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發現鯨落!一鯨落,萬物生...

3月10日,中科院“深海勇士”號搭載著“探索一號”載人潛水器進入三亞的海底。

在深海探索了近一個月之久後,科研者們在昨日宣佈了他們的重大成果——我國海域中發現了首個鯨落!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在南海的海底,拍攝到一隻3米長的鯨魚屍體。它死亡的時間不算太長,身上大部分的肉質都已經被其他生物吞噬,只留下了尾部少量的肌肉,等待更多食客的到來。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一隻死鯨,如何談得上是個好消息?

當鯨魚年老或傷病,或它們不再有力氣浮上海面時,用肺呼吸的它們就會因長時間無法換氣,溺水而亡。

對於水生動物而言,生於海,死於海,這樣的死亡充滿著悲情的色彩。但當一隻鯨的屍體墜入深海,並永遠在此沉眠時,帶來的卻是生命輪迴的奇蹟。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不似淺海的溫暖和物種豐富,深海寒冷、荒涼,養分資源非常匱乏,更像是一個寂靜的墓園。

但這種龐大巨獸屍體的到來,卻成為無數生物的天堂。一次鯨落可以至少養活1萬多個生物體,它們吃在這裡,住在這裡,形成繁榮龐大的生物群落,延續數十年,甚至上百年。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鯨的生命尚只有幾十年,而他們的死,卻能為荒蕪的深海,帶來一個世紀的生生不息。

這種在鯨魚死亡後,沉入2000米以下海底,形成獨特生態系統的現象有個浪漫的名字——鯨落(Whale fall)。

一鯨落,萬物生。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鯨落“花蕾”

01 一隻鯨的來世

2009年,加州蒙特利灣一組海洋研究人員乘坐潛水器探訪海底,在海洋的深處,一切並非人們想象的那麼美麗。

45分鐘的駕駛過程裡,1,900英尺下的海只有黑暗和寂靜,屏幕上唯一偶爾閃現的動態事物,就是被潛水器和氣流帶起的沙塵和氣泡。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突然間,面前出現了一座“城堡”,那是一頭10米多的鯨落。當探照燈照亮它時,眼前的景象令幾個研究人員熱淚盈眶:

在這隻幼年座頭鯨屍骨上,一切迸發著與貧瘠的深海完全不同的生命力。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加州花蕾鯨落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蒙特利鯨落

海膽和各種顏色的海星身子低下緊緊排列著,一群優雅的水母穿過它的胸骨,一隻盲鰻被潛艇嚇到躥向遠方。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巴西境內的鯨落

而當探測頭拉近,他們發現幾乎還是完整的鯨落上還附著一團團綠色的海藻和淡粉色的微生物群。貝類在鯨落上攀附成了像教堂一樣的尖塔,上方有銀鱈遊過。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死亡竟能如此轟轟烈烈,生機勃勃,其中的奧秘更是令人感嘆。

鯨魚死亡到形成鯨落的時間可能會很長,由於鯨魚體型龐大,往往要幾個月才能真正沉底。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蒙特利灣鯨落

在鯨不斷下墜的過程中,它巨大的身軀會吸引各種食腐生物前來覓食,而當鯨落形成,一套精密而神奇的生態系統才正式開始構成:

這個生態系統會經歷四個演替階段,每個階段有不一樣的“食客”和“住客”光顧。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首先是“移動清道夫”階段,這時遊動性的食腐動物是鯨落主要的客人。剛剛沉入海底得到鯨魚有大量的肉和脂肪,帶給如盲鰻,睡鯊,還有少量的石蟹、鼠尾魚和數百萬只兩足動物盛宴般的款待。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蒙特利灣鯨落

這些清道夫們會一群一群覆蓋在死去鯨魚的身上,分食它的肉體。一隻鯨魚每天可以為食物匱乏的深海提供40-60公斤的珍貴養分。

5噸重的小鯨可以維持它們4個月的生機,而35噸的巨獸則可以讓周圍的動物們飽餐9個月,甚至是2年。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當清道夫們在鯨落身上找不到足夠的食物時,它們離開,鯨落生態第二個階段登上舞臺。

這次的客人嬌小很多。鯨落會被多毛綱,漣蟲目和一些蝸牛為首的軟體動物包圍。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蒙特利灣鯨落

甚至還有一些物種,是從未在其他環境中被發現的,科學家們認為,鯨落在這一階段就已經培養出了屬於自己生態系統的新物種。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食骨蠕蟲就是鯨落誕生的特有物種

