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SCI論文雷區千萬不要踩

對於很多科研工作者和學者來說,辛辛苦苦做實驗去寫論文去投稿,勞心勞力,結果一紙拒稿通知就被否定了所有的努力,真是令人不甘心。那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的這個結果呢?我們的SCI論文裡還有什麼地方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嗎?

一、選題不夠新穎,不能立即抓住期刊編委的眼球

每篇文章必須有存在的理由,創新性和罕見度是審稿人關注的重中之重,如果不夠新穎不夠深入,那肯定是會被拒稿,所以你的文章如果足夠的新穎,一定要表達出來,創新性的內容可以是新療法、新技術、新的材料等等。

那麼好的選題思路從何而來?這3個途徑也許可以幫助到你:

1.學術會議:多多出席國內外學術會議,聽學術大牛講解,與其他學者交流。這個過程比你天天看書看資料有用的多,當然要有一定的瞭解,再根據學習交流過程中的問題,回去有針對性的查閱學習會事半功倍。

2.熟讀文獻:參考文獻這個是靠平時閱讀累積的,臨時抱佛腳效果可不好。

3.借鑑他人優秀的經驗。

二、摘要字數過多,冗長囉嗦

在摘要寫作的過程中,有一個常見的錯誤就是篇幅太長,過多細節描述或者介紹過於籠統而顯得內容模糊不清。而審稿人的時間寶貴,一般都會通過摘要來覺得是否有興趣或值得花時間審閱此稿,所以在寫摘要的時候,儘量避免內容過多,還要引起讀者的注意。

摘要中的,每一個句子都要能最大限度的提供信息,而且要簡練。摘要的長度最好是控制在300字以內,應簡明扼要的將研究背景與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研究結論等闡述清楚。

三、語法錯誤

中國大多數人存在語言難關。對英語母語國家的小夥伴來說,論文英文寫作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英文要避免低級錯誤和中國式英語,例如句子前後單複數是否統一、時態是否一致、詞組搭配是否恰當等,這些錯誤都是可以避免的。

在累積上,可以閱讀10篇以上的英文文獻,並且建議準備一個英語詞語本,總結100個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語。經常複習,隨意把一些句子記錄下來,累積素材,為以後的文章寫作做準備。因為當你在寫文章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想法你不知道怎麼用英語清楚的表達出來。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常用詞不能濫用,論文用到一些爛大街的常用詞會給審稿人不好的印象。這點和我們中文的寫作一樣,要保持原有的規劃基礎上,創新。

四、論文格式不爭氣,不符合期刊在稿件格式方面的規定

曾有一些年輕的學者準備投稿件,因為他們對於英文的打字和格式不太熟悉,在這方面錯誤百出,導致直接被拒稿,得不償失。SCI論文對格式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如果沒有做好論文投稿的前期工作,很可能通不過技術審查那一關被直接拒稿,浪費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在投稿前務必花時間去了解一下想要投稿的雜誌在稿件格式方面的規定和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