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今天上午去昌平區為東家的父親選擇陵墓,回來路上,路過明朝的十三陵的德陵。天氣很好,視野清晰,所以停留駐足很久,圍著陵墓轉了好幾圈,思考了很久,感觸頗多。

明朝十三陵、清朝東陵、西陵都是一個地理學的寶庫,是歷代地理大家精雕細琢的作品,代表了我國傳統地理的最高水平,每一次路過十三陵,看到那雄壯清奇的地理格局,不禁流連忘返,有時候呆到天黑,還是捨不得回家。

明十三陵、清朝東陵、西陵的地理格局,是地理師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學習寶庫。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明朝永陵和德陵的鳥瞰

古代的皇陵選址,是一個非常慎重的事情,因為古人公認:

陵墓的地勢關係者後代基業的長久。

但是也有不少失敗的案例,北京昌平十三陵之德陵,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其地形不足以支撐一個皇陵的氣勢,僅僅作為普通家庭的用地,還是可以商量的。本文筆者就德陵的龍、穴、砂、水、向做深入細緻的討論。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德陵山水地理鳥瞰

1、孤人

中國古代把沒有子嗣的人叫孤人,去世後地位很低,無人看管,非常可憐。春節時候,老百姓為孤人的墳加上一把土,這是可以為後代積德的。那些孤人的兄弟的後人,為孤人的墳地放炮、上香、上墳添土,也是可以積德的。

筆者親眼經歷過一次孤人去世的情況,此人一生勤奮苦幹,忙於創業,四處奔波,心地善良,常常幫助本地的窮人,不料剛四十就疾病去世,沒有子嗣。其哥哥心疼,讓我為他弟弟選擇一個穴位下葬。

我聽聞此事,非常讚賞他弟弟的德行和品格,花了很大功夫,幫他選了一個上等穴位。可是最後下葬的時候,家族中的其他長者說,他是個孤人,沒有必要埋一個好位置,好穴位留給其他人吧。最後在懸崖邊上最差的地塊,草率下葬了,其親哥哥也只能默不作聲。筆者每每想起此時,不禁感到可惜。

2、德陵的主人朱由校無後

常人如此,古代的皇帝也是如此。

明朝朱由校(1605年-1627年),即明熹宗,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倒數第二個皇帝),年號天啟,明光宗朱常洛長子,生母選侍王氏,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異母哥哥。

朱由校16歲即位,在位七年,1620年-1627年。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故宮南燻殿藏絹本《明熹宗坐像軸》

朱由校一生有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奈何那時醫療條件不好,均夭折。

長子朱慈燃,懷衝太子,生母張皇后,生下就是死胎。次子朱慈焴,悼懷太子,母皇貴妃範氏,早夭。三子朱慈炅,獻懷太子,母皇貴妃任氏,天啟六年(1626年)六月甍。長女朱淑娥,永寧公主,母皇貴妃範氏,兩歲早夭。次女朱淑嫫,懷寧公主,母成妃李氏,一歲早夭。三公主,早薨。朱由校生前未曾料到自己如此早夭,所以活著的時候,沒有開始建造陵墓。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站在五孔橋,正面看德陵和兩側龍虎

 3、明朝後期,十三陵確實無地可點,德陵選址有些草率

明朝早期的幾個皇陵全部在天壽山下,比如明成祖朱棣的長陵、明仁宗朱高熾獻陵、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鎮裕陵、明憲宗朱見深裕陵、明憲宗朱見深茂陵。後期天壽山下確實沒有穴位了,才選擇蟒山山脈下的穴位做皇陵。

明末天壽山陵區,已經很難找到合乎風水理論的寶地。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帝即位後,開始放棄天壽山陵區,在京畿附近重新尋找新的陵區,最後看好薊州鳳台山一帶,現在的遵化的馬蘭峪。卻不想旋即國亡,所選中的區域,成了清朝的東陵。

天啟七年(1627年)九月。熹宗朱由校過世不久,其弟弟崇禎皇帝繼位,兄終弟及。朝廷沒有花太多心思為他選址和建造皇陵,風水選址有些草草了事,崇禎為其哥哥建陵,也就是德陵,撥款僅僅50萬兩白銀。而明朝其他陵花費甚多,比如萬曆修定陵時,嘉靖的永陵建,花了700萬兩白銀。

德陵位於潭峪嶺西麓,是明代營建的最後一座帝陵,是天啟皇帝朱由校和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德陵的營建,用了近五年的時間,於崇禎五年(1632年)二月,草草竣工。

4、明十三陵簡介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十三陵大局鳥瞰

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按先後順序,分別是:

(1)、朱棣,成祖文皇帝,永樂(1403年——1424年),長陵;

(2)、朱高熾,仁宗昭皇帝,洪熙(1424年——1425年),獻陵;

(3)、朱瞻基,宣宗章皇帝,宣德(1426年——1435年),景陵;

(4)、朱祁鎮,英宗睿皇帝,正統(1436年——1449年)、天順(1457年——1464年),裕陵;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十三陵大局鳥瞰手繪

