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利奇馬又迎來莉莉!神話中大風之神“風伯”的前世今生

最近是颱風大熱季,剛送走了颱風“利奇馬”又迎來新臺風“莉莉”,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多朋友就會問:“在古代有沒有颱風啊?”答案是:“當然有啦!”

據史書記載,古代把颱風叫颶風,到了明末清初改稱“飈風”,近代才正式叫做“颱風”,颱風的名字來源於廣東等沿海地區“大風”的方言。

在遠古時期,人們對臺風沒有太多保護措施,颱風一到,整個生態平衡都被打亂了,久而久之,基於對大自然的恐懼,逐漸衍生出一系列的風神崇拜。

走了利奇馬又迎來莉莉!神話中大風之神“風伯”的前世今生

風神即風伯。風伯的“伯”並不是鄰家大伯的意思,古語中:伯通王,風伯就是大風之王。最早提到風伯的著作當然就是上古第一奇書《山海經》。

《山海經 大荒北經》原文:“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 《山海經 中山經》原文:“又東南五十里,曰風伯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痠石......”風神在炎黃大戰中一度成為蚩尤的頭號戰力。

《山海經》中,結合為數不多的風神記載,得出一個結論,風神風伯就是禺強(風神及海神),《山海經》中的四方之神,上古神話F4之一(作者曾在之前發佈的文章中,介紹過禺強的強大傳說,可查閱)。隨著漢代以後道教的創立及興起,風伯又無縫連接到道教神話中,名字被叫做飛廉。風伯、雨師、雷公、電母正式成為天氣預報四神,在《西遊記》等名著中打起了醬油。能力逐漸低微,甚至成為龍套角色被光大群眾嘲笑。在這裡,作者就不得不為風神正名了。

走了利奇馬又迎來莉莉!神話中大風之神“風伯”的前世今生

以風神的神性及神格,在各國神話裡面都屬於頭部大神,例如西亞蘇美爾神話中,風神叫做恩利爾,就是利用洪水毀滅世界的元兇(諾亞方舟的神話雛形),甚至於在印度阿三的神話中風神都是個不可一世的傢伙。

印度神話(婆羅門神話)中,風神的名字叫做伐由。關於伐由,有個家喻戶曉的傳說:伐由在天上飛,看到下界有個母猴子很漂亮,然後就下界與母猴子相愛,兩者生了一個小猴子叫做“哈努曼”,“哈努曼”繼承了風伯伐由的神力,強大無比,以為太陽是個桃子,要吃太陽,被天帝因陀羅打翻在地。伐由看到自己兒子被欺負了,索性躲進了山洞,從此人間無風無雨,苦不堪言。眾神恐懼,只能找到風神伐由,請求他的原諒......

而這個小猴子“哈努曼”,更是被很多磚家認為是“孫悟空”的原型。其實這是完全不搭的。哈奴曼對於印度神話中三大主神都是十分的尊敬,不敢亂言,甚至為了向毗溼奴大神宣誓忠心,撕開自己的胸口以表忠誠,這動作在印度很多關於哈努曼的雕像都可見到。孫悟空,就是一個只服自己不服權貴的叛逆青年。兩者性格上就完全不同。舉個例子:有人非說法海的原型就是活佛濟公......原因就是:1、兩者都會法術。2、兩者都是和尚。3、兩者都很出名......

走了利奇馬又迎來莉莉!神話中大風之神“風伯”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