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槍管、大容量,德國一戰前的炮兵型魯格手槍為啥沒市場

話說魯格P08手槍到二戰時期都是美軍眼裡的搶手貨,經典的造型、獨特的肘節式閉鎖,關鍵是那獨一份的德棍味道到現代都是收藏家眼裡網紅級產品。

這篇不談標準的魯格P08,而是和大家聊聊一戰時期德軍曾少量裝備過的一款長管魯格炮兵型。

長槍管、大容量,德國一戰前的炮兵型魯格手槍為啥沒市場

這把槍其實有點PDW(單兵自衛武器)的味道,在魯格P08剛成為德國陸軍制式裝備那會,德軍就在尋思炮兵的自衛武器該怎麼選。早先的炮兵部隊,尤其是一些重炮部隊由於不考慮機動,因此往往都是丟給炮兵一些短步槍(卡賓),而那些重炮往往又離前線比較遠,所以炮兵幹活的時候也就是把槍丟一邊,輕裝打炮。

但在20世紀初,各類中等口徑,主要用於支援步兵的輕型野戰炮比例開始多了起來,這類火炮射程不遠,而且以直射為主,因此這批炮兵得跟在步兵後邊。但離戰場越近,就得帶上槍械自衛。

魯格P08這種手槍只有100mm槍管,射程太短,一般只適合軍官拿來槍斃人或者裝X。而短步槍又有點礙著炮兵幹活,平時都得垛在邊上。但問題是野戰炮兵最煩的不是敵軍步兵,而是敵軍騎兵...尤其是這種輕型野戰炮又靠近前線,人家騎兵一衝過來還去拿疊垛的短步槍不現實...

(圖右下角的是Gewehr91,1888的短步槍炮兵版,當年炮兵型的短步槍膛口都有個堆垛勾)

長槍管、大容量,德國一戰前的炮兵型魯格手槍為啥沒市場

於是德國人開始琢磨是不是該弄一杆介於手槍和短步槍之間,但又能隨身攜帶,並且具有槍托,起碼能打準100米的輕便武器。

巧的是,魯格在1900年還真造過一把300mm超長槍管的“卡賓魯格”,而且這種卡賓槍的重心在後,非常受德皇威廉二世的喜愛(因為它左手萎縮,沒法用標準步槍或者卡賓)

長槍管、大容量,德國一戰前的炮兵型魯格手槍為啥沒市場

接下來似乎就順理成章了,炮兵有需求,德皇又讚賞有加。1913年,德國人把“卡賓魯格”的槍管縮短到200mm後命名為08式長手槍(Lange Pistole 08,或者可以叫LP08),並丟給了輕型野戰炮兵。

長槍管、大容量,德國一戰前的炮兵型魯格手槍為啥沒市場

但1914年一戰就開打了,很多德棍炮兵壓根還沒來得及接受魯格炮兵型的受訓,也沒來得及換裝就成批的死在戰場上。因此在一戰中,更多的德國炮兵依舊還在用老式的1879、1883單動轉輪或者是Gewehr91短步槍。

話再說回來,等到一戰開打。德國人發現炮兵的自衛武器其實也不是那麼重要...基本上炮兵都是死在對面炮兵手裡。反倒是一戰打成了膠著的塹壕戰讓德國人非常頭疼,所以從1915年開始,德國人就嘗試性的投入風暴突擊隊這一精銳破口部隊。


而這種衝入塹壕近距離作戰的部隊特別需要自動裝填武器...然後炮兵魯格被這票亡命徒徵用了不少。到1916年,風暴突擊隊又嫌魯格的8發彈匣太少,讓軍部給準備了32發的蝸型彈鼓。

長槍管、大容量,德國一戰前的炮兵型魯格手槍為啥沒市場

對...這個蝸型彈鼓原本是給魯格準備的。但等到1918年,全自動的MP18衝鋒槍問世之後,炮兵魯格也停產了,但這個蝸型彈鼓則繼承給了MP18。

另一方面,魯格炮兵在早期也裝備過空軍,畢竟一戰之前的空戰概念還很模糊,駕駛員在機艙裡可以用炮兵型這種長管子手槍在天上和別人互擼或者打偵察/防空氣球之類的,但等自動裝填步槍和機槍上天之後,炮兵魯格就滾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