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利益相關者的財務績效評價研究文獻綜述

基於近十年國內針對利益相關者視角的企業財務績效研究的文獻,大致可以將研究成果分為四大類:即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與企業財務績效、利益相關者的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建立方法、利益相關者的財務績效評價指標的選取、利益相關者理論對企業績效評價的影響。對國內企業基於利益相關者的財務績效評價相關文獻進行回顧與總結,以下將從國內方面闡述研究現狀及評述。

關鍵詞:財務績效評價;社會責任;利益相關者

基於利益相關者的財務績效評價研究文獻綜述

一、基於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與企業財務績效評價的關係

鄢貝貝,張凱明,程玉(2015)以69家食品加工類上市公司為例,首先分析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評價的影響,其次利用多元迴歸模型分別從消費者、供應商、員工、股東、債權人、政府、社區、環境八個方面研究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評價的關係,最後通過實證分析得出對消費者、員工、債權人和政府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正相關關係顯著;對供應商、股東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相關關係較弱的結論並給出相應建議。

餘峰(2016)從行業資產組合、經營能力、獲利能力、所有權性質四個角度研究 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評價的關係,通過分析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 利益相關者成本增加與相關利潤收入之間的關係,得出相關傳導機制結論並提出相應解決對策。

張椏楠(2018)通過股東、員工、供應商、消費者、環境和社會承擔責任六個方面結合迴歸分析法研究農業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係,得出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呈正相關的結論。

陳剛,董笛(2018)通過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股東、員工、供應商、政府四個方面的影響,進而從財務績效、人力資源績效、經營績效三個方面分析企業績效對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的影響,從而得出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的相關關係,並給出了提升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良性互動的對策。

二、基於利益相關者的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建立方法

李志鳳(2014)通過對深、滬兩市我國製造業上市公司 2012 年線管財務數據的分析,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全面結合企業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和成長能力進行財務指標的選取,最後跟據複合財務指標值來衡量公司的財務績效。

陳超,周朔(2015)結合目前房地產行業相關財務特點,運用四項財務分析評價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選取相關指標,利用沃爾評分法和層次分析法對房地產行業相關指標進行建立評價模型,最後以萬科地產為檢驗對象,對相關模型進行實證分析。從實證分析中得出兩點建議:(1) 應當將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相結合進行全面的企業財務績效評價;(2)由於各個房地產企業對財務績效評價的角度不同,企業應當結合自身實際經濟狀況、外界環境、員工等進行適當調整。

王春華,梁輝(2016)通過結合利益相關者理論選擇商業上市公司相關財務指標,採用描述性統計分析、相關分析、多元迴歸分析三種統計方法對 企業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的相關性研究,得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態度與財務績效 評價水平成正相關,從長久來看可以提高企業的績效評價水平。

姚喬茜(2017)結合現今對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評價的三種關係(正相關、負相關與不相關)進行討論,基於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分別按照資本形態、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兩個大方面相關財務數據進行構建面板數據迴歸模型,並且結合上市公司進行實證研究,得出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評價成正相關關係。

司璐(2018)以我國滬深兩市 143 家房地產上市公司2017年年度財務報表為研究樣本,運用因子分析法構建綜合評價模型,對各公司綜合能力進行排序,進而提出促進房地產行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基於利益相關者的財務績效評價研究文獻綜述

三、基於利益相關者的財務績效評價指標的選取

劉學青(2010)通過從財務績效評價的方向結合企業社會責任,結合利益相關者相關理念分別從投資者、員工、供應商、消費者、政府、社區和資源環境等 7 個方面構建評價體系,通過評價體系得出企業在生產和經營方面的相關建議。

劉良惠,朱耀(2011)從股東、政府、員工、債權人、社會公益事業和環境等五個方面分析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評價的影響,並且分別從企業經濟責任、法律責任、生態與倫理責任、企業其他社會責任四個方面,進行財務績效評價指標的選取,構建以企業社會責任為基礎的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

