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赢家》的大赢家真的是大赢家吗?


《大赢家》的大赢家真的是大赢家吗?

上周看了电影《大赢家》,大鹏饰演的严谨是退伍老兵,人如其名,工作严谨,但被领导责骂不够灵活,被同事嫌弃不通人情。就这样一个上升无门处境堪忧的边缘人,获得了一次合法抢劫银行的机会——公安和银行联合演习。

严谨计划周详,演习中也贯彻了他一丝不苟的精神,还一次次拆解了警察的计划和包围,成功撑到了演习结束。银行职员严谨靠严谨的态度,使得抢劫成功,导致银行和警察的联合演习失败,他的坚持和认真让同事们对他刮目相看,并赢得了警察的尊敬,俨然是个大赢家。

《大赢家》的大赢家真的是大赢家吗?

可是现实职场中像严谨一样的人呢?他们就像电影开头那样,工作一板一眼绝不“灵活变通”,于是会让领导抓狂、同事吐血。没有人理解他们,他们孤独地坚持着自我。但有些岗位却非常需要这样的人去把关,比如古代的言官,行业的测试人员。他们被委以重任,却又不会被重用,看似矛盾,其实大有文章。

三种思维模式

我们先来看人类的三种思维模式:脚本化思维、分析性思维和弹性思维。

一、 脚本化思维:预设程序

骑自行车的时候经常会想不起来自己是如何骑了这么远的路,开车也会有不知道怎么就开了好远的时候,我们称这种无意识的驾驶行为叫肌肉记忆,虽然我们没有全神贯注,但肌肉已经有了记忆会自主驾驶。其实肌肉哪里来的记忆,还不是大脑发出的指令。这种指令是已经存储在大脑里的代码,按照程序执行,省去了我们很多精力。

就像李少红导演谈杨幂演戏:她从小就在摄制组,对演戏太习以为常了,她自己都下意识地程序化表演,快乐就是哈哈哈,痛苦就是哇哇哇,她不过脑子,以至于她最后想过脑子的时候,她不知道怎么过。

杨幂程序化表演是节省了精力,却也缺少了推敲的鲜活。就如线虫找不到吃的就会把鼻涕虫当交通工具——钻进鼻涕虫的内脏,等着隔天和粪便一起排在一个新的地方。上车下车,这就是线虫的反应,不用思考,一切都有预设的脚本。

脚本是计算机用语,就是一条条的文字命令,在需要执行的时候执行。后来也用在电视节目上,每个环节甚至每句话都会被设计,照着程序演出。

脚本化思维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有人带路,你极可能不记路,无意识地跟着别人七拐八拐;比如你的老板给你布置了任务,但他又罗列了详细的步骤,你就很难不跟着他的节奏和框架走,他锚定了你,你不再发散自己的思维。

这种脚本化思维无法适应突变的环境,就像无意识驾驶中你来不及处理紧急路况,往往会导致车毁人亡。

二、分析性思维:逻辑推理

相比脚本化思维,进阶版的就是分析性思维,又叫逻辑思维,基于事实和理论推理而成,一环扣一环。逻辑思维有助于完成稍有难度的工作。比如山上有块锋利的石头,动物们路过手会被划破,脚本化思维的动物们会本能地绕开走,而具有逻辑性思维的原始人类则会拿它做石斧。

再举个《安家》的例子。编剧六六说房似锦这个角色有原型,她就是照着原型去写故事,结果孙俪问她为什么这个女孩是这样的行为方式时,六六被问住了。因为编剧只是照着模子写,但演员却为角色找行为依据,比编剧多想了一层,多想的这一层就是逻辑思维,更让角色更经得住推敲。

逻辑思维的应用极为广泛,在我们无数的考试考核中已经验证过,不赘述。

三、弹性思维:跳出框架

比逻辑思维更高阶的就是弹性思维。所谓弹性思维就是右脑采集了暂时没被用到的信息,但左脑有一天突然触类旁通,于是电光火石,神来一笔。灵感创作、奇思妙想、发明创造,都属于弹性思维。

弹性思维跳出了传统的框架,从全新的视角出发,出奇制胜。

比如汽车发明之前,人们只能想到马车和更快的马车,而达芬奇想着要是有自动驾驶的车子载他远游多好,而此时钟楼传来清脆的钟声,唤醒了神游的达芬奇,他想也许可以试着用钟的发条来给车子以动力,于是世界上第一张发条动力车的设计图诞生了。

哐当一声,一个新的想法蹦了出来,或者一个难题突然就有了解决方案,但想法和方案绝对不是凭空产生,而是由“思考”刺激得到。比如化学元素周期,有人说是门捷列夫在睡梦中发现的,有人说是他连续玩了三天的元素“扑克牌”发现的。不管怎样,这都是念念不忘所得,十年磨一表。

《大赢家》的大赢家真的是大赢家吗?

