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的對待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性格

不管是在各種社交場合還是在學校的學習場所,外向型性格的孩子總是會備受注目,也很討人喜歡,然而一部分內向型性格的孩子,在性格上對自己不利的情況非常的多,所以就成為了一個稍微劣勢一點的群體。那麼很多父母對自己內向型性格的孩子卻總是又愛又恨。


我們今天不談別的,只是想說一下,任何孩子的性格都不是一種錯誤,我們都是正確對待。然而在孩子性格形成前,我們必須要有作為,去儘可能地影響孩子,從而改變他們性格中的一些缺陷。

怎樣正確的對待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性格


我們先認識一下,什麼是性格。

按照心理學原理,性格是什麼,在我國把性格定義為:表現在人對現實的穩定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的獨特的心理特徵的總和。

它包含了兩方面的因素:1、對現實穩定的態度。2、是慣常的行為方式。雖然構成很複雜,但只要這兩個要素的結合就可以看作是個體的性格特徵。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孩子的性格形成與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習慣有關係,所以每個人的性格應該不同,而且還具有可塑性。

人與人的性格都不一樣,這是人們都知道的,而被我們大多數家長現在拿來評判的性格類型大概就是:

怎樣正確的對待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性格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依據心理傾向來劃分的性格類型,最先提出了內——外向性格類型學說。他認為,當一個人的興關注點指向外部客體時,就是外向性格,而當一個人的興趣和關注點指向主體時就是內向性格。

其實任何人對於兩種性格來說,都兼而有之,就是看那一方面佔優勢,據此來判斷一個人是內向還是外向。

榮格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有思維,有感情,有感覺和直覺4種基本功能,所以他結合兩種心理傾向把性格分為了八種類型。

外向思維型。外向思維型的人尊重客觀規律,不感情用事,但是相當的呆板,沒有生活化的樂趣。

外向感情型。對事物的評價往往感情用事,容易憑藉主觀判斷來衡量外界事物的價值

外向感覺型。這種人以具體事物為出發點,容易憑藉感覺來估量生活的價值,遇事不假思索,隨波逐流,但善於應付現實。

外向直覺型。怕種以主觀態度探求各種現象,不接受過去的經驗,只憧憬未來,容易悲觀失望。

內向思維型。這種人不關心外部價值,以主觀觀念決定自己的思想,感情冷淡,好獨斷,偏執,易被人誤解。

內向感情型。這種人情緒穩定,不露聲色。

內向感覺型。這種人不能深入到事物的內部,在自己與事物之間常加入自己的感覺。

內向直覺型。這種人不關心外界事物,脫離實際,好幻想。

這八種性格類型,可以說每個都有他的長處,當然也有他的缺點,人無完人可以這麼理解了。

但通過比較發現,兩種性格類型之間,外向型性格明顯佔有優勢,而內向性性格,不關對於社會,還是對於自身的發展局限性遠遠大於外向性性格的人。

怎樣正確的對待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性格

那麼,如何瞭解自己的孩子在那種性格上占主導地位,他又是怎麼樣一種性格的人呢?

1、引導孩子對自己進行自我評價。

幼兒時期,當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也就是父母開始對孩子性格塑造的開端,當然先天基因的遺傳去除過外,我們不是說過,性格是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和習慣性的行為方式,孩子第一次降臨人間,這便是孩子接受外部刺激的過程,所以你的怎麼樣的性格,幼兒大多數就會以你的性格為模型,在不知不覺得潛移默化中。你應該知道了父母對孩子的重要性了吧

中國有句俗語叫:"三歲看老。"這也無不說明一個問題,三歲便是孩子記事的開始,也正是前兩歲的有力的基奠,在它三歲時期的一個基本的待人接物的一個反映,所以這個時候也是一個關健的時期,我們的糾正和教育自此便進入了你來我往的過程當中了。

怎樣正確的對待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性格


當然,性格的形成,至成人還有大量要經歷的,只是在三歲的時候那些基本的生活雛型已經建立了,比如餓了要吃鈑,當孩子每次餓了的時候,做出的動作,反饋給大人,大人所做出的行為,已經在小寶寶的腦袋裡有了一個習慣性的行為了,比方說他一哭,大人就會給他塞奶嘴一樣,於是他餓了就會哭,一哭就有奶喝,到了三歲的時候,他餓了依舊會哭,因為這就是他的習慣性行為了。