(5)、朱見深,憲宗純皇帝,成化(1465年——1487年)茂陵;

(6)、朱祐樘,孝宗敬皇帝,弘治(1488年——1505年)泰陵;

(7)、朱厚照,武宗毅皇帝,正德(1506年——1521年)康陵;

(8)、朱厚熜,世宗肅皇帝,嘉靖(1522年——1566年)永陵;

(9)、朱載垕,穆宗莊皇帝,隆慶(1567年——1572年)昭陵;

(10)、朱翊鈞,神宗顯皇帝,萬曆(1573年——1620年)定陵;

(11)、朱常洛,光宗貞皇帝,泰昌(1620年)實際在位一個月慶陵;

(12)、朱由校,熹宗悊皇帝,天啟(1621年——1627年)德陵;

(13)、朱由檢,思宗烈皇帝,崇禎(1628年——1644年)思陵。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德陵羅城鳥瞰

5、德陵地理情況

(1)、後龍簡介

德陵後龍為莽山,高山出脈,兩側開大帳,中抽一脈,奔落下來,層層剝換,左右微微活動,龍身土質肥厚,這在北方地區少見,滿山都是油松樹林,龍身充滿生氣。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德陵的後龍近看

到頭幾節,形如蜘蛛的形狀,所以喝蜘蛛山,後龍細長猶如蜘蛛所吐的細絲,蜘蛛山的兩側伸出長長的枝腳,為蜘蛛的三條腿,前、中、後腿。到頭的一節開兩手,分別為蜘蛛的左右觸肢。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蜘蛛的結構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蜘蛛吐絲鳥瞰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蜘蛛結穴近看

蜘蛛的身軀豐滿圓潤,吃得飽,喝得足,屬於吉祥的蜘蛛,後人當有財又貴。但是此地最大的問題就是穴位在偏出脈上,位於蜘蛛右側中腿腳下,幸好穴後有樂山託了一下。

樂山託穴莫相離,如庫如屏法最奇。

唯有橫龍全在樂,樂山不到穴無倚。

自身脈氣虛弱無力,以後方的駱駝嶺的後駝峰為間龍,樂山非常漂亮,為特樂。駱駝嶺後駝峰,端聳卓立、秀麗整齊、高闊障護、開面有情、貼近穴山,不致德陵穴後過於空缺低矮。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蜘蛛結穴鳥瞰

(2)、龍虎與朝案

墓地左右龍虎纏護緊密,左側為蜘蛛山的右觸肢,為青龍砂,右側陽翠嶺為白虎砂,穴前右水倒左,正前方為神功聖德碑,碑前的河上架有五孔石橋。橋外為陽翠嶺的餘脈永陵墓,白虎過堂,做案山。遠處以鳳凰山為朝山。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白虎作案鳥瞰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明堂鳥瞰

德陵脈氣細小,兩側的龍虎過於高聳、逼壓,潭峪嶺左側的蜘蛛山,右側的陽翠嶺,構成了穴場兩邊的龍虎砂山,兩山對稱夾護,雖然環顧有情, 形體稍嫌高大,以客欺主。同時德陵穴後的石磨溝直接衝射陵墓背後。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石磨溝直接衝射陵墓背後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站在大門前,近看龍砂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3)、水流

潭峪嶺(駱駝嶺)東靠蟒山,北有陽翠嶺,南有蜘蛛山,是一個向西開口的簸箕形盆地。盆地兩邊各有一道河流, 北邊是北大溝, 南邊是石磨溝。

盆地中央隆起一道狹長的小山,這就是德陵的間龍潭峪嶺。北大溝與石磨溝兩條流水,交匯於駱駝山前。交會之後的水流稱德陵溝流水, 右水倒左,然後往南流去。

現場下盤,德陵後龍為卯龍入首,穴前壬字來水,右水倒左,出辛字,穴立卯山酉向正針。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鳥瞰龍虎

6、發脈中出,偏出脈結穴

德陵的後龍為中出脈,但是結穴位置,僅僅是偏出的枝腳而已。雖然枝腳端頭有陰陽轉換,吐出大坪,兩側龍虎護衛,明堂寬廣,但是終究是山間小地,不足以支撐皇家那麼大的家業。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近看蜘蛛山結穴

龍脈的出身,指龍脈分支劈脈的類型,有中出和偏出之分。中出,尤其是得節節中出的龍脈,結穴亦正,多是大地大穴。正脈者從祖山中抽而出,帶中正之氣,落脈曲屈生動,兩百年帶纏護,必為貴龍。出身貴的龍脈,落脈之處兩邊均可看見有開面的肩脈。

偏出之龍,所稟之氣為偏,即使貴而非正貴也。但偏出者亦有貴賤,開帳護送者,為貴,孤龍單出,露筋現骨者亦為賤。如果中抽之龍,在最後一節行龍落脈為偏出,則其稟氣不正,難有大地,德陵就是如此。

