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大手:英國如何玩轉葡萄酒

眾所周知,葡萄酒生產大國是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但是,英國,作為一個毫無名莊與名產區的國家,卻在葡萄酒世界的地位遠遠超過以上產酒大國。英國不僅建立了全世界領先的葡萄酒貿易體系,更是全球葡萄酒產業標準化、文化產業化的先驅。

那麼這一套完整的產業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產業標準化

12世紀,英王亨利迎娶法蘭西王國的艾琳諾女公爵,法國西南部(波爾多等地)作為王后的領地也交由英國管轄,王后愛喝葡萄酒的喜好也帶去了英國。基督教本身就推崇葡萄酒,而英國國民自古以來又對王室生活非常關注,對王室喜好也競相模仿,葡萄酒很快在英國國內開始流行。

隱形大手:英國如何玩轉葡萄酒

英國女王的酒窖

巨大的葡萄酒需求使得波爾多的葡萄酒供不應求。皇家採購員KING’S BUTLER為王室挑選高級葡萄酒之後,酒商們便把剩餘的葡萄酒銷售給民眾。為了保障波爾多葡萄酒的交易優勢,英國出臺了POLICE DES VINS的商業法規來管理市場和市價。於是,波爾多商人與英國王室、銀行家、政府官員一同建立了初級的英國葡萄酒市場

17世紀荷蘭商發明了“貿易中心—集散地”的分銷體系,將歐洲小麥集中購買再通過龐大的船運網絡銷往各地。英國商人學習了這一體系,並將它應用於葡萄酒貿易:英國從法國集中購買了葡萄酒,經由倫敦貿易中心進行定價、評估、檢驗,進而通過殖民地宗教活動進行全球分銷。這使得倫敦成為了全球葡萄酒貿易的中心

隱形大手:英國如何玩轉葡萄酒

日不落帝國殖民奠定全球貿易基礎

反過來,英國的商人們也給波爾多帶去了當時先進的技術。荷蘭人發明的硫磺,被英國人用來對葡萄酒消毒和保質、使用蛋清做澄清劑、使用橡木大桶陳釀、使用玻璃瓶裝等,這些技術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波爾多葡萄酒的質量和存儲能力,成為波爾多釀酒技術的標準方式。隨著波爾多葡萄酒賣向全球,這些技術也在全世界傳播開來,成為行業標準。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大英帝國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跨度最廣的國家,為了更好的擴大葡萄酒全球貿易,英國制定了完善的葡萄酒生產商認證、質量標準認證、標籤規則、葡萄酒進口文件格式,以及葡萄酒銷售制度等。這些標準及制度直到至今,仍然在葡萄酒貿易中發揮著作用。

隱形大手:英國如何玩轉葡萄酒

今天英國最大的酒商 Direct wine

文化產業化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這句話拿給英國也同樣適合。作為本身即無名莊也無名酒的地區,英國人對葡萄酒的文化推廣能力卻是全世界第一。自接任荷蘭海上霸主的地位以來,英國繁榮發展的經濟基礎培養出了一批專業水平最高的酒商,他們通過舉辦各種比賽、文化活動、開設職業培訓班來推廣葡萄酒的全球消費。

隱形大手:英國如何玩轉葡萄酒

葡萄酒頂級雜誌

在今天,英國已經是全球侍酒師學校和葡萄酒學校最多的地方,是葡萄酒文化行業協會的發源地,更是影響世界的頂級葡萄酒雜誌聚集地(如Wine Enthusiast、Wine Spectator、Decanter、Wine Advocate、Wine & Spirits等)。

1955年成立的全球頂尖葡萄酒大師協會,到如今幾乎成為了專業級葡萄酒愛好者和從業者的頂級社交圈;而雜誌業的繁榮發展催生了一批影響全球葡萄酒產業發展的酒評人、葡萄酒作家和專業撰稿人,他們的葡萄酒專業點評,或許就能興起一股全球流行風潮。比如1992年酒評家Pierre Crisol對西班牙新出酒款的超讚點評,造成釀酒師René Barbier一夜成名。

隱形大手:英國如何玩轉葡萄酒

西班牙釀酒師教父級人物 René Barbier

如今英國已經成為21世界葡萄酒教育進步領先的國家。世界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SET自1969年成立至今,作為全球最受認可的職業資格認證機構,全球註冊學員已經超過了100萬。而目前擁有英國WINE MASTER級別認證的人員已超過390位,他們均是全球葡萄酒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從業人員。例如像中國、韓國這樣還沒有葡萄酒專業高等教育,但對葡萄酒市場人才需求特別旺盛的地區來說,WSET提供的職業認證,就成為了想要從事這一行業的唯一選擇。

隱形大手:英國如何玩轉葡萄酒

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WSET)成立50週年

法國人用精湛的種植技術和釀造工藝為世界製作了精美的葡萄酒,英國人用貿易制度、金融和文化讓全球的人們享受到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