這個時期孩子當然不可能去自我評價了。

當孩子三歲以後,我們就會送他去群體性的幼兒園,去學知識,他會通過學習達到另一種穩定的態度和行為習慣,這也就是大多數幼兒園的孩子剛去不適應的原因所在,他打破了一個在家裡養成的穩定的態度和行為習慣。

在學校的這一個階段,是不斷學習的一個過程,而且孩子也會通過自己去接觸自己去感受,達到一個自我調節的狀態,會形成一種穩定的態度和習慣的行為習慣,當然經歷越多的孩子他面對現實的態度穩定性會更好一點。

於是大概到大學畢業後,性格的形成才會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在三歲以後,慢慢地孩子自我意識就會覺醒了,他們在相對穩定的生活圈子裡學習,當然接觸到的人和事是有限的,但這不影響他們的自我評價,他們在這些事中不斷的發現自我,完善自我。所以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引導他們對自己評價,有利於孩子性格的完善以及發展。

怎樣正確的對待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性格


2、通過量表測定

EPQ艾森克青少年人格問卷,是由英國心理學家艾森克教授的編制的。它可以三個維度:內外向、情緒性和心理變態傾向,測定出被試者的性格特徵。

N、P分別代表人格結構的3個維度。分別表示,內外向和情緒穩定性還有心理傾向。

我們可以去網上找一份,EPQ艾克森量表讓孩子測驗一下,前提是要認真思考,並通過回憶過往一段時間的印象來答題。這樣可能準確一點,因為時間越長髮生的次數越多,這種行為或態度越穩定,測出來的性格特徵也最接近。

這對我們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有一個良好的把控和監測,有利於我們也隨時調整父母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畢竟家庭教育是佔主要位置的。

怎樣正確的對待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性格


3、通過朋友交流評價

做為父母,每天都操心著孩子的成長,如果兩父母相見,相談甚歡的話題,依然是孩子,我們可以不妨借這個機會,從朋友,父母等第三者的評價當中獲取對孩子性格的瞭解。或者從態度和習慣行為相似的其他人身上進行比較,從而達到教育修正的目的。

現代心理學家在孩子的性格形成上已初步取得共識,即性格的形成是在遺傳與環境兩種因素交互作用之下,逐漸形成和發展的。

從對性格的瞭解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後天環境的因素不能忽視,我們做父母的必須要注意營造後天的良性因素對待孩子,讓其性格的形成具有一個良性的發展。

怎樣正確的對待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性格


那如果我們對自己孩子的性格通過了解,測評,發現孩子是一個較內向的孩子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面對呢。

首先,要對孩子的性格勇於接受,並能客觀對待,不能看到結果,要麼把罪過全部放到孩子身上,要麼成惶成恐 ,不知所措,更不能全盤否定孩子,讓它再次蒙上較大的壓力。

比如,我表哥常期在外地工作,家裡只有表嫂一個人,結果,由於表嫂文化程度低,每天的教育方式就是各種的吼叫,所以孩子缺乏跟父母的溝愛,導致他變成一個上述類型中所說的,不善言談,沉默寡言的內向型性格,表哥就顯得很不喜歡這個孩子,也不願意給他太多關注,於是這個孩子本來還有機會改變的情況下,壓力越來越大,總是看起來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我們做父母的應該瞭解到孩子的發展是有可能改變的,並儘可能的負起我們的責任,有作為的讓我們的孩子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一副不知道所措,任由其發展的破罐子破摔的態度。

怎樣正確的對待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性格


第二、要教育孩子有意識地調整自我,克服自身缺點,塑造良好性格。

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通過對人格的形成、發展、完善等一系列過程的研究,認為在人格尚未成熟之前,自我意識只是集中在個人身上。

當孩子暴露出性格方面某些不良好的趨勢時,我們應適時的給予引導幫助其自我調整,比如,孩子對學校的活動沒有強烈的參與意識。比如,在與人交往中,不能容忍他人缺點,又比如,不喜歡掩蓋個人情緒,要麼在某種情緒中難以自拔,這都是不好的人格方面的缺點。