楊平娥,馮述娜(2012)以種業上市公司為例,首先講述種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持引導性、科學性與全面性相結合等四中選取原則 ,其次構建財務績效評價指標程序 ,運用選擇方法有分析法、綜合法、交叉法、指標屬性分組法等多種方法進行指標的初選,再次運用發放問卷以及調查問卷分析等方法對初選指標進行完善,最後得出種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高建慧(2016)在“互聯網+”的政策大環境電商行業得以迅速發展,同時也為電商行業財務績效評價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通過對“互聯網+”背景下電商行業財務存在現實問題分析,並且提出相關優化方向,進而在對原有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選取的四項基本能力進行調整,由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四項基本財務評價能力調整為營運能力、償債能力、財務效益、發展能力、非財務因子五項建立相關財務績效評價體系,並以慈溪市電商為例對評價體系進行應用,提升企業財務績效評價準確性、科學性。

賓幕容(2018)結合 當前數字化轉型和新媒體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出版行業迅猛發展,已經 形成產業規模,以以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中出版業公司為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相關數據選取原則,從中挑選14家公司為例,利用這些年度財務有關數據,從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債務風險和經營增長等方面選取相關財務指標,對我國出版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進行評價,並提出優化我國出版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的若干建議。

四、利益相關者理論對企業績效評價的影響

劉雅楨,謝瑞峰(2008)將我國企業實際情況與西方學者實證研究相結合,研究我國企業利益相關者理論的企業績效評價,通過建立企業績效評價體系,分別從財務、社會、企業內部能力、顧客價值四個方面進行建立企業績效評價體系,分析企業與利益相關者的關係從而得出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績效的需求。

溫素彬,方苑(2008)從利益相關者的相關理論入手,結合企業資本來源的不同形式,從貨幣、人力、生態、社會四個方面對企業與資本相關的利益相關者進行研究,並且構建社會責任的利益相關者模型,以46家上市企業四年的財務數據為基礎進行實例研究,並且得出結論。

金花(2017)基於利益相關者理論分析高校財務績效存在相關問題,以對高校財務績效評價的影響入手,分別從政府、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三個不同角度提出優化高校財務績效評價的建議。

五、結束語

本文主要結合國內現有文獻進行分類彙總,本文主要從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與企業財務績效、利益相關者的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建立方法、利益相關者的財務績效評價指標的選取、利益相關者理論對企業績效評價的影響四個方面進行闡述,分別從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角度進行分析得出相關結論和解決對策。

參考文獻:

[1]賓幕容.出版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及優化建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20).

[2]司璐.基於因子分析法的企業財務績效評價——以房地產行業為例[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17).

[3]陳剛,董笛.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關係研究[J].商業經濟,2018(09).

[4]張椏楠.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係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05).

[5]姚喬茜.從利益相關者角度分析CSR與財務績效的關係[J].會計之友,2017(19).

[6]金花.基於利益相關者的高校財務績效評價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15(06).

[7]高建慧.電商企業財務評價體系的創新——以慈溪市為例[J].現代商業,2016(32).

[8]餘峰.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及其傳導機制[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33(02).

[9]王春華,梁輝.企業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的相關性研究——以商業上市公司為例[J].會計之友,2016(04).

[10]鄢貝貝,張凱明,程玉.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係的實證研究——以食品生產加工類上市公司為例[J].財會通訊,2015(12).

[11]陳超,周朔.運用沃爾評分法評價房地產企業財務績效——以萬科地產為例[J].經營與管理,2015(01).

[12]李志鳳.基於主成分分析的我國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基於深、滬兩市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綠色財會,2014(04).

[13]楊平娥,馮述娜.種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財會通訊,2012(32).

[14]劉良惠,朱耀.構建以企業社會責任為基礎的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探討[J].財會研究,2011(17).

[15]劉雅楨,謝瑞峰.基於利益相關者理論的企業績效評價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08(17).

[16]溫素彬,方苑.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係的實證研究——利益相關者視角的面板數據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8(10).

[17]劉學青.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財務績效評價體系構建[J].特區經濟,2010(04).

基於利益相關者的財務績效評價研究文獻綜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