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錢不夠花嗎?

你錢不夠花嗎?

北京是個全年降雨不超過10次的乾燥北方城市,所以,夏季的暴雨按理說是所有人都期待的來臨:暴雨帶走的悶熱溫度、溼潤清新的乾淨空氣、以及沖刷之後乾淨的街道。

但北京的街道無法承受龐大的雨量,所以總會在雨季的北京看到這樣的場景:男男女女站在地鐵站前,猶豫著是否脫掉鞋衝進過膝的積水中。

你錢不夠花嗎?

那是一個悶熱的傍晚,手機裡躺著暴雨預警的提示短信,簡單收尾當天的工作後,便開始等待下班時刻的到來,預備著一到時間便抓起包趕緊回家。

不想淋雨,更不想脫掉鞋子走進雨中,所以快速地下班回家成了最佳選擇。

做出同樣選擇的必然不是我一個人,所以在平日本就擁擠的13號線上,在那天更是擠出了幾場肉眼可見的感情線,即使汗水與香水混雜讓人不覺愉快。

硬生生從各種人體接觸中伸出了一隻得以喘息的手,便開始刷起了租房軟件:

“還有一個月房子就要到期了——好像又要漲價了——房子太小斑寶跑不開——嗯,再看看吧,儘量選一個大一點的便宜點的房子——或許,只能搬去更遠的地方?”

正在各種選擇各種糾結的時候,手機響了:

是一條短信,來自陌生的號碼。

你錢不夠花嗎?

自從有了微信後,便再也沒有用過短信這種東西,雖然每個月的通話套餐中總是贈送15條短信額度,但幾乎沒有用上的機會。

點開信息,長長的文字看起來毫無邏輯,反應了半天,才勉強捋出了幾個零散的重點:

1、北京熱嗎?

2、上班累嗎?

3、吃得好嗎?

4、有的穿嗎?

結合上面四點的鋪墊,終於看透了這條短信的中心思想:

你錢夠不夠?

原以為是一個N年不聯繫的人妄圖借錢,正在準備翻白眼退出短信界面的時候,看到了落款:楊安林和黃忠賢。

原來,是外公和外婆啊。

你錢不夠花嗎?

外公外婆總是換手機號,三個月前存的號碼已然變成了他們的第五個過去式。

工作繁忙,平日便沒有打電話的習慣,到了週末,也只想在床上呼呼大睡積攢新的能量為下一週做準備。

所以,我已經不記得自己已經多久沒有給他們打過電話了。

你錢不夠花嗎?

地鐵到站的時候,陰沉沉的天空已經墜不住大雨,雖然一出站就拔腿開跑,但終究是趕不上雨滴自由落體的速度。

果不其然,落湯雞一隻。

匆匆衝了個澡以防感冒,便開始處理被雨淹沒的鞋,就在這個時候,手機再一次響起。

這一次,不是短信,是電話。

我接起來,是預料中的口音:

“雨桐啊~我剛才呀,看到你們那邊的新聞,說下大雨了,你淋到沒有呀?”外公如是說道。邊上,還能隱約聽到外婆的嘟囔。

“外公好呀~我運氣特別好~剛到家它們就下雨了~”

“沒淋到就好!吃飯沒有啊?”

“正準備吃~”

“你那個老是吃外賣,對身體不好哦!你要是沒時間自己做,就買貴一點的外賣哈!”

“嗯嗯,外公放心!”

“我看你媽媽發的照片,穿的衣服舊趴趴的,去買點好衣服嘛!”

想了一下,應該是我參加某次活動的照片,那天穿著黑T恤和牛仔褲,看起來確實沒什麼精神。

“我衣服多得很,放心哈外公!”

“唉呀,我家雨桐就是樸素得很,不像其他家娃娃,買這樣買那樣的。”

慚愧得很,小時候在家對穿衣服沒概念,所以總是穿得像個男孩子,對漂亮衣服也沒什麼追求,工作以後便開始臭美各種買買買,但是每次回家我都懶得帶衣服,所以總是穿得像個種地的,且一整個假期都不換,所以外公外婆總是覺得我“太樸素”。

你錢不夠花嗎?

“外公放心哈,我不會虧待我自己的~”

“好好好,那就好,我們就放心啦!”

