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的歷史高度和當代困境(五)

關於清代及其之前的中國書法的藝術成就

  甲骨文乃書法之濫觴,亦是書法所賴以存在的點畫的始祖。甲骨文表現在筆畫上的效果,是剛勁有力、粗細多變,表現在結體、章法上,是曲直交叉,參差錯落,無規律而言,無法度可循。它最大的價值是確定了中國書法的線條特質,而且它的參差錯落的不成章法的“章法”,那種無章可循、無法可依的或平或險的結體,開啟了中國書法創作的先河。可以說,甲骨文是書法永恆魅力的開端。嚴格來說,甲骨文並沒有真正自覺地去追求書寫美,開始自覺地向書寫美邁進的應是金文。金文是中國書法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是漢字由圖畫性向符號性的過渡,是漢字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金文的代表作以《毛公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等最為著名,其總體特徵是點畫飽滿圓潤,結體優美多變,章法參差錯落,氣度莊重典雅。石鼓文脫胎於金文,並跳出了金文的窠臼。在書寫形式上,既無金文字形之大小多變,又無點畫之粗細懸殊。其點畫粗細均勻,頗有圓筆曲線之美,筆畫婉轉曲折,靈活生動;結體方正均衡,疏密多變,體勢舒展,落落大方。石鼓文繼承、保留了金文的韻律之美,開小篆整飭風貌之先河。石鼓文又以其雄渾古樸的氣韻,灑脫疏落的結體,克服了小篆拘謹、纖弱之病,可謂一代書法之典範、承前啟後之藝術瑰寶。(待續)

中國書法的歷史高度和當代困境(五)
中國書法的歷史高度和當代困境(五)
中國書法的歷史高度和當代困境(五)
中國書法的歷史高度和當代困境(五)
中國書法的歷史高度和當代困境(五)
中國書法的歷史高度和當代困境(五)
中國書法的歷史高度和當代困境(五)
中國書法的歷史高度和當代困境(五)
中國書法的歷史高度和當代困境(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