怎樣正確的對待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性格


第三、父母要懂得成熟的人格,不是指人格的完美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根據自我實現是人類追求最高境界的理念,做家長的應該引導和教育孩子突破自我缺點,讓自己的人格對自己的人生價值,態度,責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維習慣、道德情操,義利觀念有一套較為穩定的態度取向和行為表現。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應該注重培養的。

好多完美型人格的父母,不懂得孩子身心發展的階段性,或者違背孩子的承受力,過分過度的要求孩子成為怎樣怎樣的人,致使他們壓力過大,喘不過氣來。

這樣的例子不下少數,我們就拿學習來說,去年,我知道的某學校裡的一名成績很好的孩子,就是因為一次沒考好,位居了第二,來自於父母的壓力,讓他有了輕生的舉動,跳樓自殺了。

第四。父母也要能敢的面對自我,克服性格弱點,給孩子做出榜樣。並能夠把經驗傳遞給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當孩子遇到各種壓力,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足夠強大,孩子也就會隨之繼承而來。

所以做父母的必須要能夠敢於而對自我,不文過飾非,缺點就能控制在一定的限之內。

怎樣正確的對待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性格


第五、給父母們分享一些克服不良性格弱點的心理訓練技巧

1、不斷保持最佳心理狀態。

我們可以通過成功的想像,讓自己的身心保持思維的活躍度。把每次表現穩定的情緒試著找出它產生的某個細節,比如動作,或者是一個食物,或者一個味道。

舉個例子,在某個大型的會場,你要發言,而且當著很多人的面發言,最後收穫到了很好的反響,那麼,你得反思一下,你是如何做到心理和情緒發揮的特點或方法。比如你做了好長時間的準備,比如你在鏡子而前練習了一下笑容,比如你上臺之前吃了一顆巧克利等等。那麼這個最心理練習不但適用於你,也可以分享給你的孩子,讓他也經常經歷一些成功的事情,那麼他在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就能夠有一個穩定的情緒和一個良好的習慣性行為了。

怎樣正確的對待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性格


2、自我激勵,以模範人物或崇敬的成功者為榜樣,不斷地鞭策自己。

人生因夢想而偉大,人在迷茫時大多數表現會不良好,而且,也容易出現性格發展上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要給自己找一個人格比較成熟穩定的模範式人物,通過學習他們,不斷地鞭策自己,才能夠讓自己在不斷地學習中,實踐中產生一個良好的性格特徵。心理學表明,自我激勵會對人們產生很強的自我實現的動力。

怎樣正確的對待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性格


3、自我暗示,自我提醒,自我督促,自我激勵。

自我暗示的力量也很強大,現在流行一句話,要做正能量的人,要遠離負能量的人。為什麼,因為負能量會讓人產生負面的情緒和影響,所以我們在孩子面前不要去說或者去做那些充滿著負面情緒的言語或者行為,這對孩子性格的形成產生不利的因素。

我們班有一個學生,他的爸爸整天跟社會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來往,而且討論的話題永遠都是那些違背社會秩序怎麼暴富的話題,而且,他時常的偷雞摸狗,三年前就因為犯毒,而被繩子以法,而他的兒子卻也和他一樣,中途輟學,前幾天,我去集市上買菜,恰好看見警察在抓人,我發現他也被抓了,一打聽,原來,他夥同幾個狐朋狗友,綁架勒索,被逮捕了。

怎樣正確的對待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性格


4、要讓孩子儘可能去保持良好的習慣,習慣成自然,習慣的力量比任何理論力量都強大。

性格修養的關健在於努力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從培養習慣改變性格

做父母的要善於發現孩子暴露出來的性格弱點,有意識地培養與之相反的習慣,通過這種新的習慣來克服和改變原有的性格弱點。這種辦法最有助於孩子積小勝為大勝,最後達到完全改變性格弱點的目的。

怎樣正確的對待孩子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性格


總之,父母應該善於總結良好的行為和習慣,總結良好的情緒產生的行為方式和思想,善於引導孩子自我覺醒,自我調適,自我良好習慣的養成,我們就能收穫一種好的性格,有益於社會,有助於自我實現。

親愛的朋友,我是無道貫西風,有著十五年班主任經驗的語文老師及信息技術老師,如果贊成我的觀點,請點擊關注,如有想法可在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