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趙一曼犧牲後,唯一兒子很受照顧,為何在55歲時選擇自縊而亡

說起趙一曼,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1935年的時候,為了掩護同志,不幸腿部受傷被日軍抓捕,被日軍用盡酷刑,最終壯烈犧牲,她才31歲。趙一曼有一個兒子,趙一曼死後,就成為了烈士遺孤,一直深受照顧。新中國成立之後,被送去大學讀書,畢業之後給安排了教書一職,生活無憂無慮的他,為何會在55歲時選擇自縊而亡呢?


31歲趙一曼犧牲後,唯一兒子很受照顧,為何在55歲時選擇自縊而亡

趙一曼的兒子名叫陳掖賢,小名叫“寧兒”,因為他是在列寧五週年紀念日出生的,也是為了紀念列寧,也是為了讓兒子能夠平平安安的。陳掖賢出生不久,就被寄養在伯父家,小時候還不覺得有什麼,但是隨著年齡長大,讓他感覺自己寄人籬下,開始變得不愛說話,性格越來越內向,有什麼事情都不說,全藏在自己心裡。

31歲趙一曼犧牲後,唯一兒子很受照顧,為何在55歲時選擇自縊而亡

後來陳掖賢在幫助下,上了大學還在北京工業學院教書,工資69元,當時那個年代,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然而就這樣的生活,陳掖賢還是給過的一塌糊塗,每次剛發工資,就會吃好的,買零食。到了月底的時候,就會因為沒錢吃最差的飯,甚至還因為沒有錢,去工會借“小額貸款”。後來結婚之後,還是這樣不會規劃生活,經常大手大腳的,和妻子關係也出了問題。

31歲趙一曼犧牲後,唯一兒子很受照顧,為何在55歲時選擇自縊而亡

後來夫妻倆人離婚之後,將女兒給姨母帶,不過不久之後倆人又復婚。陳掖賢的妻子張友蓮,因為思念女兒患精神病,復婚後又生下一個女兒。不會規劃錢財,再加上還要照顧患了精神病的妻子和兩個女兒,讓陳掖賢的生活過得越來越亂。1969年的時候,陳掖賢被下放成工人,生活更是越來越差,最後竟然餓了三四天不吃飯,幸好工友及時發現,搶救了過來。但是1982年的時候,陳掖賢曠工好幾天沒去上班,工友去他家找他,結果發現早已自縊而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