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修課:學會尊重孩子

愛孩子從尊重孩子開始。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相信很多家長都是茫然的,不解的。雖然很多父母都知道“要尊重孩子”,但是有意無意之間,都會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所有物”。

父母過度的干涉孩子,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膽怯,做事小心翼翼不自信,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與別人交往。

家長必修課:學會尊重孩子

愛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孩子是獨立的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想做的事。孩子年齡小,不懂得分辨對錯和是非,作為父母,需要做的是告訴他事情的本質,引導他們做出正確的決定,而不是直接替他做出決定,然後命令他按照這種方式做。

作為父母,注重的是引導的過程,而不要把目光直接放在結果上。除此之外,還要多和孩子平等的溝通,聽一聽孩子的想法,適當的贊同孩子的想法,鼓勵他獨立思考,建立孩子自信心。

家長必修課:學會尊重孩子

孩子是發展中的人。“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長改變,作為父母,不要用昨日的目光看待今日的孩子。適當的批評和誇獎孩子,也非常重要。

但父母需要注意的有兩點:其一,把控度;其二,告知原由。讓孩子明確自己被批評或被獎勵的原因,這樣有利於他的成長。

孩子是獨特的人。父母喜歡把自家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家孩子的優點作比較,這樣很傷孩子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孩子心裡就會產生倦怠感,更加“不思進取”,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需要注意的是,過多的保護會導致孩子本體覺失調,讓孩子沒有自信:

a.擔心孩子磕碰,限制孩子活動;

b.事事為孩子代勞,孩子缺少動手能力鍛鍊;

c.過度讓孩子看電視、玩手機,使用電子產品。

家長必修課:學會尊重孩子

何為本體覺

本體覺稱身體形象或身體地圖,是來自身體軀幹及四肢的肌肉,肌腱,關節,韌帶等深層組織,所以又叫深層感覺。

本體覺失調的常見行為表現

♦ 方向感差 ,容易走失、迷路;

♦ 條理性不強;

♦ 害怕旋轉、跳動遊戲,閉上眼睛容易摔倒;

♦ 站無站姿、坐無坐相,容易駝背、近視;

♦ 走路容易摔倒;

♦ 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翻滾、騎車、拍球等;

♦ 說話磕磕絆絆,不成句。

本體覺的重要性

提升注意力和記憶力

兒童在學習上有賴感官活動與肢體動作的協調,肢體運動能夠啟發兒童的外部感官經驗及身體內部的感覺經驗與記憶,使兒童在愉快的情緒及身心平衡的狀況下大幅提升注意力、記憶力且激發其學習動力。

思緒靈活、有彈性,抗壓性高

本體覺能夠改善兒童固執的想法和固著的行為,促進調適的神經功能、彈性有變通的思考方式,能夠提升兒童挫折忍受度,減少憂慮、緊張及害怕的情緒,促進兒童自我調節的功能。

促進合作

在團體活動中,本體覺能夠幫助幼兒與同伴有良好互動,大肌肉與小肌肉動作協調,提升專注力,對於老師的指令能專注地完成並動作流暢地做出來,與同伴間能夠彼此互相合作。

改善衝動

當本體覺發展良好,則在肌肉與出力運動協調上能讓身體放鬆,讓大腦冷靜、情緒穩定,孩子解決問題時便不會衝動行事。

促進自我管理、自動自發的能力

動作是促進感覺統合發展最主要的途徑,肌肉正常收縮、關節自由活動等,可影響神經系統的興奮狀態,增進本體覺的輸人,有助情緒的正向發展,因此也會影響個體視覺及身體空間概念的發展,影響計劃活動的能力。如果本體覺發展良好,兒童可以在生活自理上進步,例如穿衣、脫鞋等,幫助幼兒培養自我管理和自動自發的能力。

家長必修課:學會尊重孩子

本體覺是自信心之本。本體覺是機體對來自自身信息的一種感覺能力,如果不能很好的發展,對孩子的自信心會有很大的挫敗感,很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