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學了十年英語,身為英語專業,不敢說自己英語好

今天想和大家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麼學了這麼多年英語,還是不敢說自己的英語好?

「深思」學了十年英語,身為英語專業,不敢說自己英語好

我是一個師範大學英語專業的學生,我們專業每一級有大概兩百多人的樣子。

今天早上看了這麼一組數據:

中國人大約四分之一的人通過不同途徑在學英語,每年大約花費300億元,平均下來每人每年大概需要100元。這包括了廣大的免費義務教育中的學生。如果你參加諸如新東方這樣的培訓機構,還要視你所學科目、時間、地點、是否需要住宿等,交不同的費用。通常GRE、託福每年的兩次短期培訓,需要花費約6000到7000元。

其實這裡面還不包括參加託福,雅思考試的報名費,這兩個考試的報名費都接近兩千元。

我從小學開始學英語開始,一直到大學,目前都沒有報過英語輔導班。不過我目前在一家市裡的輔導機構做兼職英語老師,所以對早教這個行業有一些瞭解,下面我來簡單的說兩點:

費用

我任職的輔導機構屬於官方性質的,所以收費較私營的收費要低很多,所以

那裡的收費基本代表了早教行業的最低收費標準。,

我教的都是5歲左右的小孩,每學期一共16節課,收費是900元。這個收費其實是非常低的,因為每節課是80分鐘,那麼一個小時也只不過幾十塊錢,和市場上那些私營的教育機構動輒每學期幾千元的學費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質量

前面也說了,我教的學生都是5歲左右的孩子,最小的僅僅4歲出頭,因此他們幾乎不具備什麼學習能力。英語中那些比較長的句子,他們基本很難掌握,因此我平常在教學中大部分時候都是在教他們單詞,並且是隻教發音,意思,不教拼寫。

因為首先他們記不住拼寫,其次,拼寫只不過是語言的標記符號,語言誕生時只有口語,並沒有書面文字,我們在幾歲的時候基本上不會寫字,但是已經可以和大人們進行基本的交流了,所以掌握口語是語言學習最重要的一環。

即便是這樣,他們能記住的單詞也是很有限的。更不用說用缺少複習,以至於上過大半年之後前面基本都忘記了。

「深思」學了十年英語,身為英語專業,不敢說自己英語好

現在我們回到正題,如何回答我最開始提出的問題呢?

我這裡先說下我自己的感想:

口語

英語好不好,我上文有提到,首先是看你的口語,你無法與外國人正常交流,那麼你的英語第一關就過不了。

很遺憾的說,我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我的口語仍然有待提高。原因不在於我說不出來,而在於我無法完整表達和漢語等同的詞句意思。

舉個例子,你現在在一家美國炸雞店點餐,吮指原味雞怎麼說?全家桶怎麼說?普通冰淇淋和雪頂有什麼區別?

這些我們在漢語中一看就知道是什麼的名詞,換成英語的時候我們就會張口結舌,面紅耳赤,半天憋不出來一個字。

又比如說,馬車,四輪馬車,有蓬馬車,這幾個詞在英語中都對應著不同的專有詞彙,而漢語只要加修飾詞就可以了。問題就在於,一個英語母語者,到了成年後,基本上都具有2萬以上的英語詞彙量。中國學生背完雅思,託福也只不過才1萬詞彙量,到了英語國家,溝通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我所說的這種情況實際上就造成了一個問題,中國學生的早期英語教育,花費巨大,然而收效甚微,可以說,在初中以前的英語教育,基本上屬於浪費資源,毫不誇張。因為實際上,初一要求的英語詞彙量不過幾百,高三畢業也只不過3500,幾百個單詞在幾個星期就可以掌握,根本不需要花費小學,幼兒園那麼多年的時間,本來在7歲之前小孩就不具備很好的記憶能力,在7歲以前的英語學習完全是浪費時間。

環境

語言學習一定要有語言環境,就好像那些外國人,凡是中文學的好的,誰不是來過中國居住過一段時間的。

我們學校雖然有外教課,但是到了大二下學期就已經停了,目前我的英語口語是已經是停止提升了。老師上課雖然是說英文的,但是基本上並沒有太多我們發言的時間。

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營造語言環境,會請英語外教,這種花費也是非常巨大的,外教一般都是超過100元一個小時,其實在沒有家長監督的情況下,外教更多的只不過是在一些詞彙,句型。真正有效的,應該是融入一個群體的語言環境,得到四面八方的信息,這樣才能快速擴種自己的語料庫。

「深思」學了十年英語,身為英語專業,不敢說自己英語好

說了這麼多,我想已經基本回答了我提出的問題,首先我們在幼年的時候浪費了大量的語言學習時間,其次我們缺乏語言環境,也就無法鍛鍊口語,特別是那種標準的英語發音。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和朋友的英語發音是不是帶有很多口音,這種口音在出國與當地人交流的時候甚至會遭到歧視,以至於經常能看到外國人惡搞中國人,模仿中國人的英語發音。

但是,英語學習還是要堅持下去,有志於以後和外國人交流,進入外企的朋友們,請儘量按照以上所說的去進行英語學習,我也在努力探索,爭取做一個優秀的英語學習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