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下:当下和未来,有什么数以万亿计的大机会

当确诊数从10万到100万,当美国大概率出现数以万例、甚至十万百万例的死亡的时候。相信很多很多人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美国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表现,说实话,让很多很多人迷茫,失望。这个时候是该强迫自己丢掉哪怕一丝丝侥幸和幻想,更务实了。

如果世界的力量也就这么多了,疫情的挑战越来越大,世界会怎样?而我国的很多很多人,恐怕都需要真正地冷静下来,沉下来,实实在在地做工作。

我们可以做的东西,分为当下抓机会的,和面向未来的。

当下的,最大的当下就是来自全世界的订单。订单需求是庞大的,还是务实点吧,怎么更好地实现满足外部需要,实打实赚到钱。

是时候为了这些订单而订单了。除了政府和私人层面的援助和慈善外,其它的都是商务性的。疫情下我们可以不赚昧心钱,但该赚的不能少。为了更好地做好供应,最好是能有组织地协调。一,加强对接,提高效率。二,避免内部竞争。

外部世界控制疫情越是不给力,外部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大,所需要的物质就会越来越多。就这两天,欧美已经出现争夺物质的情况了,这不是开玩笑。所以很有必要,在我国内部这一头,做好协调,满足订单的同时,不给外部以口实,毕竟外部世界越惨,人们的情绪就越容易失落和愤怒。

这一块的体量真的很大。口罩,现在都很少以百万为单位来计了。就不一一列举了,太多了。想一想我国当时是如何让武汉千万市民保持不断电、不断水、不断粮、不断药的吧。总之,疫情压力越大,外部对中国物质的需求量就越大。这既是我们的商业机会,也是我们对世界人民的责任。

让更多人在这一块实现就业,哪怕是临时性的,都是极好的,必要的。

但光靠出口防疫物质产品,显然无法完全消化那些因疫情失业和半失业的人工。尽管现在看起来,中国发往世界的防疫物质可能会达到非常惊人的数字。

但随着4月份国内慢慢恢复正常,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回到岗位。整个国家的就业就不是整体性的问题,而是结构性的问题。对某些行业的人,尽管转型可能真的很痛苦,但早转型比晚转好,抓住下一波产业崛起的机会,说不定反而在未来占据先机了。

事实上,这种万亿级的新产业机会还真不少。

一、新基建。这个就不多说了。数字化早就开始了,但很多传统行业还没有完成数字化,产业互联网正式走入高潮。这个过程大破大立,看谁能做更多商业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了。

二、新农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一定要细细品!新农村,新农业,已经就在眼前。我国的工业是工业园,加上工业小镇。那么新农业呢?也是,农业园,农业小镇。农业园是较大规模的土地集中发展,配以本地的现代仓储、加工。农业小镇则是较小规模的土地综合经营。我国政府制定的农业现代化有时间表,现在到了哪个省市率先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胜时刻。是广东,还是上海,或者江苏。毫无疑问,这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良性竞争。地方政府都在努力,而其中比较明朗的农业形态已经出来了,就是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园立足地理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这事已做了好些年。别的产品可能还不显眼,但全国各地纷纷涌现出来的品牌大米,相信很多人都接触到了。品牌大米如何塑造?就是划定一定区域,集中统一经营。

新农业是非常庞大的商业机会。新农业与新农村是相匹配的。农民住的地方是新农村,农民就业的则是新农业。新农业的老板可以是农民,也可以是外来资本。农民可以直接当老板获得经营收入,也可以到农场打工获得工资收入。农业不再是一个负担,而成为一项产业。农民也不会失去土地,无论土地集中不集中,土地都会给予农民最基本的保障,比如以社保、医保的形式。农民的居住权神圣不可侵犯。除非主动放弃农民身份进城当市民,否则任何农民都可以获得最基本的居住和农村社保医保,当然,这个社保的额度不会高的。房子勉强能住,社保勉强够活。要过好日子,还得靠劳动。这已经可以了。

无论工业,农民,劳动才是获得好生活的途径。随着国家的富强,每个公民都会获得最低保障。但最低保障不会鼓励人懒惰。

三、新物流。在未来10年,新零售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新零售。由于APP的发达,软件方面是比较容易达到的。反而是硬件的缺口是实打实的。新零售为什么新,本质上还是降了成本。并且是解决了传统零售的库存问题。未来零售将实现按需定制,零库存。零库存不是产品零库存,而是销售商零库存,而在配送环节有库存。新零售一个关键是本地化大仓库。一个城市,小一点的一个大仓库,大的一个区就需要1个大仓库。这个大仓库可能又细分成工业品仓库,农产品仓库。本地的大仓库基于AI保持一定消费日的库存。这就能保证任何本地城市(乡村也如此)都可以在1个工作日甚至更短,完成下单到配送。而零售商实际上要么是工厂,要么是品牌方,是不需要库存的,按订单生产。零售商只负责产品设计、品牌运作、商务等工作。生产完全按订单运行,东西生产出来就配送到各地的仓库。

新物流就是打通新零售的最后关键一环。并且是最大缺口一环。平台地位不可撼动,在支付、软件、云计算等方向,平台间可竞争的东西不多了。但保障能力,是下一个关键风口。谁能建立数字化的本地化仓库群,谁就占有了更大优势。在决定配送的关键能力中,本地化仓库是最重要的。一个数字化的本地仓库,保有一定量的库存,能保证客户需求无视各种情况,在1天甚至更短时间内到达。

在此疫情艰难时代,不做选择就是最坏的选择。步子可以走的慢一点,稳健一点,但无论如何,不能在幻想,在等靠要了。行动起来,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及早进入,那么今天的失业就不会成为自己的问题,反而成为机会。不好意思了,世界,你们还在抗疫,而我们中的一部分人,要转型先去做新产业了。

全球疫情下:当下和未来,有什么数以万亿计的大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