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凶——陪!寫!作!業!

陪孩子寫作業,絕對是父母養育過程中的一大煩惱。過不了多長時間,朋友圈就會被這個話題刷屏。

前不久,南京一位媽媽由於孩子寫作業磨蹭,著急大聲訓斥,誰知出現口角歪斜,抓握困難等症狀。醫生診斷為急性腦梗。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陪孩子寫作業氣到腦出血、心梗、腦梗住院,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家長們被作業折磨得心力交瘁,竟想到了提前“嫁”女兒這一招!

一位媽媽發朋友圈,寫給未來的親家,說自己女兒有房有保險,結婚不要彩禮、包辦酒席、配車配嫁妝、禮金全給孩子。唯一的要求:能不能現在就接走,把作業都輔導一下。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這條朋友圈迅速刷爆網絡,掀起一場接力“送”兒“嫁”女熱潮。有兒子的媽媽說:未來親家,有空來看看你女婿,最近他又長高了,又帥了,可以入贅,過年去哪家都行,婚後有娃我們帶,要求差不多:你過來輔導輔導學習,直接接回去也行。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一位“接盤俠”媽媽表示,願意把未來兒媳一起輔導,只有一個問題,車房能現在就送並馬上過戶麼?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家長們真是苦中作樂,吐槽陪娃寫作業又到達了一個新高度。不過吐槽歸吐槽,發洩完後,還得繼續陪!

《中國中小學寫作業壓力報告》顯示,中國91.2%的家長有過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78%的家長每天陪,75.79%的家庭曾因“寫作業”發生過親子矛盾,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作業問題時很容易喪失冷靜。輔導孩子寫作業,已經成為危害家庭關係的首要問題。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孩子們形容輔導作業的爸媽:兇狠。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爸媽輔導時講得做多的是:你要氣死我嗎?我是不是生了你這麼一個豬兒子。你動點腦筋行不行……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陪孩子寫作業不僅傷害親子關係,還會傷害夫妻關係。有一位媽媽就因為孩子作業問題,“竟被老公扇耳光”,於是撥打110讓民警依法處罰丈夫。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還有的為了家庭和諧,夫妻關係變成了僱傭關係!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就“陪寫作業”這事兒採訪了1980名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是否頭疼”這個問題上,84.0%的家長表示頭疼,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難題一:磨蹭 不專注

家長都說,孩子看動畫片、玩遊戲時,可以1小時屁股不挪窩,可一寫作業,上廁所、喝水、肚子不舒服、後背癢……各種事情都來了!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這是孩子寫作業時磨蹭、不專注的普遍表現。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1

提前做好準備

喜歡玩是孩子的天性,回到家,只有少數孩子能第一時間主動寫作業,絕大多數孩子,回家第一件事是玩。

我們可以讓孩子列一個清單,把他想做的事和必須要做的事都列出來,然後安排進睡覺前這段有限時間裡,讓孩子自己排序。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必須有取捨,長時間的玩耍可以安排到週末。孩子如果想先玩,半小時內的放鬆是可以的,讓孩子有個過度,自己在心理上有所準備,調整好心態主動去寫作業。

在孩子寫作業前,讓他提前喝水、吃東西、上廁所,準備好需要的學習用具,如書、本子、橡皮、尺子等,不要等用的時候再去翻找。

2

教孩子做時間管理

解決磨蹭和注意力不集中問題的核心是:時間管理。具體方法是:

預估時間:寫作業前,讓孩子預估需要多少時間,自己估計,孩子會有緊迫感。孩子如果缺乏時間概念,預估往往很不準確。前期需要父母幫忙記錄各科和整體所用時間。

一段時間後,根據統計的實際時間,讓孩子重新預估,這樣孩子漸漸就能形成時間標準,逐步提高寫作業的速度。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分科分段:有了預估時間後,可以根據科目給孩子的作業時間分段,交替進行。如優先安排書面作業,朗讀、背誦等穿插其間,降低疲倦感。低年級的孩子,也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休息一會,勞逸結合。

約定時間:跟孩子做好約定,在自己預估的每個時間段裡,專心寫作業,不會的題目留在最後集中講解。如果孩子能夠按照自己計劃的時間完成作業,則可以自由玩耍,以此做正向激勵;如果孩子沒能按照計劃進行,但不是故意磨蹭,只是動作比較慢,父母也要理解。

孩子受思維發展水平,寫字熟練程度的限制,速度本來就慢。父母一定要以孩子的標準為標準,不要過分催促。

題二:馬虎 常出錯

一位媽媽說:“孩子做數學口算題,10道題能錯5道。又不是不會,完全是態度問題,打了錯號,再給孩子訂正,分分鐘做全對!”