寒暄著聊了半小時,外公說他們要去遛彎兒了,掛電話前,外公說:

“雨桐啊,錢夠不夠?不夠的話,外公外婆給你,你一個人在外面,要吃好的,穿好的哦!”

26歲,工作三四年的人,早就忘記家裡人給錢是什麼感覺了,於是,在聽到外公說這話時,竟然有點不知道如何回覆,只是機械地說:

“你們放心,我有,我有。”

“那就好,那你好好吃飯哈,我們出去耍了哈!”

“嗯嗯,外公外婆要注意身體健康哦~”

你錢不夠花嗎?

躺在床上,窗外狂風大作,斑寶粘兮兮地窩在我身邊,窩著窩著,便像是要睡著了。

手機不安分地叮叮響,看了一眼,是還沒退出的租房軟件在彈出各種房屋推薦。

你錢不夠花嗎?

他們好像,總是在擔心我沒錢花。

無論是我還在老家讀書的時候、出國的時候、剛工作的時候,還是現在。

在老家讀書的時候,他們說:雨桐,錢夠不夠?這裡有兩百塊錢,你拿著去和同學多買好吃的!

出國的時候,他們說:雨桐,錢夠不夠?外婆沒有多少錢,你揣著這兩千塊,去外面讀書要吃好的,穿好的哈!

剛工作的時候,他們說:雨桐,錢夠不夠?你也工作了,我們不拿多的給你,就兩千塊錢,你揣起去,租個好房子,買套好衣服哈!

現在,我已經工作三四年了,他們還在說:

雨桐,錢夠不夠?

你錢不夠花嗎?

曾經,有人問我,覺得世界上最溫暖的話是什麼,我想了很久很久,也沒給出確切的答案。

是“我愛你”嗎?好像情感太濃烈,遠遠超出了“溫暖”該有的分量。

是“我想你”嗎?如果我還未踏入社會獨自承擔獨自生活,或許這會是一個浪漫的答案。

直到那天,電話那頭的這句“雨桐啊,錢夠不夠?”,讓我陷入了情緒。

在外公外婆的世界裡,我總是錢不夠,不論我是否已經長大,不論我是否已經能自己生活,不論我掙了多少錢。

你錢不夠花嗎?

錢總是能把一個人最狼狽的狀態展現得淋淋盡致。

沒錢的時候,吃不好,穿不暖,住也住不起。朋友露出滿面愁容問上一句:能借我點錢嗎?自己也只能尷尬地搖頭回應:不是不想借,而是我也只是剛剛好而已。

而我的“剛剛好”,其實已經勝過了大部分的人,還有很多人,收入比我低,處境比我難:

在我愁苦17平米帶獨立衛生間的三四千房租時,多的是人還在糾結著如果搬出了地下室,會增加多少生活成本;

在我下單肯德基套餐外送的時候,多的是人即使工作了一整天但依然在回家後下廚房煮一份簡單飯菜,而這樣做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省生活費;

在我旅行回來之後盤算著這筆支出如何能填補上時,還有很多人,都沒有充裕的錢支撐他們出去玩一圈,別說是出國了,甚至連去一趟上海,可能都需要認真斟酌考慮。

但是,真正愛你的人吶,永遠都在擔心你錢不夠用,吃穿用度沒有照顧好,所以無論我過得好不好,他們永遠都會想:

“你,錢夠不夠?”

你錢不夠花嗎?

窗外,暴雨結束的末尾,淅瀝雨點替代了剛才猛烈暴躁的瓢潑大雨,他們溫柔輕輕地灑向樓下的草坪和瀝青路。而天邊,露出了即將落山的太陽泛出的、那一天、最後的橘色陽光。

曾經我還在讀書的時候,有人問我,覺得世界上最溫暖的話是什麼,我想了很久很久,在“我愛你”和“我想你”之間躊躇猶豫。

而現在長大了,工作了,才意識到,這世上吶,哪有什麼最溫暖的話,有的,只是真正把你放在心裡的人,對你最現實、最俗套、也最真實的愛罷了:

“你,錢夠不夠?”

給文章點在看和轉發是最大的肯定與支持哦。

▂▂▂▂▂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