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高質量的會計信息不僅有利於投資者做出正確的決策,而且能為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有力參考。雖然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一直在不斷的完善中,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在分析我國上市公司披露規範的基礎上,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並進一步提出完善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信息;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是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做決策的主要信息來源。除了基本的會計法規和準則之外,我國證監會、上交所、深交所等相關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來促進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然而從近些年的情況來看,會計信息的披露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信息失真的情況也常有發生,給利益相關者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本文基於此,研究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問題,以期為完善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提供一定借鑑。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一、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規範

我國自1990年以來,財務信息披露制度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並不完善到逐步規範化的發展過程,《會計法》、《證券法》、《註冊會計師法》、《公司法》等相關規定的出臺,初步形成了我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規範體系。整體來看,我國信息披露規範由4個不同的層次構成,分別是法律層次、部門規章層次、準則施行層次、以及具體實施細則層次。

中國證監會於1994年1月出臺的《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結束了我國市場沒有統一上市公司會計報表的狀況。該文件首次詳細地對上市公司的年報披露的期限及內容做了規定。隨後於第二年年底,證監會對《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做了進一步修改。1998年起施行的《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首次要求以現金流量表代替財務狀況變動表,並出臺了一些新準則和要求。在此後的幾年裡,上市公司年報的披露在不同程度上不斷地完善。2007年開始施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2014年2月25日,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最新條列修改通告。隨後也不斷進行完善。新修訂與發佈的準則,對於提高財務報表列報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為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形式,財務報告由會計報表、報表附註、以及財務狀況說明書構成。其中財務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總體來看,這些財務信息包括分析性和非分析性2類。分析性財務信息主要包括事後財務指標差異原因分析,事前財務狀況預測2種類型。從信息披露要求來看,證監會對2類信息披露的規定並不相同:一方面,對於事後財務指標差異的原因分析,要求在報表附註中做出一定的說明。如證監會的《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要求:為了投資者更加準確的瞭解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等信息,董事會報告中應對年報中的重要數據與重要的預測性信息做出詳細的分析。另一方面,對於事前財務狀況預測的分析性財務信息,雖然在年報、公告書、招股說明書等各種規定中有所涉及,但是規範性政策並不是很強,且大多是採取自願披露的原則。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二、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現狀分析

(一)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現狀

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主要以年報的方式進行披露。年報裡面的內容主要包含了公司概況;財務會計報告和經營情況;董事、監事、經理及高管人員簡介及持股情況;已發行股票債券情況;其他事項。從近些年的披露情況來看,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質量隨公司的發展而不斷完善。

深交所每年對上市公司的年報披露情況進行監管審核,考核結果分為A、B、C、D4個等級,分別表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從近些年的監管審核結果來看,深交所信息披露考核不及格的上市公司數量在2010年之前處於較高水平,之後有很大改善。考核處於及格水平的上市公司數量呈現出逐年遞減的形式,主要是由於處於良好的數量逐年遞增所致。而除了個別年份有所波動之外,考核水平良好和優秀的上市公司數量呈現出上升的趨勢。但是總體來看,近些年信息披露水平達到優秀水平的公司仍然很少。

(二)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中的主要問題

根據我國監管機構發佈的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監管專題分析報告,近些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報水平總體上有所上升,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方面的問題:首先,信息披露在準確性和完整性方面難以滿足投資者的信息需求;其次,在公司治理和運作方面的披露存在不足;第三,對投資者決策產生較大影響的財務預測信息、行業發展情況、風險性分析等信息披露的實質性不足;此外,在更正事項以及收入確認的合理性和充分性等方面仍有待於提高。

從證監會對年報的監管審核來看,主要存在問題是確認不規範、粉飾報表行為比較嚴重,信息披露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有待於進一步提升。在年報審核中,也發現不少企業信息披露不準確、不完整現象、內控缺陷認定參差不齊等現象。根據年報審核情況,證監會對會計信息披露存在重大問題的企業實行了行政監管措施、紀律處分、以及移送等處罰措施。可以看出,儘管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相對之前有很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信息披露的質量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三、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建議

(一)完善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

上市公司所披露的會計信息質量對投資者來說十分重要,而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信息質量直接受公司內部控制的影響。一旦其內控機制不完善,就很有可能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從而對投資者帶來不良影響。因此,上市公司應當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優化治理結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充分發揮董事會和監事會的作用。此外,上市公司還應加強內部審計的監督,從多方面完善和構建內控監督與評價體系,採用多種途徑杜絕披露失真信息的可能性,以提升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二)加強會計信息的監管和處罰力度

雖然目前有一系列的規範體系來約束會計信息的披露,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會計信息的披露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相關監管機構應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完善監管機制,充分發揮監管機構的功能。對於那些嚴重違反信息披露規定的上市公司,應當加大處罰力度,增加其信息披露失真的成本。此外,第三方對上市公司所披露會計信息的審計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在審計過程中,應當保持獨立性,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審計程序,對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出具客觀的審計報告。

(三)改進會計信息披露內容與方式,尋找信息披露與信息需求之間的最佳平衡點。

在資本市場中,報表是上市公司與投資者及其他利益相關者溝通的主要工具。隨著經濟交易和會計準則的日益複雜,報表中所反映出的信息量正在增大。對於利益相關者來說,他們可以得到與以前相比更多有用信息。但是,另一方面,信息的相關性逐漸降低,一些關鍵的信息常常被淹沒在一串串冗長的信息披露之中。而對於上市公司來說,複雜的財務報告意味著公司需要花更多精力去製作報告,而這些報告對於報表使用者來說,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卻在降低。因此,財務信息的披露需要進一步改進,以在信息披露與信息需求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四)加強會計信息與非會計信息的整合性披露

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除了會計信息之外,上市公司的非會計信息也非常重要。從目前非會計信息披露情況來看,對於社會責任、環境中影響到公司信譽與形象的重大事件等信息,上市公司缺乏披露的意願。對於公司的未來戰略、公司商業模式等方面投資者更加關注的重要信息,也很少做出分析。所披露的非會計信息起不了很大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閱讀量。而且,一些關鍵的信息無法得到有效地整合,這些因素都會使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大大下降。而會計信息與非會計信息互相獨立披露,使得非會計信息的重要性被邊緣化。因此,加強會計信息與非會計信息的整合性,以一種更加簡潔、清晰的方式來提供企業全貌信息的披露方式就顯得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卿固,方欣.註冊制下上市公司自願性會計信息披露探析[J].大連大學學報,2016,37 (04).

[2]張勇海.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02).

[3]鄭芬.關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探析[J].財會學習, 2018, (10).

[4]成靜,彭代斌.大數據管理與會計信息質量[J].中國註冊會計師,2018, (09).

[5]楊晰.內部控制質量與會計信息質量關係研究[J].山東防治經濟,2018,(08).

[6]黃雪堂.淺談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問題及治理對策[J].當代經濟信息,2018,(02).

(關注派可數據,關注更多的 BI 行業分析案例。如果讀者對商業智能 BI 比較感興趣,或您所在的行業和企業有這方面的需求,請隨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幫助企業構建完整的業務指標分析體系。)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派可數據一站式企業級 BI 可視化分析平臺

派可數據(www.packingdata.com) 為企業打造專業的一站式企業級商業智能 BI 平臺,通過標準的數據倉庫建模和前端自助可視化分析平臺為企業構建高度穩健、可擴展的 BI 分析平臺。快速業務模型驅動和豐富的各類業務分析指標庫支撐,幫助企業在最短的時間裡構建有效的可視化分析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