孩子還要理直氣壯地說:“我會呢,只是沒好好做。”

馬虎、經常出錯是家長們頭疼的第二大難題。對策:

1

讓孩子認真讀題

孩子出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認真讀題,或者沒有理解題目的意思。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讀兩遍題目,將意思理解透了再做題,這樣準確率會大大提高。

2

鼓勵孩子自己檢查作業

如果孩子一出錯,家長就在旁邊指出來,或者孩子做完作業後,完全將檢查這一步留給父母,孩子就會養成依賴心理。

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養成檢查作業的習慣,自己發現錯誤並改正,或者鍛鍊一題多解的能力,排查出錯的可能。這是一項重要能力,在考試時如果有檢查的習慣,能及時改正錯誤,提高分數。一道題出了錯,讓孩子說說出錯原因,集中整理到錯題本上,以便今後查漏補缺,集中鞏固。

難題三:怎麼教 都不會

無論是普通父母,還是曾為學霸的父母,都可能遇到孩子怎麼教都不會這一難題。在父母看來,10以內的加減法,這樣簡單的問題,孩子就是教不會!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即便是“天才程序猿”的孩子也一樣

所謂的難、易,是我們的標準,而不是孩子的標準。對於很多孩子來說,作業就是很難。

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在研究教學與發展的關係時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理論,簡單來說,就是孩子的實際發展水平與潛在發展水平之間有差距,而教學就是在實際發展水平之上,提供挑戰,讓兒童在他人的幫助下,達到潛力水平。比如說,孩子會1+1,這是他的實際發展水平,2+2還不會,但在成人的幫助下可以學會,這是他潛在發展水平。

儘管老師主要負責孩子的學習,但一個老師往往要帶幾十個孩子,而每個孩子的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他不可能都照顧到,所以,父母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發展支持。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父母要換位思考,從孩子的角度體會他們遇到的困難,進而接納和幫助孩子。當孩子遇到難題時,不要立刻告訴他怎麼做,而要聽聽他的理解;然後,與孩子一起分析題目,講解關鍵點,讓孩子思考如何做;孩子完全弄懂後,出幾道類似的題目讓孩子鞏固,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能力。

達到潛在發展水平並不容易,有時候家長給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講,也不一定能跨過這道坎。這往往讓父母很抓狂,控制不了自己的火爆脾氣,甚至懷疑孩子的智商。

批評、打罵都無助於孩子的學習。耐心講解是唯一途徑。要相信,總有一天孩子會開竅的。

父母的角色

寫作業本該是孩子的事,但很多“責任心太強”的家長卻把這件事攔到了自己身上,並沒有培養出孩子寫作業的自主感,反而讓孩子形成依賴心理。

在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上,父母首先是支持者。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可能需要父母幫忙讀作業單,遇到難題時,需要父母一遍又一遍地講解,提供發展支持。還需要在父母的幫助下學會時間管理,養成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

其次,父母是陪伴者。低年級的孩子往往需要父母陪著。但陪伴不是監督。

有的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寫作業,一出錯,立即指出來,甚至批評、責怪孩子,這樣不但打亂了孩子的節奏,還營造了一種緊張、焦慮的氛圍,影響孩子寫作業的心情。

父母陪伴時忌打擾、催促,最好在一旁安靜地做自己的事。隨著孩子步入高年級,就要逐漸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如果孩子有不會的問題,可以留在最後,集中輔導。

父母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應多聽聽孩子的心聲: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孩子想對爸媽說的話

耐心、情緒管理、對孩子的理解和接納,無論哪個方面,在陪孩子寫作業時,都需要父母更進一步。

小學寶的課程都是將知識點提煉出來,製作成動畫視頻,孩子不會時,可以反覆觀看;學完後,練習題從不同角度鞏固所學,每週一測幫助孩子檢測知識掌握情況。加入“7天學霸養成營”,讓孩子牢牢掌握知識,輕鬆寫作業!


危害親子關係的第一元兇——陪!寫!作!業!


關注小學寶加入“學霸養成營” 價值297元的在線課程限時免費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