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欣賞《唐詩三百首》中張旭的《桃花溪》一詩?

影視蜃樓


這是一首情韻悠長,意境深邃的小詩。今天就讓我們跟著詩人構思婉曲,意境若畫的生花妙筆,一起走進嚮往中的桃花源。

古詩今譯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迷濛的野煙外,溪水深處似乎有一座長橋,高高地架在那裡,宛如雲中彩虹。正苦於無人引路,那飄流著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漁船在輕搖。

我到石磯旁去問向漁人打探:一片片鮮豔的桃花瓣,隨著清澈的溪水不斷漂出,卻不知那傳說中的世外桃源在清溪的什麼地方呢?

詩的寫作背景

張旭所寫的這首《桃花溪》,相傳是根據陶淵明《桃花源記》所寫。因為根據歷史記載,張旭曾為常熟尉,後入京官拜金吾長史,並無確證說他曾到過桃 花溪。但這並不妨礙詩人發揮他的想像力。

張旭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和詩人。精通草書,狂草最為著稱,與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舞,並稱為“三絕”。相傳他最是嗜酒,世呼為“張顛”。因張旭嗜酒,杜甫將其列入“飲中八仙”。遺憾的是詩僅存世六首,但都構思新穎,意境幽深,都是寫自然景色的絕句。

詩詞賞析

“隱隱飛橋隔野煙”,第一句就給人一種誤入桃源的感覺。

山路幽曲,溪水漫長,一座飛橋似隔著迷濛的野煙橫跨在小溪之上。一個“隔”字十分傳神,將環境的迷離恍惚,以及誤入桃花溪如臨仙境的感覺傳神的刻畫了出來,創造了一種神秘的氛圍。

當年武陵的漁人就是從這裡出發,駕著小舟發現了那個神秘的洞 口,進入到桃源仙境的。今天的桃花溪依舊是桃花逐水流,我能幸運的來場奇遇嗎?

被景色陶醉的詩人正苦於無人引路,湊巧的是溪邊岩石畔停靠著一隻漁舟。莫非當年的漁人在此隱居?從尋路到問路,將神秘的氣氛又進了一層。

後兩句是則是詩人的問話,表達出迫切的尋仙願望,“盡日”說明詩人已經久久徘徊,依然未得如願,一種急切的心情躍然紙上。他此時已經是急不可耐了,眼前的桃花既然是從洞口裡流出來的,那眼前的漁人也肯定是武陵人了。如果今天能和他結伴而行,或許能走入那神秘的洞口呢? 口氣與《桃花源記》中的描寫完全一致。詩人到此結尾,又給人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

桃花源的真實地點

桃花溪在桃源縣的桃花源風景區內。風景區裡群山環抱,風景秀麗。

相傳因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而得名,自唐代就有人開始就在這裡修建寺觀,現在的建築和旅遊景點則多為清代所建。

景區內有“桃源佳致”碑、菊圃、桃花觀、方竹亭、集賢祠、躡風亭、揮月亭、水源亭以及歷代詩人的題詠和碑刻。

“桃源佳致”碑不遠,就是“桃花源”牌坊,過了牌坊便是桃花溪。溪上有窮林橋、遇仙橋。順著溪水盤旋而上,便到了水源亭。水源亭邊是桃花潭,潭的上方就是傳說中的秦人古洞。

據《清一統志》載:“湖南常德府,桃花溪在桃源縣西南二十五 裡,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

桃花源是文人心中的一個情結。

由於《桃花 源記》的廣泛流傳和對陶淵明隱逸情懷、高潔人格的追慕,使得“桃 花源”已成為精神世界和文化中的一個符號。

這首詩通過描寫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對漁人的詢問,抒寫一種嚮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詩由遠外落筆,寫山谷深幽,煙霧朦朧,仿若仙境;然後寫桃花流水,漁舟輕泛,問訊漁人,尋找桃源。構思婉曲,情韻悠長。

清代《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孫洙)更是評論這首詩說:“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記》。”

王維也曾有一首《桃源行》: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詩的意思同這首《桃花溪》相似,也是追問桃花源的所在。


美人絕色


“草聖”張旭,唐代著名書法家,其狂逸的書法風格受到了後世極高的評價,是中國書法史上極具影響力的一位人物。同時,他也是一位詩人,不過詩歌作品的影響力就沒有書法那麼大了。

