸爸給的新玩具,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疼愛,或者是和小夥伴放著鞭炮到處跑、和家人一起包餃子貼春聯其樂融融的氣氛,這大概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年味吧。

怎麼樣的過年才算是有年味?是生活條件好了還是“年”慢慢老了

當問到父母什麼是年味時,他們卻說,年味兒就是窮味兒。在上個世紀的北方農村,條件好的人家可以一年宰一次牲口,然後將肉留在大鐵鍋裡,用表面凝固的葷油隔絕空氣,這樣一鍋肉可以吃很久;條件差一些的人家就只能憑人施捨些雞蛋,最差的,就討點薪柴捂著帽子烤火聽人放炮。過年還可以穿新衣,扎頭繩,放鞭炮,在物質極端匱乏的環境裡,這些僅有物質享受是足以令麻木的人們振奮的。

怎麼樣的過年才算是有年味?是生活條件好了還是“年”慢慢老了

當人們不再需要年年儲備大白菜,不再需要跟人借雞蛋吃的年月裡,沒了那種飢寒交迫、對物質享受的極端期待之後,年味兒自然就消失了。在物質提高的現代生活中,每天都堪比過年,我們應該感謝出生在這個強大的國家中,沒有飽受飢寒,沒有經歷戰爭,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

怎麼樣的過年才算是有年味?是生活條件好了還是“年”慢慢老了

慢慢的我懂得其實並不是“年”老了,而是年味在一代一代的傳承,父母能講述的是他們小時候的年味,我們能講述的也是孩童時代的年味,而對於現在的年味,就傳承到了下一代,其實年味還在,只是不在你身上了。你看你的侄子外甥女,不正在享受這一切嗎?而你,成了那個要給孩子準備新衣的媽媽,成了要給孩子準備玩具的爸爸,成了要給孩子準備壓歲錢的長輩。

怎麼樣的過年才算是有年味?是生活條件好了還是“年”慢慢老了

你的小夥伴都有了自己的生活,你們沒有了可以在新年一起做的事情,像放鞭炮一樣讓你可以全心投入,只能坐一起打打麻將吃吃飯,如果你足夠幸運,或許還能和家人其樂融融地在一起,但很多出門在外一年回家一次的人,過年回不到家裡,成了這個家的局外人,親情還在,但已無法完全融入。運氣更不好還要被逼婚、反覆面對三姑六婆的盤問,這樣的你,自然覺得年味難尋。

怎麼樣的過年才算是有年味?是生活條件好了還是“年”慢慢老了

可能現在,最理想最簡單最有年味的,也就是當你擠破頭,找各種渠道,用各種方式和交通工具回到家的那會,一家人吃一頓團圓飯,即使問到你工資幾何,是否有對象,什麼時候結婚的時候,都不用發火,畢竟,你是城裡工作的人,而你的家鄉,已經回不去了,他們所能關心你的方式,也只能問你一些這樣的話題,絕非惡意,只是你迫於生活的壓力變得浮躁,越來越不耐煩,沒了耐心,試想在喧囂城市中卻又孤獨的你,這裡才是真正的家,團聚在一起的年才是真正的年味。

怎麼樣的過年才算是有年味?是生活條件好了還是“年”慢慢老了

當你靜下心來的時候想想,其實年味,年味就是最愛你的人在你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