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青春不迷茫,為什麼很多人讀了研究生變得不快樂了?

今天在某公眾號看到這樣一篇文章,題目是“為什麼很多上了碩博的人反而不快樂?”小編看到後滿臉的問號?總覺得這個題目哪裡怪怪的!

誰的青春不迷茫,為什麼很多人讀了研究生變得不快樂了?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帶來一篇我們投必得知乎機構號在知乎上的問與答:

原問題是:為什麼很多人上了研究生變得不快樂了?

先來拆解一下問題:很多人,上了研究生,變得不快樂。原因是什麼?

在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說一下這個命題背後暗示著的一個假設:很多人,沒上研究生,依然很快樂。這種例子很多。我的大學同學,很多本科畢業後,就回到家鄉,工作結婚生寶寶,一路波瀾不驚地走過。朋友圈裡曬娃曬美食,小確幸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人生的快樂,氤氳在三餐四季的煙火裡。

而有的人,選了一條在當時看上去更上進,似乎更容易成功的路——讀研。結果卻變得不快樂,甚至崩潰了,抑鬱了。這大概就是這個問題要問的。

接下來咱們正面回答,愛講故事的投叔,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也正是一個讀研之後不快樂的故事。

無論在讀研期間遭遇過多少不快樂,很多朋友最終情緒的崩盤都在畢業前,原因除了長期以來的怨念積累,其它的不外乎畢業壓力和就業壓力,有時還有情感壓力。今天說的娜娜的故事也不例外。

研一研二的諸多不快暫且不表。到了研三撰寫論文的階段,娜娜最初提的幾個論文選題都沒取得導師認可,這令她非常鬱悶。周圍的同學則傳來一個個喜訊,要麼是論文選題通過,可以開始動筆了;要麼是找到高校的工作,請客吃飯了。而娜娜的論文和工作兩頭都沒著落。

娜娜把自己中意的工作列了清單,又把自己目前具備的技能也列了清單。對比之後她很沮喪地發現,不僅自己的技能跟愛好完全不沾邊,而且20多個興趣愛好裡,沒有一個可以拿來養活自己。

屋漏偏遭連夜雨。因為心情不好,娜娜和男朋友的關係也越來越糟糕。齟齬增多,彼此傷害,吵架、鬧分手、冷戰……娜娜後來說,自己也曾一度想到過自殺。

誰的青春不迷茫,為什麼很多人讀了研究生變得不快樂了?

回憶那段至暗時刻,讓娜娜感到絕望的,不是什麼挫折和失敗,而是每天內心的焦灼和迷茫。

怎樣才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如何跟自己相處?未來在哪裡?……人生關口,何去何從。沒有答案的夜裡,娜娜輾轉難眠。前途迷茫,徹夜失眠,娜娜精神垮了,抑鬱了。每次閉上眼睛,都想放棄掙扎。

十多年後,娜娜跟我講完這段經歷後總結道:

第一,用三年時間,尋找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兜兜轉轉,在研三把自己弄丟了。

第二,以為自己找到了另一半,結果發現找錯了人。

第三,在心理建設上,既沒有做好進入學術圈的準備,也沒有做好進入社會的準備。

第四,夢想成為一個作家,卻發現自己太天真。——連自己都養活不了,怎麼當作家?

人生的很多蛻變,往往是在一瞬間完成的,生活會逼著你正視人生的殘酷。

經過了研三寒假的低谷,娜娜在開春後機械性地找工作,寫論文。她說,無論你快樂與否,時間都拽著你往前走,讓你沒時間停留。

誰的青春不迷茫,為什麼很多人讀了研究生變得不快樂了?

那年5月,娜娜在一家培訓機構找到了教育諮詢師的工作,從此開始了諮詢師的職業生涯之路。踏破鐵鞋無覓處,娜娜說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來得尤其容易。她清晰地記得,公司的人資總監面試三十分鐘後,直接給了錄用offer。

後來的某天下午,總監跟娜娜聊天,不經意地問道:“你知道自己身上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娜娜無措地回答道:“學歷?”

總監搖了搖頭,緩緩地說:“是你的親和力。”

不快樂的時候,就做事。無論你做什麼,總有撥雲見日的那一刻。

不快樂的時候,就運動。無論什麼運動,總能讓你在流汗的同時也洗淨自己的陰霾。

不快樂的時候,就投降。無論你怎麼抗拒,都抵不過撲面而來的負面情緒。

誰的青春不迷茫?

有一天我們會回頭,看到幽暗歲月裡的那朵藍蓮花。

它或曾迷茫,卻努力開放。

就像你我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