他的詩歌大都分散收錄在各書中,《桃花溪》就是很棒的一首,由於張旭寫下這首詩的時間是在唐朝由盛轉衰期間,社會各階級矛盾凸顯,繁盛時的美好已然在快速消退,詩人有感而發。再加上唐朝很多詩人受到了陶淵明的田園詩影響,張旭也是其中之一,因而《桃花溪》的意境和思想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桃花溪》的創作也受到了詩人書法心境的影響,而繪畫與書法亦有著相同之處,於是品讀這首詩,會發現詩歌呈現出了一副絕美的山水畫。年代已然久遠,很多書法作品都已失傳,假設可以看到張旭寫下這首詩的手稿,那麼肯定會享受到一場視覺盛宴——書法的絕妙和詩中蘊含的山水畫。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詩歌首句“隱隱飛橋隔野煙”寫出了遠望之景,視線所及,會影影約約看到一座橋,橋之間有云霧繚繞。詩人巧妙地將動、靜之景進行了轉換,說看到的橋像是飛起來一樣(靜橋變動),雲霧卻靜止在了橋後(動雲變靜),雲與橋渾然一體。此處與《桃花源記》中的“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有著相似點,兩位作者都是望見了山,只不過視線和山的高低不同罷了;也都是尋找到了一處絕佳的世外桃源,是作者心中理想所在,空靈夢幻。

詩人經過了一番陶醉,從遠望“影影”到“石磯西畔問漁船”,進入了探查階段。詩人看向清澈的溪水,輕輕撞擊河邊凸起的岩石,輕輕搖曳的漁船,於是他情不自禁地跑去詢問輕搖小船的漁人。因為之前視線中看到的美景,才有這一句的“問”。此時詩意又貼近了《桃花源記》中的“緣溪行,忘路之遠近……漁人甚異之”,有溪水有漁人,畫面產生了重疊,而這重疊卻正是詩人內心的嚮往所在。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是詩人所“問”之事,桃花整日隨著溪水漂流,流出清溪的洞口在哪一邊呢?現實中的河流是否有桃花漂流,對於我們來說並不知道。即使有,那麼桃花一定是從某一個洞口之中漂流出來的嗎?我們也並不知道,或許詩人也不知道。

這裡的洞口,也正是《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所指的那個洞口。因此不難知道,此時是詩人的幻想,他見到如此優美的景緻,便想到了陶淵明所營造的那個世外桃源,可見他對與世無爭、祥和幸福的生活環境的嚮往。我們知道陶淵明營造的世外桃源在現實中是很難存在的,張旭借《桃花源記》也散發出了一種嚮往而不可及的無奈和愁苦。現實與理想總會有所差異,一個人對美好的追求是永遠不會放棄的,即使外界環境發生了多大的變化。

在封建君主集權制度下,每個朝代都會有起起落落,而古代的文人面對這種起落,會分為兩種思想,一是積極應對,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對局面產生改變,如杜甫、辛棄疾、陸游等詩人;二是採取避世態度,歸隱山野,遠離世俗紛爭,這些人大多是以陶淵明為代表的田園派詩人,從《桃花溪》可以看出張旭也有著這樣的想法。


書評菌


《桃花溪》是一首曠世佳作,為唐朝人張旭作。此詩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中。
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張旭,世稱“張顛”,被杜甫歸為“飲中八仙”之一,善於寫草書,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並稱三絕。

此詩另一題作《桃花磯》。桃花溪在今湖南桃源縣西南,源出桃花山。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飛橋:臨空架設的橋樑。
石磯:水邊露出的岩石。
此句意為:隱隱約約的,相隔著野外菸霧可以見到那飛縱的橋樑,我在河邊岩石西面相問於漁船的漁夫。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盡日:整日,整天。
此句意為:這桃花整日隨著流水飄去,請問傳說中的桃花洞在清溪的哪一邊?
此詩述追慕隱者之意。詩人顯然借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文意——《桃花源記》是一個傳說,記載了武陵漁人沿溪而行,在一片桃花林盡頭看見一山洞,入洞看到“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世外仙境。陶淵明身在南北分裂的東晉朝,因戰火紛飛想隱居山林而作《桃花源記》。
此詩善於寫景,採用畫論的“虛白”之法,營造出無筆墨處卻是飄渺空靈的境界。首句寫雲煙飄渺處隱約可見的“飛橋”;二句寫詢問漁夫,彷彿在詢問傳說中的武陵漁人,隱有歸隱之意。三四句寫詩人相詢漁人——傳說桃花洞在何方?已有歸隱之意。
全詩描寫由遠及近,戛然而止,創造出一個亦真亦幻的勝境,不禁引人遐思。全詩空明而情感迫切,而又清新喜人,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詩。
清人荷塘居士孫洙在《唐詩三百首》裡評道:“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記》。”