相反偏出之龍,在後面落脈是一直中抽,生機勃勃者,亦為正稟,常有中小地。

如果龍脈出身為全偏者,此龍不必尋,為最小的地,甚至沒有地。明朝早期的景陵墓,就是全偏出脈,雖然穴後樂山高聳,但是毫無貴氣,下葬十餘年後,發生土木堡之變,大明王朝的高層被一鍋端掉。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站在門前,正看明堂和朝山——鳳凰山

7、偏出的枝龍與枝腳多是小地

大地一般不會是偏出的枝龍,更不會是偏出的枝腳。明朝後期,天壽山陵區確實選不出位置了,才湊合著在蜘蛛山下下葬,選擇了偏出的枝腳做皇陵。

偏出的枝龍或者枝腳,龍脈都太小。龍小而配大帳、龍虎高大,則僕欺主,控制不了局面。後期的崇禎皇帝只能依靠不斷的殺大臣,控制朝局,最後局面徹底失控。所以大地的龍脈,兩側的大帳、龍虎都要與龍脈本身,形成一定的比例,不宜喧賓奪主,亦不能護衛太弱。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德陵僅僅在偏出的枝腳山而已

枝龍為旁出之龍,其護衛一般為其自身再出,這樣的龍,就像是小富小貴之家,自身帶護衛或家奴而已。如為幹龍,以支龍作其護衛,自身又生出帳作護衛,好像是大富大貴之家,除了擁有家將奴僕外,還統治著外面的千軍萬馬,這樣的勢力龐大,多為大地。但如果本身龍沒有開帳護衛,借支龍來護,就好象光頭司令,不能指揮千軍萬馬。故本身護強,再外側支龍來護,其勢才大。

蜘蛛山的實際上屬於永陵左側的纏護而已,而德陵只是蜘蛛的一支腳,又是蜘蛛山的護砂而已。纏護之砂本身是有起伏之勢,即使到頭結穴,也多是小地而已。就好象奴僕一樣,永遠是奴僕,只是在他自己的家庭中,他可能是家主,小富貴而已。德陵好比是奴僕家裡的小頭目而已,在奴僕家裡也不能做主的。

8、潭峪嶺為間龍

德陵的以蜘蛛山為來龍,蜘蛛的一隻腳下脈,力量實在是太小了,幸好有潭峪嶺(駱駝山)為間龍,力量稍微穩了一下,但終究是扶不起的阿斗。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正看德陵和樂山

從天壽山陵區大局來看,蜘蛛山、駱駝嶺後的祖山——蟒山,也是天壽山的護龍而已。

蟒山氣勢雄偉,脈絡分明,是陵區東部的主要山脈,就陵區整個格局面言, 北方的天壽山為主脈來龍, 西方的大裕山和東方蟒山為從脈夾護,所以蟒山的尊貴程度,遠不如天壽山,所以明朝前期皇帝,基本上不選蟒山為主山造陵墓。

9、潭峪嶺脈前沒有開大坪

潭峪嶺發脈於蟒山第二高峰中部, 由東而西, 蜿蜓而下 。中段二峰突起,酷似駝峰,當地人稱駱駝山。駱駝山延伸至北大溝,山腳一片松林,鬱鬱蔥蔥。

遠遠望去, 很像一隻駱駝在河邊飲水。 洛駝山長二公里餘,跌宕起伏,氣勢磅礴。但是駱駝山脈氣盡頭,星峰下垂,氣脈虛浮,脈前二水交度的範圍,只有十數米的一塊平地,堂局狹小,不足以建陵宮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駱駝山前,沒有開大坪,地形過於狹窄

德陵的穴址沒有點在駱駝山前二水交合範圍之內的形止脈盡之處,而是點在石磨溝南岸蜘蛛山北麓山脈的右側。有人說這種穴法是穴位平移,就是二水交度範圍面當水衝、無法立穴的情況下,將穴位或左、或右平移,於旁山脈止之處點穴。這是瞎說,筆者研究地理穴法多年,考察南北地理穴法,從未聽說有此法度。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鳥瞰德陵明堂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德陵陵寢建築鳥瞰

10、後人情況

實際上天啟皇帝朱由校,去世後,沒有後人,由弟弟崇禎繼位。崇禎沒有心思為其選擇風水寶地,草草了事。朱由校雖然沒有後人,但是其位置對於國運依然有很大影響。其弟弟崇禎,對其哥哥的墓地選址不慎重,王氣下滑,終至不可收拾的地步。

崇禎五年,德陵主人朱由校下葬,12年後,崇禎17年,闖王李自成率一幫農民攻克了北京,明朝自此衰亡。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德陵大門

三十年後,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皇帝被俘,大明基業從此灰飛煙滅。

但是明朝運行二百餘年,氣數也差不多了,任何事物都有生老病死的過程,大明王朝的滅亡與德陵的選址,也撞在一起了。

但是朱家的明長陵和南京的明孝陵,兩個老祖墳,風水依然過硬,後來依然出了很大很大,很優秀很優秀的人物。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五孔橋近看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德陵墓碑,刻:熹宗悊皇帝之陵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欞星門石柱的望天吼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明樓近看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月牙院近看

陳益峰:明十三陵陵區最後一個穴位,蜘蛛吐絲

正面看明樓和石五供

全文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