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讓你的努力只停留在微信朋友圈上面

請不要讓你的努力只停留在微信朋友圈上面

01

高中的時候,週末表弟過來我家暫住,他父母要出差一段時間,希望過來我家。

一來不用他自己一個在家點外賣,二來週一有月考,讓我爸媽監督他好好複習。

週末給他出去買了早餐,叫醒他,吃完,他就自己去書房複習了。

我去看了下,帶了各科的試卷,和教科書,說要這兩天好好複習。還挺像一回事的,我就不打擾他,回我房間了。期間他發了個朋友圈,是一份英語試卷,配上一個加油的表情。他的父母給他點了贊。

晚餐時間,過去喊他,敲門進去看到他還是在玩手機,桌子上的擺設還是和朋友圈的一樣。甚至試卷還是在照片那道題。我說了他一下讓他去吃飯了。

請不要讓你的努力只停留在微信朋友圈上面

晚上看他發了條朋友圈說,熬夜複習中。

我看著書房的燈9點還亮著,以為他是反思了,把白沒做完的題好好做完。11點,我過去想叫他,看著時間,早點睡,明天早上再做也可以。然而,他在追著週六才更新的動漫續集。

這次月考,他的成績並不很理想。他爸媽打電話跟我說時,我並不意外,因為在預期中。

雖然說成績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是否優秀,可是不好的成績,肯定有複習得不夠用心的部分。

至於他的父母以為他週末已經熬夜複習,沒考好,不怪他。從朋友圈看,她確實是很努力了,可是事實不是。

02

白天玩了一天,回來看了半個小時的書,然後發朋友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考試之前沒有複習,到了臨近考試,開始臨陣磨槍,開始熬夜,發朋友圈,“加油”!

自己的工作早就已經做完,可是上級還在加班,自己也不好走,拍了下凌亂的桌子,然後說“為了業績,一起加油”!

辦了健身卡,快到期了,覺得很虧,過去跑步機跑了半個小時,發朋友圈,“運動真好”......

這些雷同的文字配圖,為什麼會出現在不同人,不同的朋友圈裡?為什麼會有這樣雷同的努力?

請不要讓你的努力只停留在微信朋友圈上面

心理學上說,人有自我滿足的需要。塑造朋友圈裡那個努力的自己,能得到一種虛偽的自我滿足感。

中國幸福學認為,人的本性是不滿足的。所以要不斷塑造自己努力的樣子,持續獲得他人對自己的支持。

努力去做沒做好,在世人眼裡是比什麼都不做而失敗,獲得的批評要溫柔。

人都有自尊心。過強的自尊心,就會想通過焙耀顯示出自己努力的位置,找出自我存在的價值。再將自己自身對本身懶惰的恐懼悄然轉移,來實現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

就是為了這個自我感覺的良好。沒有任何惡意,只是在一定時間段或場合,就喜歡渲染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頭上多一道光環。

請不要讓你的努力只停留在微信朋友圈上面

03

執著於朋友圈裡那個努力的自己,不如好好把握當下,把現實中的自己變成那樣的人。

微信朋友圈只是一個社交平臺,裡面的自己再優秀,也比不會讓現實生活變得更踏實。

現實才是生活,真的努力遠比只是發圖配文字要難。為不完美可是又不努力的自己很焦慮,是一定會有的。

請不要讓你的努力只停留在微信朋友圈上面

特別是已經努力過,還是和想象中的自己差很多,甚至過後自己還是以前的自己,毫無進展。對比有些人,已經開始小有成就了,然後就更加想塑造一個完美一點的自己來欺騙下自己。

時間是公平的,無論貧窮富有,每人都是24小時一天。一邊說著自己很努力,可是還是沒有改變的人,要反思下是別人看自己覺得努力,還是自己真的努力了。

微信朋友圈裡面的努力,只能在微信朋友圈中有收穫。

關注 ,一個竭盡全力也要成為獨特的陳某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