謝小樓


張旭的《桃花溪》一詩受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的靈感和影響所作。在東晉政治昏暗、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的背景和大環境下,陶淵明作了這篇《桃花源記》,以表達對百姓安居樂業的嚮往。張旭在作《桃花溪》一詩時,唐王朝正處在下坡階段,往日的繁榮盛世早已不再,因此《桃花溪》這首詩也蘊藏著詩人張旭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桃花溪》全詩如下: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詩的大意:

高橋在迷濛飄渺的雲霧籠罩下若隱若現,我在溪水西畔的岩石堆處向漁船上的漁人問路。飄落的桃花片整日裡隨流水漂盪,山洞在清溪的哪邊?

詩意賞析: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飛橋”呈飛旋狀,之所以稱橋為“飛橋”,是因為它高高地懸在空中,像飛一般。“野煙”指恣意飄蕩的雲霧,可能雲霧太多太密集了,因此高橋隔著雲煙時隱時現,宛若遠離人間煙火的仙境。“石磯”指水中的岩石,詩人張旭將自己融入畫面,在溪水西畔的岩石成堆地帶詢問漁船上的漁人,給讀者以身臨其境之感。那麼詢問的是什麼呢?詩的最後兩句給出了答案。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凋落的桃花片整日裡連續不斷地隨溪水流淌,山洞在清澈的溪水哪邊呢?“洞”指前往桃花源的洞口,陶淵明在《桃花源記》寫有:“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文字的二三事


《桃花溪》是張旭以七言絕句的形式表達自己對世外桃源的嚮往之情。

張旭最著名的應該是他的草書,和李白的詩歌、裴浩的劍舞一起被人們稱為“三絕”。其實張旭的詩也很有特色,尤其是他的七絕詩更為突出,以詩歌的成就,當時和張若虛、賀知章、包融一起被稱為“吳中四士”。這首《桃花溪》就是張旭的一首七言絕句。

桃花溪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從格式上看

作為七言絕句,起句“隱隱飛橋隔野煙”,平仄為“仄仄平平仄仄平”,為仄起押韻格式,由此推出全詩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首句押韻。兩聯之間,平仄相粘。一、二、四句“煙”“船”“邊”和韻,完全符合七絕近體詩的格式規則。

從創作背景上看

張旭出生在唐朝開元年間,並做過常熟縣的公安局長(縣尉),做過長安城御林軍的秘書長(金吾長史),仕途雖無坎坷,卻也沒有大的發展。在經歷了開元盛世,而至天寶年的由盛轉衰,難免也偶爾會有歸隱山林逃避亂世的想法。所以到了桃花溪旁,也就想起、念及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那個沒有塵世煩擾又純淨安寧的地方。

雖然沒有證據證明張旭到過桃花溪,但是自從陶淵明《桃花源記》一出,幾個朝代更迭,桃花源已經成為文人心中的一個情節,一個心嚮往之的理想世界,既使張旭真的沒到過桃花溪,也不影響他對理想精神世界的嚮往。正如王維沒去過桃花源、桃花溪,也一樣寫出絕美的《桃源行》。

從內容上看

這首詩的題目是《桃花溪》,桃花溪就是陶淵明《桃花源記》中記述的桃花源所在地,看到桃花溪我們就能想到桃花源,所以張旭直接以所見之景作為題目,要寫的是桃花溪的美景,要抒的也是桃花源之情,借景抒情本就是詩人的慣用手法。

詩的意境很美,帶給我們很強的畫面感。

“隱隱飛橋隔野煙”,第一句就把我們帶進了如仙如幻的美景畫面中,空山野古,雲煙繚繞,兩山之間的長橋在雲煙籠罩中若隱若現,恰似架起通往仙境的飛橋。尤其是“隔”字十分巧妙,將雲煙繚繞的仙境與現實中的詩人隔離開來,為仙境增強了神秘感,那仙境裡是否就是世外桃源啊?

“石磯西畔問漁船”,這一句為畫面增添了新的景象,石磯和漁船。到這時我們才發覺詩人所在的位置,那就是溪邊,詩人站在溪邊看“隱隱飛橋隔野煙”是遠景,鏡頭慢慢拉近,由遠及近看到了石磯、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鏡頭進一步拉近,眼前又出現了桃花、流水,至此,一副完整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遠處是空山、雲煙、飛橋,眼前有石磯、漁船,腳下是桃花、流水,此時的景色已是令人陶醉。

美景寫罷,詩人問漁船又問的什麼?