《大赢家》角色的思维模式

人类的三种思维介绍完了,我们再回头看《大赢家》。主角严谨做事按部就班,他是有考虑风险的,所以不会为了业绩随便签合同。在扮演劫匪时,严谨的逻辑推理彰显,从A到B再到C,环环相扣,一切尽在掌握。而他的同事们却久久不能入戏,一直处在脚本化思维,说的话做的事都是本能反应,不假思索。演习的警察也是潦草应付,估计一样没过脑子。

于是,逻辑思维完败脚本化思维。

但如果警察的最高指挥官不说演习晚上9点半结束,估计严谨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再来说田雨老师扮演的银行领导。骂人的领导是自己无能,要么是领导安排的人不适合岗位,要么是领导要求的事情不合理,不管是哪种不妥,都是那个领导自己的问题。

我也有比较保守的同事,他们一般在测试或认证部门,尤其以品质保证单位居多。工作属性要求他们严谨,他们也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如果你要越过规章,那么请诉诸理由,并找好承担风险的责任人。这就是规则之外的规则。

他们的领导不会苛责他们,因为把什么样的人安排在什么样的岗位,预计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是管理的一部分。

那么,严谨这思维固化吗?不,他有自己的逻辑推理和意见,善于纵向挖掘,有一说一,恪守本分,这是优点,但缺点就是不能横向看问题,看不到别人的难处,也就无从向别人提供有效的专业意见,不能一起面对并解决问题。

严谨的领导是横向思维,更有大局观,顾虑到的东西显然比严谨全面,因为他想到了演习以外的事情。

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可以合作,但严谨一定不是做决策的那个,因为擅长分析性思维的人还要培养自己的弹性思维,否则注定被有弹性思维的人所领导。

《大赢家》的大赢家真的是大赢家吗?

如何培养弹性思维

拥有分析性思维的人是优秀的,而拥有弹性思维的人是杰出。比如当年打败柯洁的阿尔法狗,似乎是科技战胜了人类,但其实并没有。我只能说,阿尔法狗逻辑思维能力很强,运算学习能力很强,但它的活动是基于算法,不能进行弹性思维,所以人工暂时依然是服务于人类的。

摆脱脚本化思维,可以靠回归“正念”,专注当下,一旦意识到你正在做什么,你就可以用分析性思维来思考。比如人们很容易被有愤怒情绪的文章裹挟,而如果你能冷静思考,你就不会受制于人。

但培养逻辑思维不容易,而培养弹性思维更难。如果你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你成熟的思维体系或能有效解决专业难题,但你深厚的专业知识可能恰恰成了你创新路上的绊脚石,你的专业环境塑造了你却也禁锢了你。

如果逻辑思维是用来解决问题的,那但弹性思维就是来解决新问题的。弹性思维是跳跃的,它是对信息的重新整合,但别出心裁。我有什么好主意来培养我们的弹性思维能力吗?没有。但我有一条笨路,那就是多搜集信息、多思考,然后守株待兔,等那一道光。

《大赢家》的大赢家真的是大赢家吗?

光是思考就能得到弹性思维吗?对不思考的人来说是,对常思考的人则相反。我有位同事忙碌了半年,无论如何都要休息一阵。因为人在忙的时候处理问题全靠大脑的机械反应,也许高效,但不是最优。

为什么硅谷的科技公司很提倡办公室休闲,谷歌的工程师动不动就要禅修?因为他们在让大脑休息,而人在休息的时候才会任由意识游荡,之前采集的信息就像无序的分子一样,偶然间就组合成了一个新的东西。

休息不一定是一个长的假期,有时候抽烟或喝酒也能让人松弛下来。像日本作家太宰治酒后创作高亢,而王羲之酒醉则留下了《兰亭序》。

能有假期固然很好,没有假期也尽量放空自己。放下无时无刻不在刷的手机,停止向大脑输入那些根本不需要的咨询,让眼睛、耳朵、嘴巴都停下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短暂休息。

因为弹性思维不是天才们独有的,也不是创造者的专利,它会几乎造访我们每一个人,虽然造访的频率不同,但我们每个人都喜欢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不是吗?就像是历劫飞升,破茧成蝶。

不过最关键的是,我们知道了脚本化、分析性、弹性这三种思维模式,这样我才能更好地思考,以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新环境。

《大赢家》的大赢家真的是大赢家吗?

本文参考书目:《弹性》,作者[美]列纳德·蒙洛迪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