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活著》裡,葛優告訴了我們什麼人生哲理?

近日,悟空問答裡有人提了一個問題:人遲早要死去,那活著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是一個深奧的哲學問題。有的人長篇大論,有的人引經據典來論述人生的意義。但點贊最多的答案中心觀點卻是:人活著,其實沒有意義!

在電影《活著》裡,葛優告訴了我們什麼人生哲理?

你一定會驚訝這樣的答案吧,但仔細想想這就是事實。當初我們每個人都是篡緊了拳頭大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發誓要征服這個世界的一切。然而,當每個人離開這個世界時卻帶不走一點任何東西。不管你這輩子做了什麼,一切都會過去的;不管你得到了什麼,後來都不屬於你。

那些難過的,開心的,痛苦的,委屈的,成功的,失敗的,齷蹉的,輝煌的......都會過去的,由不得你。如果你還不明白,建議你看一看根據餘華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活著》。

在電影《活著》裡,葛優告訴了我們什麼人生哲理?

《活著》是餘華最著名的一部代表作,使他享譽中外。故事以紈絝子弟福貴為男主人公,講述了他們一家人在我國最為動盪的50年間生活,面對和承受各種苦難,最後親人一個個先後離他而去,但他依然堅強樂觀生活的故事。作品裡面沒有複雜的人際關係,也沒有華麗的語言,就是福貴用一個老農的口吻回憶並講述自己人生的故事。故事雖然簡單,卻蘊含著非常深刻的道理。

全文一開始福貴是大地主家的兒子,社會的上等人,對待妻子和世人都是一副不屑的姿態。從福貴以家裡的地產為賭資輸掉開始,福貴一生的悲劇也正式開始上演……

在電影《活著》裡,葛優告訴了我們什麼人生哲理?

先是家產被福貴輸完,一家人被迫搬走,隨後福貴的父親在解手時掉進蹲坑池去世,福貴的母親開始犯病。福貴在去城裡找醫生的時候被迫接受了從軍的請求。從軍不知道多少年後,戰友死的差不多了,福貴也僥倖逃回來了。

然而回來後一切早就物是人非,福貴的母親去世了,家珍也漸漸變老,鳳霞說不出話了,嫁給了歪脖子二喜,兒子有慶獻血死了,家珍開始癱瘓在床。再後來,家珍死了,鳳霞死了,歪脖子死了,鳳霞和歪脖子二喜的孩子有根也死了……直到最後,只剩下一頭老牛和福貴兩個人……

在電影《活著》裡,葛優告訴了我們什麼人生哲理?

這篇現實主義的悲劇作品,讓人感受到在悲慘的現實面前人的無能為力,但福貴雖無能為力,卻也真真切切的活了下來。正如餘華前言中所說的那樣。他要以福貴的目光來表現自己的思想,福貴在經歷了苦難的一生後,開始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而這正是對一切事物理解後的超然灑脫。 這篇小說,是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樂觀態度。作者明白的,也是要讓讀者明白的事情: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在電影《活著》裡,葛優告訴了我們什麼人生哲理?

餘華說: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既然無法改變走的結局,就該給自己尋條活路,好好活下去。

我們看完徐富貴的一生,要學習他腳踏實地、靠自己雙手努力活下去的實在;要學習他直面慘淡、冷靜看待生死、好好活在當下的坦然。既然來了,就要活下去,既然要活下去,就要好好的活下去。活著不易,且行且珍惜。

在電影《活著》裡,葛優告訴了我們什麼人生哲理?

當你接受了人生沒有意義,你就一定覺得人生輕鬆了許多,因為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沒有意義的。

當你接受了人生沒有意義,那麼就好好活著,開開心心活著,活成自己真實的模樣,活成獨一無二的自己,活成一個每天都很快樂的自己。對啦,就是那句話: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經歷了無數苦難的福貴,悟出了一點人生道理,他說: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性命。像我這樣,說起來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在電影《活著》裡,葛優告訴了我們什麼人生哲理?

哪怕歷經生死,哪怕遇到再多常人難以想象的苦難,福貴都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而是選擇了好好活著,用坦然的心態,踏踏實實過好餘生每一天。

這就是電影《活著》給我們的啟示:人生其實沒什麼意義,活好餘生每一天,就是最大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