"洞在清溪何處邊”?這是詩人急切想知道的,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所說桃花源的神秘洞口在哪裡呢?其實漁船、桃花、流水一出來,詩人的迫切的心情就呼之欲出了,這船伕是武陵人嗎?這水是不是桃花源的流水?這花是不是桃花源的桃花?看樣子桃花源離此不遠了。

王維是“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而張旭卻主動詢問“洞在清溪何處邊”?與王維相比,多了一份迫切的心情。

一句問話,由實到虛,全詩戛然而止,其實詩人的心情就藏在這一問之中,那就是我要去桃花源,我向往那世外桃源和美好的生活。

“洞在清溪何處邊”,一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亦如“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答與不答已經不重要了,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想象和無窮的餘味。

至此,這首《桃花溪》的意思也就清楚了:

遠看高山野古,雲煙繚繞,有那若隱若現的空中飛橋相隔,

站在桃花溪畔,石磯西邊,看到飄蕩而來的漁船急切詢問:

這桃花整日隨著溪水流過,那桃花源的洞口在哪裡呢?

景色有遠有近,心情有實有虛。無論遠景還是近景,都在眼前,只有那桃花源猶如天人之隔,可追而不可及,只能放在心裡。

富有浪漫主義情懷的草書大家張旭,將他的世外桃源夢濃縮在這短短的四句詩中了。


朋友A朋友


《桃花溪》原文如下: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譯文如下:

山谷雲煙繚繞,溪流上的橋若隱若現;我走到岩石西側向那捕魚歸來漁夫詢問。這裡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嗎?你可知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邊?

我覺得賞析一首詩歌,應該要了解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包括詩人生平、詩人創作時的境遇等信息,但是這首詩是不是張旭寫的,其實文學界有爭議,有人認為這首詩是宋朝蔡襄所作的《度南澗》。大家可以搜索下《度南澗》,詩歌的內容和張旭的《桃花溪》是一樣的。

既然無法得知詩歌的創作背景,我們只能從詩歌的內容上進行賞析(caice)。

“隱隱飛橋隔野煙”,就是描述遠處的景色,有高高架在山谷上的橋和雲煙,可以想象下我們站在山上的某一高處,看著眼前的雲海和忽隱忽現的一座橋,給人一種神秘感,好像是仙境。

後面的三句,主要就是說詩人因為當前的景色,想起了陶淵明的桃花源,便去詢問駕船歸來的漁夫。對話應該是這樣的:

詩人:嘿...船家,你好啊,今天打的魚多嗎?

漁夫:你好,今天的收穫一般,也就二十幾條魚吧,下個月的伙食費是有了。

詩人:那不錯了。問你下,為什麼這條溪流裡的桃花連綿不絕啊?難道這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嗎?那你知道桃花源東口在清溪的哪邊?

漁夫:我們這裡盛產桃子,這條溪流的上流沿岸種植了很多桃樹,這個季節正好是桃樹開花結果的時候。好了,沒空和你瞎扯了,我要去集市賣魚了。

詩人:好,謝謝你啊


Boy先生成長日記


《桃花溪》張旭

隱隱飛渡隔野煙,

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水流,

洞在清溪何處邊。

[賞析]

桃花溪今在湖南省桃源縣西南,源出桃花山。張旭在詩中暗用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意境來泛詠桃花溪的秀美景色。

詩由遠處落筆,寫深山野谷,雲煙繚繞;溪橋若隱若現,悅若在虛空裡飛舞。靜止的橋和浮動的野煙相映成趣,合力營造了一個朦朧、幽深、神密的境界,令人如入仙境。"隔"字則使這兩種景物交相映襯,融為一個藝術整體,並暗示了詩人所處的角度是站在遠處觀望。

然後畫近境,由實及虛,桃花流水,有漁舟在輕搖,詩人佇立在石磯旁,問"洞在清溪何處邊?"表達出詩人對世外桃源的嚮往之情。淡淡幾筆就將桃花溪的輪廓勾勒出來,一個"問"字將詩,自己也納入了圖畫之中。

粉紅的花瓣讓詩人不由想到《桃花源》中那"林盡水源"彷彿透著光亮的"洞",而且詩人似乎也真的相信了這"隨水流"的桃花是從桃源中流出的,便向漁人發問了,有力地表達了詩人嚮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全詩至此戛然而止,但末句提出的問題卻引人發出遐想,更是趣在墨外。

欣賞這首古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