這些動物是在食腐動物遊走後,前來“撿漏”的。他們吃掉在地上的組織碎片,鯨魚骨骼中被清道夫們留下的沉澱物也是它們的食物。

由於是來吃別人剩下的,這時就被稱作

“機會主義者”階段。別看只殘留了人肉眼難以辨識的養分,但這些物質仍可以為生物們提供4-5年的生存空間。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當這些也被蠶食殆盡,鯨魚的死亡又進入了新的階段——硫化階段。

數量龐大的厭氧細菌會進入被“機會主義者們”啃食乾淨的鯨魚骨中,分解骨骼中的脂質,並排出硫化氫。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雖然硫化氫對人體和很多海洋生物都是有毒的,但這些被鯨魚引來的“化能自養細菌”。也能給海底的貽貝、蛤蜊、帽貝和海螺等生物提供充足的養分,讓他們在骨架周圍攀附生長。

由於鯨魚骨架中的脂質相當多,這個硫化的過程相當漫長,可能需要50年,甚至100年。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1988年發現的加州鯨落

而當死去的鯨魚終於被從裡到外,從皮肉到骨血啃食完時。它的“來世”甚至還沒有結束。

一些學者認為,當鯨落終於被消耗殆盡,失去了最後一絲養分,它破碎的骸骨中含有的礦物質,會成逐漸脫去魚骨的外形,變成一座座礁岩。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等到那時,你雖然再也見不到鯨的身影,卻能看到無數動物棲居在它化成的礁岩上。這一次,它會在海底安睡更久,直到化成一粒沙。

從魚群,到軟體動物,到細菌,到貝類,數以萬計的生物繁衍生息近百年的時光,全都要從一隻鯨魚的墜落說起。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鯨魚的死亡,就是生的希望。而尋找這份希望的科學家們,則有著不同於鯨落苦澀浪漫的另一種故事。

02 尋找鯨落的人們

每年有約有70000頭鯨魚在遷徙路線上死亡,但由於下沉的地點隨機,學者們在茫茫汪洋中尋找自然鯨落,如同大海撈針。

每一個研究深海生態系統的人,都渴望親自探訪,研究鯨落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奧秘,但這幾率如此微小,全世界也只不過發現了50座而已,可見我國科研人員的發現有多麼令人驚喜。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研究鯨落的迫切下,尋找鯨落的人們發掘了人造鯨落的方法——將在海灘上擱淺而亡的鯨魚,送回海底,再加以追蹤。

只是這個過程,要比自然鯨落的形成艱難很多,畫面一點都不唯美,甚至一度混亂。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格雷格·勞斯

美國海洋生物學家格雷格·勞斯,為他觀察的第一隻鯨落,接收了一隻擱淺的鯨魚。

他和團隊必須先把數十噸重的鯨魚拖走,再綁到船上。

而與在海中死亡不同,鯨魚擱淺後體內會迅速產生氣體,使鯨魚鼓鼓的,很難沉下去。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一隻擱淺的鯨

學者們不光要拖鯨,還要幫鯨綁幾噸的金屬配重。鯨分泌的油脂很多,在搖晃的甲板上,學者們不斷滑倒。

眼前這隻巨獸在沙灘上暴曬了幾日,身體已經腐爛,帶著極其難聞的氣味和醜陋的外表。整整24個小時不眠不休的勞作後,格雷格·勞斯團隊的鯨魚遺體終於消失在清晨波濤之下。

人們身上佈滿了臭味,腥味,血跡,但鯨魚沉入大海時,所有人都盯著海面露出了笑容。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格雷格·勞斯團隊在人工鯨落之後

格雷格為這隻醜陋腐爛的鯨起了美麗的名字——花蕾

。因為他知道,當它重新深眠海底,它終會綻放生機。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四年後,年邁的格雷格已經退休,後輩學生們回到海底看望“花蕾”。它身上附滿了各種顏色的生物,就如同真的開出了一朵朵絢爛的花。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由Armando Veve為花蕾繪製的插圖

鯨的生命是有盡頭的,但生命力卻可以不斷延續。

正如那些為了尋找鯨落奧秘的人類,一代又一代尋找真理和希望,這也許就是人類最寶貴的生命力。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生於海洋,葬於海底。

理性與浪漫,科學與宿命,在一隻鯨身上發生著奇妙的交錯。

一鯨落,萬物生,生生不息...

中国首次发现鲸落!一鲸落,万物生...

sources:

https://www.audubon.org/magazine/november-december-2009/dead-whales-make-underwater-feast

https://www.newyorker.com/science/elements/a-whales-afterlife

https://allyouneedisbiology.wordpress.com/tag/whale-fall-stage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